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古代工匠曾打造無數把獨具魅力的知名寶劍,比如能藏身於魚腹中的魚腸劍,劍身能聚斂發出璀璨光芒的含光劍,只能見到劍柄與劍影存在的無影劍等等。經過風霜洗禮,時代更迭,很多寶劍只能從書中聽聞一二。只有古代持有者因喜好而將其帶入墓葬,多年後出土才讓少許名劍面世,而“無影劍”便是如此。

2004年八月,陝西韓城梁帶村,隨著一夥盜墓賊的落網,當地考古專家發現了一處震驚整個考古界的墓葬群。經省考古專家考證,該墓葬群的墓主人為古芮國全盛時期的國君“芮桓公”。

隨著挖掘工作的不斷展開,無數稀世珍寶得以出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如今已經成為陝西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無影劍”。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這把“無影劍”到底有何來頭?

2004年八月,梁帶村村中忽然來了十多個外鄉人。該夥外鄉人對村裡人謊稱,自己是進山收購藥材的。該夥外鄉人白天在村中收購藥材,夜晚卻提著大包小包前往梁帶村以北。鬼祟忙碌,晝伏夜出,刻意避開村民的外鄉人,隨即引起了梁帶村村長的警覺。為了弄清外鄉人的企圖,村長選擇了報警。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公安幹警到達梁帶村後,立刻對該夥外鄉人展開審訊工作。審訊結果驚人——這些外鄉人竟然是一夥盜墓賊,而他們的目標便是梁帶村以北的地下古墓。

公安幹警在抓捕該夥盜墓賊後,第一時間封鎖古墓現場,同時還聯絡了陝西省考古隊。陝西省考古隊進駐現場,展開發掘工作後,發現梁帶村以北的地下有1300餘座墓葬,其中包含七座大型古墓,60餘座車馬坑。如此龐大的規模令人震驚,而該處墓葬群便是西周時期的古芮國墓葬群。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從該墓葬群中出土的各類珍貴文物,共計兩萬三千餘件。而如此多珍貴文物中,一把寶劍吸引了考古專家的目光。

考古專家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回憶稱:該把寶劍看上去更像是一把匕首,他們先是發現了劍柄,逐步清理出劍身後才將寶劍運往地面。

匕首式樣的寶劍,劍鞘是由純金打造,劍鞘整體呈鏤空三角形,正面部分的紋飾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吐舌龍紋、兩條俯瞰龍紋、帶角龍紋。純金劍鞘的背面圖案為方格和鏤空三角。

鏤空純金劍鞘的兩端還留有穿孔,這說明芮桓公在世時應該十分珍愛該寶劍,且曾貼身佩戴過該劍。該劍鞘的整體紋飾造型,在西周出土的同類器物上是十分罕見的。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考古專家告訴記者,他們稱呼這把純金劍鞘的寶劍為“無影劍”。通常而言,劍鞘由黃金製成,那麼劍身也應該是由黃金製成。但該寶劍的劍身並非是由金、銀、青銅製成,劍身的材質竟然是一塊玉,純金劍鞘配玉質劍身使得該劍更為罕見。

文物專家對該把寶劍進行化驗後推斷,該寶劍在下葬初期,劍身顏色應該為青黃色,但因長時間深埋地下,劍身已經變成了深褐色。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鏤空的劍柄,玉質的劍身,純黃金材質的劍鞘,三者結合說明,該把寶劍並不是用於戰場殺敵,而是一把裝飾,禮儀祭祀時使用的寶劍。考古專家告訴記者:由於地下燈光過於昏暗,劍身又呈現深褐色,他們發現寶劍時,以為該劍就是傳說中看不見劍身的無影劍,因此考古工作人員才戲稱該劍為無影劍。古芮國純金劍鞘寶劍目前就收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17年前,陝西某村落髮現西周古墓群,"無影劍"重見天日

題外話:

無影劍難道真的只是一個傳說,它存在於現實中嗎?從可能性來看,傳說中的無影劍並非是指沒有劍身,而是指在狹窄的劍身上塗抹了特殊的吸光材料,讓寶劍具備一定的趨光性。

編者查閱了許多名劍資料,終於找到了“無影劍”的一絲線索。1974年湖北張家山戰國古墓出土的不光劍,就很符合史料對於“無影劍”的描述。

不光劍寬5。2CM,劍首直徑4CM。劍身呈柳葉造型的該劍,材質為青銅,劍身整體狹長,劍鋒曲弧內斂。極為鋒利的該劍一面篆刻有“越王越王”四字,另一面篆刻有“不光不光”四字(錯金銀鳥蟲書)。

目前已知存世的不光劍共有七把,整體造型風格接近。其中最著名的不光劍,當屬越王勾踐劍。而湖北荊州博物館藏有一把張家山戰國古墓出土的不光劍,浙江歷史博物館藏有兩把不光劍,即者旨於賜劍和州勾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