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要分封諸侯而不是自己稱帝呢?

項羽一生最大的失誤就是分封諸王。

他帶領一幫諸侯弟兄,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打敗了秦國。他沒有像秦始皇一樣,當個皇帝,而是選擇分封諸王,自己當了王中之王,還起了個相當霸氣的稱號,西楚霸王!霸氣有餘,但稍顯稚孩子氣!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要分封諸侯而不是自己稱帝呢?

項羽軍事天分沒得說,歷史上可以與之媲美的,屈指可數,其才能或可與秦朝白起相較高下。但上天是公平的,給了他超凡的軍事才能,卻沒匹配給他相應的政治智慧。他是軍事天才,卻是政治低能兒!

項羽的性格極具兩面性,他既有神勇的一面,也有軟弱的一面。他曾破釜沉舟,在鉅鹿與秦軍大戰九次,全殲秦軍主力;他曾垓下之圍慘敗後,放棄了東山再起的機會,拔劍自刎。

他既有殘暴弒殺的一面,也有婦人之仁的一面。他曾下令坑殺二十萬投降秦軍,又曾多次屠城;他也曾一時之仁,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放虎歸山,追悔莫及。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要分封諸侯而不是自己稱帝呢?

范增曾勸項羽做個皇帝,項羽沒有同意。他理想中的天下,是周天子那樣的聯邦制國家,不是秦國這種中央集權國家。其實這不是項羽短視,當時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和項羽一致的,秦朝統治時間太短,民眾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還沒有形成,仍把秦朝當做侵略者看待,他們懷念的還是七國並立時的國家。

項羽分封諸侯時,自己挑了一個自以為最好的蛋糕,平原富庶地區,都城徐州離老家宿遷很近,不僅沒有方言困擾,還能榮耀鄉里!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要分封諸侯而不是自己稱帝呢?

項羽分封諸王時,是按照功勞大小、關係親疏來分配。功勞大,分的多;功勞小,分的少;沒有參與作戰的,不分。這種分配,看似公平,實則暗含危機。

他把劉邦分到了漢中,當時的漢中是不毛之地,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其對劉邦心存芥蒂,故意讓其遠離故土。又將秦地一分為三,分給了親信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三人,以牽制住劉邦。又將齊地一分為三,分給田市、田都和田安。而齊國田榮和趙國陳餘因為作壁上觀,沒有派兵幫助項羽,項羽對他們很有意見,所以沒有給他倆封地。

項羽滅秦後,為什麼要分封諸侯而不是自己稱帝呢?

最先出來鬧事的就是田榮和陳餘,項羽變成了救火隊長,到處滅火,忙的不可開交,可這邊火還沒滅,西邊劉邦又開始搞事情了。

項羽啊,還是太年輕了!劉邦曾評價他,有一個智謀之臣范增,卻不會用。

項羽當初分封諸侯的決定,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