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持續一百五十年的陰謀—田氏代齊

大家都知道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那麼,其中有幾個是周天子還不是傀儡時正式分封的諸侯呢?

答案是三個:燕、秦、楚。

趙魏韓三國被稱為“三晉”,是三家分晉後產生的,他們逼著當時已經沒什麼實力的周天子承認了趙魏韓的諸侯地位。自此開始,中國徹底禮崩樂壞,諸侯不再怎麼理會周天子,開始誰拳頭大就是老大。春秋、戰國以此作為分界。

而齊國以前的國君是姜姓,呂氏,先祖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而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則是田氏。國名沒換,王族怎麼換了?這就要說到一個持續了一百五十年的事件和陰謀—田氏代齊。

持續一百五十年的陰謀—田氏代齊

田氏起源

田氏的祖先是陳國(後被楚國滅了)的公室子弟田完;媯姓,陳氏,本名陳完,是陳厲公的兒子。“陳厲公”,一看這個諡號,就知道這個國君最後下場不大妙。他先是殺了哥哥和侄子篡位,接著被老婆公開戴了綠帽子還不敢吱聲,最後又被侄子復仇給殺了。並且,連他被侄子殺了這事,陳國人都公認殺得好,一輩子可謂悲慘。

老子被殺,兒子自然也當不了國君了,只能當個大夫,還得時刻擔心堂哥一個不高興把自己也宰了,過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交好了陳國太子—自己的堂侄,指望著他上位後能罩著自己呢,結果,太子也被國君給殺了。靠山山崩,靠樹樹倒,陳完可算是倒黴到家了。怎麼辦,跑吧,不跑自己估計也得死。於是,就跑去齊國去了。

到了齊國,齊桓公準備讓他當卿(大官)。陳完經過這麼多打擊,可能是覺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沒敢答應,只是當了工正。

古代“田”與“陳”音義略同,陳完死後,他的後代改姓田。陳完

變成了田完,成了田氏的鼻祖。

田氏自此在齊國紮下了根,到了第五代家主田桓子,因為力氣大,還立了不少功勞,很受齊莊公的賞識。田氏開始慢慢發跡。

持續一百五十年的陰謀—田氏代齊

陰謀伊始

到了田桓子的兒子田乞,田氏已經很有權勢了。田乞這人老奸巨猾,而且野心很大,在他當上家主後,陰謀開始了!

第一步,示恩於民。

田乞對老百姓大斗出,小鬥入。就是用大斗借糧食給老百姓,用小鬥來收回糧食,示恩於老百姓,收集民望。要是在後世,臣子做這事,基本就死定了,這是明擺著要造反啊。可惜這是在春秋時期,田乞是示恩於民的開創者,以前沒人這麼幹,沒幾個人看出他這事做得有什麼不對。

有一個人看出來了,晏子,就是那個出使楚國的晏子。於是晏子就去告訴了齊景公,可能是因為對田乞很信任,齊景公沒聽晏子的,任由田乞繼續示恩於民。晏子很是失望,到晉國出使的時候對他的朋友叔向說:齊國的政權遲早得被田氏篡奪了!

晏子死後,田乞徹底沒了對手。開始實行第二步,交好諸國

晉國當時又開始展現傳統藝能:內亂。範氏、中行氏叛亂,結果被晉國趙氏揍得滿頭包,眼看快撐不住了,田乞勸齊景公說:範氏和中行氏對齊國有恩,我們不能不救他們。齊景公被說服,就派田乞支援糧食給範氏和中行氏。雖說最後這兩家失敗被逐出晉國,可是他們最後逃到了齊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歸還留下不少力量。不用說,這些力量也成了早早示恩的田氏的力量。於是,田氏的勢力越發強大。

雖然田氏勢力越發強大了,可是在齊國國內還有三家和田氏差不多,甚至比田氏還要強。這幾家是:國氏、高氏、鮑氏;他們都是卿,在齊國是僅次於國君的貴族。國氏、高氏是國君家族的分支,也是姜太公的後代;而鮑氏就是“管鮑之交”的那個鮑。

那麼第三步開始,排除異己。

齊景公的太子死了,他有個很寵愛的妃子生了個兒子,叫荼。俗話說:“爹孃愛幼子,爺奶疼長孫”。齊景公年紀大了,也病了,就命令國惠子和高昭子立荼為太子。沒多久齊景公就死了。荼也在國惠子和高昭子的幫助下成了齊國的國君,諡號是“晏孺子”。一看這諡號,得了,這個國君鐵定下場也不大妙啊。為什麼不妙,因為田乞!

田乞交好國君的兒子陽生,肯定是希望陽生當國君,以後好有個靠山。這換了個人當國君,不僅陽生害怕倒黴跑魯國去了,弄不好新國君還會給自己穿小鞋。田乞不愧他老奸巨猾的名頭,他先是伏低做小,假裝臣服國、高二氏。每次上朝都去給這兩位家主駕車,姿態不可謂不低。慢慢地,這兩個人放下了戒心。

田乞在取得信任後,有事沒事就在國、高兩人面前說:那些大夫們都不想立晏孺子當國君,你們立了他當國君,各位大夫都很害怕被懲罰,想著謀反呢。國、高二氏就開始對大夫們有了防備。到了大夫們那呢,田乞又說:高昭子這個人很可怕,遲早得對付咱們,咱們不如先下手為強!

田乞一個人在兩撥人中間挑撥離間,終於說服了諸大夫和另一家卿:鮑氏。領著兵就進了齊國的王宮,造了反。最終國惠子逃跑跑到了莒(ju第三聲)國,晏子的後人逃到了魯國,高昭子被殺。

緊接著,田乞秘密接陽生回到齊國,立他做了國君,就是齊悼公。而作為回報,田乞做了齊國的國相,田氏也成了除了齊國國君之外最有勢力的家族。

持續一百五十年的陰謀—田氏代齊

一家獨大

當了四年國相後,田乞,這個田氏的中興之主,陰謀大師,死了。他的兒子田常成了田氏家主。

從小受父親的耳聞目染,田常也是個老陰謀家。

齊悼公當上國君後,因為記恨鮑牧一開始不同意立自己為國君,就使了個計策殺了他(這後面大機率有田乞的攛掇)。可是,因為鮑氏在國內影響力太大,他只好捏著鼻子立了鮑牧的兒子鮑息當鮑氏的家主,還讓他當了大夫。

田常就唆使鮑息殺了齊悼公,立齊悼公的兒子當了國君,就是齊簡公

。可是,齊簡公也不是傻的,害怕田氏一家獨大,就提拔了自己的親信和田常一起做國相,以此來制衡田常。

田常一看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齊簡公的親信,就延續他老爹田乞的策略,大斗出,小鬥入,老百姓漸漸都視田常為恩人,甚至編了歌謠來歌頌他(我估計極大機率是他自己找人編然後擴散出去的)。

田氏畢竟已經勢大難制,就這樣過了四年,

田常找機會殺了齊簡公和他的親信,立了齊簡公的弟弟為齊平公。

但是殺了國君畢竟還是很難聽的名聲,在國際上,為了不被諸侯聯起手來揍他,田常西面交好晉國,南面交好吳國、越國;還把侵佔了的魯國、衛國的土地歸還了(拿呂氏的土地賺田氏的名聲)。

在國內,田常賞罰分明,善待百姓。

田常還搞了個騷操作:選了齊國七尺以上的女子充入後宮,不禁止手下人出入,然後生出來的孩子不論是誰的都認做自己的孩子!到田常去世為止,總共生了七十多個男孩!

持續一百五十年的陰謀—田氏代齊

這不是田常繼承了祖先陳厲公戴綠帽有癮的毛病!而是覺得田氏人口不足,為了擴充人口而做的。這些生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只是作為羽翼來方便田氏控制齊國,當不了繼承人。

其實後世的人想了更好的辦法,那就是收義子!比如朱元璋,收了20多個義子,他一半的天下都是靠義子打下來的。他的手下大將藍玉據說有樣學樣收了好幾百個,是皇帝的幾十倍,這還了得?然後乾淨利落地被老朱找個藉口幹掉了!

用了五年時間,田氏基本上控制了齊國的政權。

在田常做家主期間,田氏勢力空前強大,在齊國國內無人可敵,在事實上已經架空了齊國國君。

田氏代齊

田常死後,田常的兒子田襄子繼位,接著做齊國的國相。在田襄子時期,晉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三晉殺智伯,事實上分佔了晉國的土地,就差名義了。晉國和齊國這兩個春秋時期的霸主國,基本在同一個時間到了亡國的邊緣,只差那一層沒捅破的窗戶紙了。

田襄子死了之後是田莊子,田莊子之後是田太公田和。從“太公”這個諡號就可以看出來,在這代田氏家主手裡,田氏正式代齊!

田和先是找了個藉口把齊康公給流放到海上去了,然後透過魏文侯給周天子施壓,讓周天子封自己為諸侯。當時周天子已成傀儡,哪敢不答應,於是立田和為齊侯。至此,”戰國七雄“全都站到了歷史這個大舞臺之上,開始了壯麗的表演。

持續一百五十年的陰謀—田氏代齊

11年後被流放的齊康公去世,連個後裔都沒留下(想留也留不下)。田氏至此,徹底取代姜姓呂氏的姜太公後裔成為齊國的國君!

田氏代齊,從田乞開始謀劃,到田和成為齊侯,一共花了五代人,一百五十年的時間。

按理說到了第二代田常時期就基本控制了齊國的國政,為什麼又花了這麼長時間呢?我覺得還是前期還沒禮崩樂壞到一定地步,不管是三晉(趙、魏、韓),還是田氏,那時都還沒有打破周朝的封建制度。所以只好立個傀儡撐下臺面。而等到過了戰國的分界線:三家分晉。田氏也就沒了顧忌,徹底撕破了那層窗戶紙,實質上自立為諸侯了(周天子那只是走個程式而已)。

不過不管是“三家分晉”還是“田氏代齊”,本質上還是貴族內鬥。

平民幾乎當不了官和貴族,更談不上當國君了,這時的歷史書上是沒有平民的位置的,直到兩百年後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經過“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周天子的封建制度徹底垮塌,禮崩樂壞,近兩百年的戰國也徹底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