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麋芳(生卒年不詳),字子方,東海朐縣(今江蘇連雲港)人。本為徐州牧陶謙部下,曾被曹操表為彭城相。後來辭官,隨劉備從徐州輾轉至鄴城、汝南、新野、長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

劉備稱漢中王時,糜芳為南郡太守,但受到關羽的輕慢。後來,因未完成供給軍資的任務而被關羽責罵,心中不安。在看到將軍傅士仁投降孫權之後,麋芳也選擇了投降孫權,導致關羽兵敗被殺。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此後,在吳國擔任將軍,並且為吳征伐。

最近又重新看了遍三國,看到糜芳投降那裡,實在是搞不懂。

他哥當時在劉備手下地位比諸葛亮還高,他妹又是劉備的夫人,他自己也是早期追隨劉備的人物之一,可以說在不計算能力的情況下,糜芳能排在前幾位。

關羽出征之前,讓糜芳,士仁去搜集糧草,沒蒐集完畢就算了,還不小心給燒了,就這樣關羽都不砍他的頭,只是責罰一番,還把他放在南郡這個大後方,不用上前線。(當然,誰也想不到江夏說沒就沒了…)

說他怕關羽回來秋後算賬砍他?開什麼玩笑,就算關羽再怎麼看不起士大夫,他也不會說輕易的把劉備大舅子給砍了吧,最多也就把他押回成都讓劉備處置,按劉備的處理方式估計也就是放他一馬,讓糜芳戴罪立功什麼的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有人說的傅士仁。傅士仁去勸降糜芳,糜芳居然就投了,而且不管是演義和正史糜芳都很清楚明白自己本來就是漢中王手下的老臣or高官,在劉備手下也吃得開,最多就是受關羽的委屈,就憑士仁的幾句話,說關羽必敗,若回來必砍我二人首級之類的話,糜芳也能相信?要砍也是砍士仁腦袋好吧,糜芳只要守住南郡,或者說就算守不住你做個樣子頂幾天再跑路劉備也不會把你怎麼樣。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總結。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輕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

第一:糜夫人早在徐州時就沒於曹操軍了。

第二:隱藏原因是關羽瞧不起糜芳,和還當治之。不要扯什麼關羽治不了糜芳,許儀父親有大功於魏,鍾會伐蜀,許儀只因橋壞了個窟窿就被咔嚓了,立威這種事古代很多,而死的基本都白死!君主不會因既定事實再去問罪大將!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第二:隱藏原因是關羽瞧不起糜芳,和還當治之。不要扯什麼關羽治不了糜芳,許儀父親有大功於魏,鍾會伐蜀,許儀只因橋壞了個窟窿就被咔嚓了,立威這種事古代很多,而死的基本都白死!君主不會因既定事實再去問罪大將!

第三:主因是怕死。關羽三萬大軍面對魯肅、呂蒙三萬軍隊還不是龜縮南郡,等待益州援兵。現在數萬大軍被關羽帶走,呂蒙兵臨城下,別說守幾天,守一天糜芳都不會有信心!至於說什麼忠義,在死亡面前劉備、關羽、張飛一樣是降、逃一路,也沒見其堅持,糜芳不過是有樣學樣!

第四:結論是,關羽、糜芳都是牧豎小人!關羽受劉備重用,卻從辱黃忠,鬥馬超,輕士大夫就可知其狂妄自大,以己好惡,從不考慮劉備集團的大局!糜芳、士仁也是因私怨而棄公事!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縱觀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叛降一次,在三國時代是可以原諒的,比如張遼,曾經做過呂布的手下,後來又成了曹操的干將。反覆無常叛降多次才被鄙視,如呂布。

當然到後期,在一個政權策名委質,擔任骨幹很久的情況下,再叛降的話就說不過去了。如於禁跟著曹操三十年,位高權重,他投降就受到了鄙視。

糜芳和糜竺兄弟雖然受到劉備的重視,但是由於他們的出身是商人,社會地位較低,與徐州士族相比和其他士族相比還是有差別的。

像孫乾最初被名士鄭玄推舉給州里,後劉備領徐州牧,便辟他為從事;陳珪出生士族名門,是廣漢太守之孫,太尉陳秋之侄,吳郡太守的從兄,其子陳登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縣長,由於成績顯著,被徐州牧陶謙提拔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

反觀糜芳和糜竺兄弟雖然是徐州首富,他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但是社會地位和升官速度卻不及士族。

從糜芳的經歷來看,他丟棄家業,與劉備一起顛沛流離,對劉備很忠誠,無奈碰到了關羽這個糟糕的上司,被迫投降了東吳。他雖然成了叛徒,卻很受人同情,也不算特壞。

三國曆史中糜芳為什麼背叛關羽去投降東吳?

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就《三國演義》這樣評價過糜芳,“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誅,若糜芳,跡雖與士仁同,其實情有可原。務以形跡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這雖是說的演義裡的事,但正史與此相差不大,也可以視為對歷史上的糜芳最精當的評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