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終於知道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了,把他7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金庸先生是我國最早期的武俠小說先驅者,他本名查良鏞,出生於浙江一個名門世家,清朝時期,查家一連出過七位進士,其中有五人進了翰林院,也可以說是一門官宦世家。不過查家家風開放,金庸在小時候就接觸一些武俠小說,從此在心中埋下了一個武俠夢,1950年,金庸開始文學創作,1955年,發表第一篇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終於知道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了,把他7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此後幾年,金庸又發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經典小說,後被拍成電視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觀眾的喜愛。然而,在金庸這幾本小說中,有一個人物讓人非常深刻,他就是張三丰,最早出現於《神鵰俠侶》結尾部分,在金庸的筆下,張三丰被描寫成了一個武學奇才,其所掌握的功夫,冠絕天下。

武功之深,幾乎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張翠山和張無忌父子都是他的徒子徒孫,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張三丰武功絕頂,又是正派,在金庸小說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為何卻終身未娶呢?而且就連感情線也少的可憐?其實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張三丰並不是沒有喜歡的人,相反,面對感情,張三丰非常豁達,他拿得起放得下。

終於知道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了,把他7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少年時,張三丰生的十分健壯魁梧,從他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出,他天生“丰神奇異,龜形鶴背,大耳圓睛”,頗有一股仙風道骨的風範。早年間,張三丰曾拜藏經閣絕緣大師為師,習得《九陰真經》,加上他天賦異稟,內力大增,結果沒過多久,這本武林寶典被蒙古三傑之一的瀟湘子還有尹克西偷走。

張三丰為追回寶典被兩人打傷,後蒙獲郭襄照顧才痊癒,也就是在此期間,張三丰對不過二八年華的郭襄產生愛慕之情,但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再加上張三丰當時還在少林寺出家,兩人沒過多久就分道揚鑣。沒想到兩年後,郭襄為尋找神鵰俠侶找到嵩山少林寺。

終於知道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了,把他7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張三丰與她再次相遇,郭襄還贈送了一套羅漢拳法給張三丰,使得他內力大增,靠此打敗了“崑崙三聖”,不過張三丰失蹤與郭襄無緣,在覺遠大師圓寂後,兩人再次分道揚鑣,張三丰流落無敵,一日看到一對夫婦,心有所悟,於是決定自立門戶。

而此時的郭襄,在16歲遇到楊過後,就將一顆心放在了楊過身上,絲毫看不到張三丰對自己的情愫。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張三丰從未表明過自己的情愫,相反,在得知郭襄有喜歡的人後,瀟灑放手,不再糾纏。但張三丰在創立武當派後,始終對她念念不忘,而張三丰曾收了赫赫有名的武當七俠為徒,他們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從這幾個人的名字中,更能體現出張三丰對郭襄的愛慕之情,以及他為何終身不娶的原因了。

終於知道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了,把他7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這全要歸咎於一首詩,即“遠橋之下泛蓮舟,岱岩石上溪松流。萬仞翠山梨亭在,莫問聲谷空悠悠”。這首詩中不僅包含了張三丰七位徒弟的名字,更是表達出了他對少年時純質的感情的一種追憶,俗話說,得不到的才是最美好的,對於張三丰而言,郭襄就是他觸不到,也得不到的一份執念,不然,他也不會再為自己徒弟取名字時,別有用心了。

終於知道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了,把他7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懂了

小說中,郭襄最終因輕傷而遁入空門,只是因為當年對楊過的一見鍾情,又或許,她痴迷的並不是楊過這個人,而是在父輩口中所描述的那個虛幻的身影?但不可否認的是,郭襄自小繼承了郭靖黃蓉夫婦的俠骨忠腸,在偶遇少年時的張三丰時,能夠坦誠相助,大概,這也是讓少年張三丰心動的一點吧?

《神鵰俠侶》是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里程碑。全套一共4冊,是一本值得閱讀的著作,現價僅108元,喜歡的朋友點選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