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老北京歷史,學習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學生們都開學了,其實放了假能在家待住的也沒幾個,都跟大人一樣忙著上班兒,比方說補習班兒,提高班兒,藝術班兒,家長都希望自個兒的孩子能多學一點是一點,老說這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您就差這兒一分,就跟其他孩子拉開差距了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其實古往今來,甭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這日子都不好過,比方說乾隆皇帝的教育理念就是從幼兒園開始抓起的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清朝皇帝的兒子們,從五六歲開始就要到紫禁城裡的上書房去上學了,乾隆在二十五歲那年就已經有仨兒子了,老大八歲,老二六歲,老三才一歲,按照現在孩子上學的年齡算,八歲的大阿哥應該上小學三年級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六歲的二阿哥上小學一年級,至於老三還不會叫爹呢,但是當年的乾隆皇帝比現如今的家長還要急脾氣,給這三位小皇子,請了六位老師,其中包括好幾位軍機大臣,這就相當於讓博士生導師教小學生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但是乾隆皇帝說了‘我的孩子雖然都很小,但是教育得從娃娃抓起,不必有顧慮,如果因為歲數小兒不聽話就嚴加管教’,即便現在不理解,長大以後也會明白這份苦心的,您瞧乾隆這當爹的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吧?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只可惜這三位皇子都沒等到出人頭地就英年早逝了,老大活了23歲,老二九歲就死了,老三最長壽,享年二十六歲,如此看來,孩子的身體健康遠比教育重要的多,不然沒有一個好身體,學什麼都是白搭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西城區富國街3號的北京市第三中學,最早是清朝的‘右翼宗學府’現如今孩子上學,得看戶口本兒,為的是就近入學,其實早在清朝,上重點學校也得看戶口本兒,為的是驗證學生的血統,就拿宗學來說吧,只收‘愛新覺羅宗室子弟’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甭管您是王爺,貝勒,還是壓根兒就沒有爵位的閒散宗室,只要您姓‘愛新覺羅’不用考試就能入學宗學府,至於其他人,縱然您有金山銀山,交多少贊助費都進不去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除了右翼宗學府之外,老北京內務部街還有一座‘左翼宗學府’也就是後來北京市第二中學的所在地,現如今學生上學開銷都不小,但是‘宗學府’的學生不僅不用交錢,每個月還能有三兩銀子,三鬥米的進項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相當於現在的900塊錢和12斤半大米,除此之外,各種文具全部免費供應,夏天還發冰塊兒,冬天發炭火,話說到這兒,這朝廷的教育基金都是打那兒來的呢?大夥兒不言自明,大多數都是普通老百姓納的稅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也就是說,當年的納稅人不僅沒有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還得履行納稅的義務,養活他們,您瞧瞧,合著這尊貴的貴族宗學不過是一個靠老百姓資助的冒牌兒希望工程罷了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安定門內有一條香餌衚衕,當年這地方是清朝鑲黃旗覺羅學的所在地,雍正七年,清政府成立了‘覺羅學’專門收‘覺羅子弟’規定入學年齡是‘八到十歲’相當於現在的小學,從數量上看,當時全北京只有‘宗學府’相當現在的市重點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而‘覺羅學’則有八所,相當於區重點,努爾哈赤的爺爺有六個兄弟,歷史上稱之為‘六祖’清朝成立之後,除了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稱為‘宗室’之外‘六祖’的後代,都叫覺羅,說白了就是皇帝家的遠房親戚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形象點說宗室子弟是打天下的,而覺羅子弟則是跟著沾光兒的,每所覺羅學只有40到60個學生,相當於現在一個班的人數,算得上是‘精英教育’了,據史料記載,皇太極登基之後,清朝和明朝軍隊爭奪灤州,在雙方對抗的過程中,大阿哥阿敏輕易就放棄了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而明朝將領在被困了四個月之後,竟然誓死不撤兵,皇太極知道以後,大發感慨,還是人家的孩子教育得好,從此之後,他要求凡是8歲以上,15歲以下的皇子,都要好好讀書,明白事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傻玩兒傻鬧了

北京西郊的圓明園裡,有個‘洞天深處’清朝的皇子們,每年夏天都在這地方上學,眾所周知,清朝的帝王后妃,算得上是半個東北人兒,自打進了北京城之後,每天夏天都耐不住熱,所以一開春兒,皇帝一家老小就都會搬進西郊的圓明園去過暑假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皇子們的課堂,自然也就從紫禁城的上書房搬到圓明園的‘洞天深處’了,當過學生的人都知道,上學不能遲到早退,清朝的皇子阿哥們也如是,每天放學的時候,老師都會點名記考勤,除此之外,這些金枝玉葉的待遇還有一點不如現在的學生呢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人家沒有課間休息,如果老師中途出去上個廁所什麼的,學生也得老老實實地在教室裡待著,連門兒都不能出,要是時間比較長,就另外找個代課老師,總之皇子們是沒有空子可鑽的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現如今學生犯錯誤了,老師都得請家長,學校要真給個處分什麼的,家長還得低三下四地給孩子求情,但是咱們的乾隆皇帝可是從來都不護短兒,自個兒的孩子犯了錯誤,還沒等老師翻臉呢,自個兒先提出了‘處理意見’比如曾經有一位皇子,沒請假就從圓明園分校跑回了北京城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乾隆知道了以後,立馬就火兒了,寫下懲罰措施,交給老師執行,還在教室門口貼了大字報,以示通報批評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國子監街的孔廟裡,有一塊‘康熙御筆’牌匾,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懂行的人都知道康熙皇帝這兩筆字兒,算得上一流的了,其實除了康熙之外,清朝歷代的皇帝,都能寫一筆好字兒,清朝的皇家是滿族人,早在入關之前,連‘普通話’都說不利索,怎麼漢字就能寫的漂亮呢?

這就是皇家‘特長教育’的成果,現在的家長認為,孩子能說英語,會玩兒電腦,就是教育水平的象徵,但是早在清朝能學好‘漢文化’喜好漢字,才是‘先進教育’的成果呢,再說了,等到阿哥貝勒們長大之後都得當官兒批文字,那年頭兒又沒電腦,能寫一手好字兒,足以體現這些官員的領導素質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基於這些原因,皇帝們很重視對貴族子弟的‘特長教育’尤其是書法,據雍正自個兒回憶,他之所以字兒寫得好,是因為小時候老家兒康熙給他請了好幾位書法大家,教他寫字兒,乾隆就更甭提了,他是否四處留情咱不清楚,但是‘四海留字兒’走到哪兒寫到哪兒倒是真的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早在明代,全國只有兩座大學,一個在南京,另外一個就是北京的國子監了,這擱現在叫壟斷,那會兒沒有民辦大學,因為不承認學歷,只有國子監畢業的才能包分配呢,當時的國子監有兩種招生途徑,首先就 ‘中學保送’但是每年每個省的保送名額最多也就兩個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當然被保送的學生也不是就萬事大吉了,為了避免徇私舞弊走後門兒,被保送的學生都得參加入學考試,合格的錄取,不合格的退回原籍,還得扣推薦人的工資,誰讓您不把好關呢,除了保送的之外,每位在京幹部,烈士或者勞模都可以有一個兒子免試進入國子監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國子監包吃包住,過節還發零花錢,據說朱元璋的媳婦兒馬皇后還曾經拿出自個兒的私房錢給大學生的太太們補貼家用,要是沒結婚的就發給結婚的彩禮,回家探親還給路費,當時國子監的校規跟現在的大學差不多,但是有一條比較特殊,不許議論學校的伙食

老北京歷史,教育跟健康哪個更重要,解析京城王侯將相上學的故事

所以咱們有理由相信,從古至今,食堂的伙食永遠是大學生心中抹不去的‘傷痕’吶,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大學生吐槽了!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關注北京城old school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