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雄偉肅穆的漢唐帝國,愣是被西安這個“銼名”打成了“三級殘廢”,叫多少文化學者不無扼腕嘆息,甚至疾呼吶喊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正名”運動。

然而,讓人倍感意外的人,古長安城並非現代完全意義上的西安。

根據史料記載,公元前374元,秦置櫟陽縣;漢高帝五年,劉邦以長安鄉為都城,設長安縣,意為“長治久安”之意。

由於,漢長安是在秦咸陽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史記》就有:“漢長安,秦咸陽也”的說法,《三輔黃圖·序》也雲:“武昭,治咸陽,因以漢都”。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而結合現代漢長安城的考古資料來看,漢朝的長安城介於現今的咸陽和西安之間。

到了唐朝時期,唐朝的都城實際上是由長安縣和萬年縣構成,統歸京兆府管轄,取意為“長安萬年”。自此,長安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永恆固定了下來。

但要搞清楚的一點是,雖然古長安城的地理位置與現今的西安無所差異,但古代的長安城的行政區劃,僅僅相當於如今的一個區。

而長安城的上級行政管理統轄,自秦至元就有內史、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府和奉元路等稱謂,直到明洪武二年,徐達攻克奉元路,始置西安府,自此,長安就有了“廢柴”西安的稱謂。

但毫無疑問的是,長安自古作為漢唐王朝的大型國際化都市,素來就有“西有羅馬,東有長安”的美譽。

而放眼長安所處的地理位置,其八百里關中平原,南扼秦嶺,北望黃土高原,西達隴山,東控崤山的險勝地形,輔之以潼關、函谷關的天下名關險隘,再憑藉涇渭二水和肥沃的土地,實乃龍興之地、帝王之資也。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然而,就是這塊擁有帝王之氣的風水寶地,自唐朝以後,卻再無建都於此的大一統王朝了,有著漢唐龍脈帝都的長安城,為什麼就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廢柴”了呢?

今天曆史偵查處帶領大家從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兩個方面著手,試著探究龍脈帝都的長安城,從華夏文明的大一統王朝到後世無人問津的西部邊隅,長安究竟遭遇了什麼落得個滿城淒涼?

長安,地處浩浩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北部為平均海拔2000米的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南部為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的秦嶺山脈,西部為山脊海拔超過2500米的六盤山脈,東部為崤山和中條山夾峙的滔滔黃河。

整個關中平原西窄東寬,渭河橫貫其中,盆地兩側地形向渭河傾斜,由洪積傾斜平原、黃土臺塬、沖積平原組成,呈階梯狀地貌景觀。

西邊,大散關橫亙秦嶺和隴山之間,乃川陝用兵之要地,東邊,函谷關、潼關沿黃河逶迤西來扼守東方六國。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自春秋戰國以來,函谷關便以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的險要位置聞名於世,因其東連洛陽,西達長安的戰略位置,故此,自古以來就有“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的說法。

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公元前241年趙、楚、魏、韓、燕五國以春申君黃歇為統帥聯合攻秦。

史載:“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史記·春申君列傳》),

由此可見函谷關地勢的險要。然而,秦朝以後,黃河裹挾的大量泥沙逐漸在函谷關以北的峭壁腳下堆積,形成了一段崤山以東通往關中平原的通道,來自東方六國的大軍可繞開函谷關經由此道入秦。

函谷關雖然依舊能夠起到無可比擬的戰略防守作用,但關中的守軍卻不得不分兵據守黃河沖積而形成的河岸,這樣一來,函谷關就失去了“一泥丸而東封函谷”的戰略價值。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此後的函谷關由於黃河的肆虐,大量泥沙沿岸沉積,函谷關徹底失去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潼關。

從地圖上我們會發現,潼關地處函谷關以西約70公里的位置。關於潼關的名稱由來,《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北臨黃河,南依秦嶺,關口以東,緊靠著全長約5裡的深溝道路——“黃巷坂”,由於“黃巷坂”寬度不足兩米,戰車極難通行,因此,該關是不亞於古代函谷關道的天然防禦陣地。

雖然潼關地勢也極其險要,然而,潼關與函谷關相比卻有個致命的缺陷。

潼關以東有兩條深溝,溝底都有流水經過,關外敵軍倘若先是南下繞道秦嶺,然後沿山麓前進到深溝南側,向北實施強攻。那麼,潼關就變得沒有任何的戰略價值了。

歷史上的黃巢起義大軍就曾以部分軍隊牽制住潼關的唐軍主力,然後再出奇兵渡過南面的深溝溝底,唐軍由於遭受兩面夾擊而全軍潰敗,整個關中地區的防禦瞬間土崩瓦解。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也正是由於扼守關中平原的函谷關、潼關先後失去了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崤山以東的軍隊倘若西進入秦也就比秦漢時容易得多了。

關中平原,內有涇河、渭河、汾河、洛河等天然水系密織其間,秦以後又有了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等人工開鑿的水利工程。

以長安縣當地縣誌《西安府志》卷五記載:“長安之地,潏、滈經其南,涇、渭逵其後,灞、滻界其左,灃、潦合其右”。

也就是說,古時候長安這個地方,四面環水,是一個水網密佈,土地肥沃的魚米之鄉。

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更是說過:“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而另據《史記·貨殖列傳》載:“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由此可見,關中地區在秦漢時期的富饒程度。

然而,到了隋唐年間,關中平原的富足盛況不復以往,甚至出現了“關中蝗,食草木都盡,旱甚,灞水將竭,井多無水”的局面。

為什麼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的關中平原,自隋唐開始就變得多災多難了呢?

根據近年來有關學者對關中平原的氣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隋唐以前的關中平原氣候溫潤、土地肥沃,甚至南方的水稻一度在關中平原有過大面積的種植。

而到了隋唐時期,由於人口的暴增和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消耗的大幅度增長,長安周邊山地和丘陵地區環境的壓力劇增,造成環境的迅速退化,導致關中平原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漢唐龍脈的長安城,隋唐以後,怎麼就變成了“廢柴”的西安了?

人口的暴增、資源的過度開發,關中平原不再是原來的“天府之國”了。自隋唐開始,帝國中央政府就極度依賴黃河中下游地區和江南的財賦。

由於關中平原四塞閉塞的地理環境,糧食轉運耗費成本巨大,隋唐兩朝不得不實施長安和洛陽的“兩京制”,以期透過洛陽便捷發達的水運,將長江以南地區糧食和稅貢運抵長安。

綜合的來說,也正是由於關中平原地理環境的變遷,扼守關中的潼關、函谷關失去往日重要的軍事防禦功能,加之關中地區人口暴增和過度開發,氣候和水文等各方面嚴重透支,關中平原再也無力承擔起作為“控崤函而制九州,執敲撲而鞭笞天下”的京師重任了。

而作為漢唐龍脈的長安城,故此往後再也沒有昔日的雄風威勢了,泱泱長安也自此淪為了“廢柴”般存在的西部城市了。

參考資料:

1。《史記·留侯世家》、《史記·貨殖列傳》

2。《水經注》、《史記·春申君列傳》

3。《三輔黃圖·序》

4。作者殷淑燕,黃春長,仇立慧的論文《歷史時期關中平原水旱災害與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