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果古代皇帝公然挑戰士族門閥,結果會怎麼樣?

在《論語·學而》中有這樣一句話,據說是孔聖人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義無反顧地繼承父輩遺志,拼搏向前,最終實現父輩的抱負與夢想,同時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就是這樣一句正能量的聖人訓誨,卻將東晉時期一個本來有大好前途的年輕人,帶上了歪路、邪路、絕路,使他付出了身殞族滅的慘重代價。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東晉建國伊始,就確立了皇室與士族門閥聯合執政的典型門閥政治體制,即當時人所說的“王與馬,共天下”。在這一體制下,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潁川(今河南鄢陵)庾氏、譙國(今安徽懷遠龍亢鎮)桓氏、陳郡(今河南太康)謝氏“四大家族”相繼執政。皇權與相權,透過微妙的平衡,實現了權利均享,而暫時達成“和平相處”模式。

兩晉士族門閥分佈示意圖

東晉初,無論是皇室,還是門閥大族,都有試圖擴大自己所佔權力“份額”,甚至壟斷、獨佔中樞權柄的衝動與行動。晉元帝疏遠王導、王敦,重用心腹刁協、劉隗等,強化皇權,結果遭門閥大族或公然或隱晦地抵制。其時執政的琅琊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敦,憑恃所率重兵,更是公然叛亂,進行反擊。刁協、劉隗等或被殺,或逃亡,晉元帝也因此鬱鬱而終。

不過,當王敦試圖由琅琊王氏獨佔中樞權柄時,又遭到皇室和其他門閥大族的抵制。他第二次發動的叛亂,緣此而最終失敗,琅琊王氏家族也不得不將中樞權柄拱手讓給新崛起的外戚——庾氏家族。

經過較量後,皇室與門閥大族都意識到:必須互相妥協,分割、共享權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皇室與門閥大族的利益。否則,內鬥只能導致玉石俱焚的雙輸結局。因此,雙方心照不宣地認可了“王/庾/桓/謝與馬共天下”的門閥政治體制。這套體制運轉了數十年後,終於有人按捺不住,試圖挑戰現有體制,建立一家獨大的新體制,他就是桓溫。

桓溫(312—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譙國龍亢人。隨著庾亮、庾冰等逝世或外任,庾氏家族在中樞也慢慢被邊緣化。中樞出現的權力真空,給永和元年(345年)八月被任命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掌控長江上游軍政權力的桓溫,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當時,晉穆帝司馬聃年幼,皇太后褚氏臨朝聽政,她的父親褚裒與名士殷浩等居中掌權。桓溫以褚裒、殷浩等屢次北伐失利為由,陸續將其排擠出中樞。此時,桓溫或有覬覦皇位的野心,但苦於家族門第較低,自己威望不著,難以服眾,因此便策劃透過北伐,開疆拓土,提升自己的威望。

晉穆帝司馬聃

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太和四年(369年),桓溫發動了三次北伐。前兩次北伐雖有斬獲,但戰果不著。第三次北伐,桓溫更是在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襄邑(今河南瞧縣西)諸役中,被前秦、前燕聯軍擊敗,損失慘重。惱羞成怒的桓溫廢黜皇帝司馬奕,擁立晉簡文帝,同時大力清除朝廷中的異己,以此威懾東晉君臣吏民。

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年),桓溫病重。他多次派人逼促朝廷加其“九錫”之禮,以便循序漸進地推行“禪讓”之事。位居中樞的謝安、王坦之表面上以所撰賜“九錫”文句不佳為由,命撰者反覆“修改”,實則藉此敷衍拖延。數月後,桓溫病逝。他的“皇帝夢”終成虛幻。

桓溫臨終前,鑑於諸子年幼,難堪大任,遂將政權、軍權交給弟弟桓衝,南郡(今湖北江陵)公的爵位則由桓溫寵愛的幼子,時年5歲的桓玄繼承。桓衝本性恬淡,無意權爭,主動避居荊州,中樞由謝安執掌。將相相合,一時政局穩定,並因此取得了衛國戰爭——淝水之戰的勝利。

桓衝死後,桓氏家族日漸衰敗。此時,桓玄慢慢長大了。他相貌奇偉,博通藝術,常以英雄豪傑自居。然而,東晉君臣鑑於桓溫晚年有篡位之嫌,對抱負遠大的桓玄也深懷戒心,不敢任用。直至太元十六年(391年),23歲的桓玄才被任命為太子洗馬。數年後,出任義興(今江蘇宜興)太守。鬱郁不得志的桓玄感嘆說:“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倍感羞辱的桓玄索性棄官,回封地南郡。途經建康時,桓玄又遭到執政的宰相司馬道子羞辱,內心愈發忿恨。

桓玄劇照

回到南郡的桓玄,最初處處受荊州刺史王忱壓制。王忱死後,桓玄重金賄賂孝武帝寵信的尼姑支妙音,促成殷仲堪出任荊州刺史。殷仲堪敬憚桓玄,對他不加約束。桓玄趁機積聚力量,圖謀大事。此時,司馬道子為強化中央集權,與王恭等地方實力派的矛盾日漸激化。在桓玄的攛掇下,王恭、殷仲堪、桓玄等以誅司馬道子為名,推舉王恭為盟主,起兵向闕。后王恭兵敗身亡,殷仲堪、楊佺期等推桓玄為盟主,繼續與朝廷抗衡。

東晉軍隊

隨著桓玄野心的膨脹,加之朝廷挑撥離間,桓玄很快與殷仲堪、楊佺期兵戎相見。經過激烈廝殺,殷仲堪、楊佺期兵敗被殺,桓玄趁勢逼朝廷授己任都督荊、江等八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事實上承認桓氏家族對荊州地區的控制。至此,桓玄自覺已有問鼎天下的實力,野心越發膨脹。他與黨羽們日夜謀劃,以圖一搏。

東晉朝臣

隨著桓玄與執掌中樞的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矛盾的激化,元興元年(402年),司馬元顯下令討伐桓玄,桓玄起兵東進,作為迴應。朝軍屢戰屢敗,桓玄迅速攻佔建康。桓玄矯詔,流放司馬道子(數月後將其處死),殺戮司馬元顯及其黨羽;授自己任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等職,總掌國事;以桓氏族人和親信出任內、外職位。自此,東晉朝政落入桓玄手中。

桓玄執政後,最初尚能罷黜奸佞,擢用俊賢,關注民生,頗得民心。不過,他誅除異己,窮奢極欲,政令無常,民心漸失。

桓玄加緊籌劃嬗代稱帝:他命親信預先炮製好加授桓玄“九錫”的詔冊,桓玄則逼晉安帝下詔,封自己為相國、楚王,加“九錫”。桓玄多次假意推辭,甚至上奏請求歸藩;再指使黨羽矯詔挽留。另外,桓玄還千方百計尋找所謂的“祥瑞”,為嬗代尋找天命依據。

大亨元年(403年)十一月十八日,桓玄拿著事先寫好的禪位詔書,逼晉安帝親手謄抄。二十一日,舉行“禪讓”大典。十二月三日,桓玄正式登位稱帝,改國號為楚,改元永始。至此,桓溫、桓玄父子兩代的“皇帝夢”,終成現實。

桓玄稱帝后,不思如何勵精圖治,鞏固統治,反而越發驕奢荒侈,遊獵無道。他還廣徵民役,大興土木,以至百姓疲睏,民怨沸騰。北府舊將劉裕等趁機於永始元年(404年)二月二十七日舉義,討伐桓玄。各地軍民紛紛響應,桓玄在敗逃途中被殺,終年36歲。鎮守京口(今江蘇鎮江)的徐州刺史桓修、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的青州刺史桓弘等桓氏族人,皆在劉裕等起兵初即兵敗被殺。桓石康等與桓玄一道,被益州都護馮遷所殺。桓玄堂兄桓謙等逃奔後秦姚興、蜀郡譙縱。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桓謙率兵攻打荊州,兵敗,被劉道規斬殺。至此,曾經風光一時,得以躋身“四大家族”的桓氏家族,因桓玄篡位失敗,算是徹底覆滅了。

劉裕劇照

桓玄雖繼承並實現了桓溫的“遺志”,但卻違背了父母有過,子女諫勸的禮義,終將自己與家族推進殞身滅族的深淵。就能力而言,桓溫、桓玄父子文韜武略,成就了一番事業,堪稱一世梟雄。他們的某些作為,也稱得上利國利民。然而,他們野心膨脹,慾壑難填,置國家、民族大義於不顧,汲汲於個人私利的滿足。他們迷恃武力,為實現個人的野心,不惜一次次將國家、民眾帶入戰亂的漩渦。桓玄稱帝,滅晉建楚,本來並無可厚非。畢竟,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但桓玄德不配位,不思勵精圖治,造福蒼生,反汲汲於排除異己,窮奢極欲。他的所作所為,既顛覆了東晉建國伊始確立的“王與馬,共天下”的門閥政治體制,遭致眾門閥大族的反對,又喪失民心,導致民怨沸騰。桓楚的速滅,也就是意料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