選單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湯顯祖是明代著名戲劇家,比同時代的英國大劇作家莎士比亞大了14歲,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是江西臨川人,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老鄉,兩人性情上也有些相似,就是比較“拗”,認準的事情輕易不回頭。這種性情讓他在官場上吃了不少苦,但也使他於鬱結苦悶中迸發出心靈的吶喊,成就了戲劇創作上的輝煌。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湯顯祖是嘉靖年間出生的,從小天資聰穎,喜歡讀書,21歲時考中舉人,而且在詩詞創作上造詣很高,是一位享譽大江南北的青年才俊。考中了舉人,下一步就是考進士,但在這道關口上,湯顯祖卻因為自己的真性情屢遭碰壁。明代科考制度已經十分糜爛,科考已經成為上層利益集團牟取私利,幫助高官貴族子弟獲取官爵厚祿的手段,當時的風雲人物——宰相張居正也在其列。客觀說張居正儘管是位偉大的改革家,但他在個人操守方面確實有很多讓人詬病的地方。他的兩個兒子參加科考,為了使他們順利考中又不被別人說閒話,張居正兩次派人拉攏湯顯祖,讓他當兒子的陪學陪考。這樣兒子天天跟大才子在一起交流,科考時高中前幾名,別人也說不出閒話。當然,張居正也許諾,給湯顯祖一個不錯的科考名次。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一般人的話,也就順杆子往上爬了,畢竟張居正是一言九鼎的大人物,陪學陪考也不是啥傷天害理的大事。但湯顯祖卻兩次拒絕了宰相的安排,不願低頭諂媚他人來換取利益。他為此幾度名落孫山,碰得灰頭土臉。雖然憤怒、苦悶,但他始終不曾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樸實方正、不媚世俗、剛毅不屈——這就是至情至性的湯顯祖!張居正死後,湯顯祖的科考道路順暢了一點,1584年,34歲的他以一個很低的名次考中進士,在南京先後擔任了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等一些閒職。南京是當時的文人薈萃之地,有姚大聲、徐霖等一批戲曲名家,湯顯祖閒暇時常與他們聚會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戲曲素養。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湯顯祖是一個不得志的好官。他為政清廉、疾惡如仇,從不屑與貪官汙吏為伍。1591年,他給朝廷上書《論輔臣科臣疏》,猛烈抨擊當時的腐敗政治,對宰相申時行和萬曆皇帝也是直言指斥,惹得萬曆皇帝龍顏大怒,將他貶到雷州半島的徐聞縣做了一名典史。一年後他遇赦南歸,到浙江遂昌做了一名知縣。在這裡,湯顯祖的施政才能得以充分展現,他整頓吏治,發展農業,辦學興教,減輕徭役賦稅,在較短時間內改變了遂昌貧窮落後的面貌。他出於人道主義思想,做過一件很讓人吃驚的事,就是讓監獄中的囚犯在除夕夜回家與親人團聚、在元宵節外出觀燈,而這些罪犯沒有一個人逃跑。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湯顯祖在遂昌幹了五年,政績斐然,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愛戴。但他特立獨行的思想和做法卻不容於當時的官場,遭到很多奸佞之徒的詆譭,湯顯祖不堪其擾其辱,就學那“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淵明,於1598年棄官而去。遂昌百姓懷念他,建造了一座生祠為他歌功頌德。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辭官歸隱後,湯顯祖的心境變得更加通達。他很喜歡玉茗花,就將自己的寓所命名為“玉茗堂”,在這裡走上了一條“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文學戲劇創作道路,創作出了中國戲曲史上著名的“臨川四夢”—— 《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其中尤以《牡丹亭》最為出名,代表了明代戲曲創作的最高水平。400多年來,湯顯祖的戲曲藝術作品陶醉了無數人,其戲曲之優美如唐詩宋詞般雋秀,體現著中國古典文化藝術的意境美,已成為世界戲曲藝術寶庫裡不可或缺的寶貴遺產。

東方莎士比亞,拒絕一代名相的拉攏

《牡丹亭》劇照

《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有情有義,為愛勇敢抗爭,哪怕為之付出生命,也不放棄自己的堅持和理想,這不正是湯顯祖自己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