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為何不相救

大家好,我們的阿煜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公元前260年農曆八月底,秋風蕭瑟下的邯鄲,籠罩在一片惶恐與不安之中。數天前一個無比兇險的訊息,震動了趙國上下所有的人。新任大將軍趙括與四十五萬趙軍將士,在長平戰場陷入秦軍包圍,情況十分危急。

對於全國總人口三百萬人的趙國來說,這四十五萬被圍趙軍的命運,幾乎就等同於國運的走向。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為何不相救

面對險惡的戰局,與趙括同樣年輕的趙孝成王,首先想到的是爭取外援。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幾個月前自己派往秦國求和的那個使團,不但沒能帶回任何成果,反而為如今外援盡失的局面,埋下了禍根。

當初秦國上下對趙國使者的熱情接待,其背後暗藏著的,確是狡詐的陰謀。秦昭襄王熱情接待趙國的使臣。並且對外發布訊息,秦國已經跟趙國和好,仗已經不打了。而且兩國很可能還要結為同盟。得到這個訊息之後,戰國時期的其他各國,都紛紛遠離趙國。既然沒有外援,那麼救兵呢?

在長平之戰結束僅一年之後,爆發的邯鄲保衛戰中,精銳盡失的趙國,依舊組織起了一支十萬餘人的軍隊,用來捍衛都城。可見當時趙國的人口資源,還並未因長平之戰而徹底枯竭。既然如此,此時此刻的趙孝成王為何就不能組織起一支援軍,去解救長平戰場的趙括。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為何不相救

當然,這種透過緊急徵召,而臨時組織起來的非正規軍隊,其戰鬥力顯然無法和常年征戰的正規軍相比。兵員質量雖然靠不住,但只要帶兵之將的能力超群,還是可以一戰的。所謂獅子率領的羊群,必定能夠打敗,綿羊率領的獅群,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誰來帶兵呢?無論是對長平地形的熟悉程度,還是從帶兵資歷上來看,剛剛從長平前線,被撤換回國的廉頗,顯然是最合適的援軍主將人選。

歷史卻在這裡留下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空白。在現有的歷史資料中,找不到任何有關廉頗參與解救長平趙軍的記載,這個與白起同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老將。在被趙括取而代之後,似乎就永遠與長平再無干系。

《史記》記載:“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

廉頗長平罷職回來之後,門可羅雀,以前的門生故吏全部都離他而去。而且基本上所有官職也都被罷免。廉頗的此時處境,明顯地顯示出趙孝成王對他已經完全不信任。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為何不相救

從歷史學研究的角度來說,但凡那些原本似乎應該有所記載,但卻最終在歷史文獻中,了無痕跡的空白點。一般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確實沒有發生過什麼值得記載的事。二是雖然發生了某些事,但出於某種原因,而被抹去。無論是這兩種原因中的哪一種,都足以說明,直到趙括在長平被圍之際,趙孝成王依舊不認為,自己撤換廉頗的決策是錯誤的。

首先來說,廉頗在長平跟秦軍幾個月來的對峙,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所謂的勝仗,並且敗仗連連。而且廉頗雖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卻沒有和秦軍作戰的經驗。他的戰績都是在與齊國和魏國的對抗中所取得的。此時的趙孝成王對老將廉頗的統帥能力,包括跟秦軍對抗的把握,確實沒有太多的信心。

《史記》記載:“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

既然廉頗已經無法再得到信任,趙孝成王又還能指望誰呢?事實上,當長平之戰進入生死攸關之際,趙國方面在歷史典籍的記載中,成為神秘空白點的人,並不只有廉頗一人。

無論是先前力主接收上黨郡的平原君趙勝,還是曾經勸阻趙孝成王遣使求和的虞卿,乃至於同樣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以及名相藺相如。在這個關鍵節點,全部異乎尋常的,集體消失於史料的記載。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說過什麼,幹過什麼。趙括沒有等來自己苦苦盼望的援軍,卻成為不爭的事實。

長平之戰45萬趙軍深陷重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為何不相救

曾經以能臣名將輩出,而聞名於世的趙國統治集團。在關乎國運的生死存亡之際,卻在所有歷史文獻中,選擇了集體沉默。同樣選擇沉默的也包括趙孝成王。

如果說這位年輕趙王之前做出的幾次錯誤抉擇,導致了趙軍最終被圍的命運。那麼當絕境中的趙括最需要他有所決議的時候,已經一錯再錯的趙孝成王,卻不可思議的選擇了無所作為。一場關乎戰國末期各國命運的大決戰,就這樣不完美的畫上了句號。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