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慧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這個“反調”唱得很複雜,既有他們之間的個人恩怨,也涉及到了他們的個人利益,當然更少不了政治因素。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曾、左、李、張是晚清四個中興名臣,曾、左是一輩,李、張是一輩,不過,左、李二人的崛起倒也少不了曾的提攜。

左雖然被人林則徐誇為“絕世奇才”,被胡林翼譽為“近日楚材第一”,可他的路走得卻很坎坷。

他考科舉,考了幾次考不上,一氣之下宣佈再也不考,然後先是回老家當了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後來入了張亮基、駱秉章等人幕府,這才以幕僚的身份在湘楚一帶聲名鵲起,為時人所看重。

後來,左又成了曾國藩的幕僚,在曾的“放縱”之下自己拉起了楚軍,再經曾的舉薦當上了浙江巡撫,這才開始官運亨通。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曾國藩湘軍已經夠強了,這時候再加上左的楚軍和李的淮軍,清朝得多忌憚?所以,他們必須得分化。

李是曾的學生,曾又和李的父親是至交,關係太密切了,讓他們翻臉顯然太假,所謂了讓慈禧放心,那就只能讓左、曾翻臉了。

左、曾鬧到最後究竟是真翻臉還是假翻臉沒人看得明白,但是繼承了曾國藩衣缽的李,則必須繼續和左翻臉。

當然左也確實不太喜歡李這個晚輩,否則後來也不會罵出十個高盧雞將軍也沒一個李壞事這樣的話。

這是左、李二人之間的淵源和恩怨,也是李和左自始至終在唱反調的一個原因。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左、李二人的個人利益實際上一直處於他們的政治鬥爭之下,只有贏了政治鬥爭的人,才有資格談利益。

他們政見不合是明眼人一看即知的事,左可以算是個“鷹派”,李則算是個“鴿派”。

碰到事了,左覺得尊嚴不能丟,所以主張正面剛,總之一句話,打得過要打,打不過也要打,不能讓別人欺負。

李卻不同,一旦碰到了麻煩事,哪怕是被人欺負到家門口了,哪怕是被別人踩到腳下了,只要對方不下死手,那就不能打,那就要求和。

所以,左、李不和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李和左唱反調自然也就不是什麼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對於左“西征”之事,李之所以一直在唱反調,實際上原因也不算太複雜,所謂的“海塞防之爭”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衝突。

為什麼說海塞防之爭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衝突呢?因為左從來沒有說過不應該搞海防,他的觀點是海塞防並重,近代第一所海軍學校即出自左之手,福州船政局亦是左所創,說他不看重海防未免惹人笑話。

反倒是李對左的塞防有點不屑一顧,認為西域一片黃沙,不僅不能帶來利益,還要浪費錢和精力。

別人又幾乎都是從海上來,因為東南經濟發達,所以別人更看重東南,也聚集在東南,所以當然要搞海防。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對於李來說,能否阻止左“西征”,所造成的後果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如果阻止了,那麼朝廷不用拿錢出來給左,李自己就能得到更多的錢搞海防,然後買船買炮建海軍。

買船買炮,能吃很多很多回扣,奕譞執掌海軍衙門的時候吃得滿嘴流油。

朝廷不給錢給左,那麼左就沒辦法打仗,他打不了仗,李就不用擔心他打勝仗獲功勞,漲聲望。

如果阻止不了,那麼朝廷肯定得拿錢出來給左,到了那時候,李鴻章的海防所能夠分到的錢自然就少了。

左拿到了朝廷的錢,順利“西征”的話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打勝仗,一種是打敗仗。

左如果打了勝仗,功勞得了,聲望漲了,對李沒有半點好處。

左如果打了敗仗,到時候要去談判的話,誰去?恐怕還是得李跑一趟,畢竟國際上認準了他這個專業戶,他當然不樂意。

所以,李能不和左唱反調嗎?除非他老糊塗了。

左、李同為晚清中興名臣,左要西征,為什麼李一定要唱反調?

不過,左終究爭不過李,畢竟李是那位老人家的心腹寵臣,執掌北洋、直隸,所以在朝中更有實力,這一點左沒法比。

所以,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阻止了左的,至少朝廷基本上沒拿出錢來給左。

只是讓李萬萬沒想到的是,左竟然透過胡雪巖找商人借錢,然後靠著借來的錢一路打過去,竟然打了勝仗。

對於這事,李可以說是比吃了蒼蠅還噁心,千算萬算算不到左這麼豁得出去。

所以後來左、李二人在安南之事上再起爭端的時候,為了防止左再搞這一招,李直接先聯手盛宣懷打垮了胡。

果然,沒有了胡的錢,左只能望洋興嘆,然後在事後罵李幾句。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