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淺談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楊慎的治學之道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明代文學家,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楊慎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出身名門,楊慎的父親楊廷和是明朝中期著名政治家,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官至首輔。二是早年成名,楊慎24歲殿試奪魁,成為狀元。他的家鄉新都人常以“升庵科第”與“相如賦、太白詩、東坡文”並稱來稱讚他。三是博學多才,楊慎一生所學涉獵極廣、淵博浩渺。陳寅恪說:“楊用修為人,才高學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總結楊慎的治學之道,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多聞博見,知不若行

楊慎以學問廣博著稱,他在哲學、訓詁、歷史、名物考據、詩詞歌賦,乃至天文地理、戲曲音樂、古謠蒐集等很多領域都廣有建樹。楊慎主張做學問首先要多聞博見。我們知道,程朱認為“德性之知”是“大知”,“見聞之知”是“小知”,陸王也主張良知“不假見聞”而有,要求發明本心,從而貶低了見聞之知的重要性。楊慎則認為“耳目之官,聰明攸寄;百度萬物,悉在見聞”,所以他主張“聞不若見”“知不若行”。楊慎重視親身見聞和力行,認為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更重要。當然楊慎並未否定間接經驗,他認為認識有其過程,感性經驗必須“會之於心”,才能超乎聲色,從現象深入本質。但是如果一定要在邏輯上分出一個先後,那麼楊慎主張“知不若行”,他認為像書本知識等間接經驗必須“體之於身”才能化為“真知”。針對當時陸王心學空談心性的風氣,他提出“合博約論”,主張做學問要以“多聞博見”為根基,先博後約,由博而反約,最後合博約為一。他說:“無文則何以為禮?無博則何以為約?”又說:“厭博而徑約,屏文而徑禮,……是猶問天曰:何不徑為雨,奚為雲之擾擾也?問地曰:何不徑為實,奚為花之紛紛也?”

楊慎重視力行、提倡多聞博見,這種治學特點與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如果按照常理常情不出意外的話,狀元楊慎會在官場順風順水,最不濟也可在翰林院做一個富貴閒人。但是造化弄人,他因議禮獲罪被流放南荒35年,這使得楊慎的人生軌跡完全改變,也改變了他認識世界的方式。突然的變故讓楊慎從雲端落入凡間,有更多時間遍覽名山大川和風土人情,有更多機緣接觸各種階層和現實人生。以上種種,使他反思和批判“德性之知”,並且更為關注見聞之知和多聞博見的重要性。

獨立思考,大膽懷疑

獨立思考,大膽懷疑,是楊慎治學的又一個重要特點。無論在治學還是生活中,楊慎始終保持獨立思考,不盲從權威。楊慎說:“古之學者成於善疑,今之學者畫於不疑。”他在此把“善疑”視為學者在學術上成功之開始,而把不經思考而盲目信從視為一種學術視野的桎梏,是非常有見地的觀點。就治史而言,楊慎認為正史並非全部可信,必須經過考證。

一般而言,多疑者往往自大而偏執。楊慎雖然力倡善疑,反對迷信權威,卻並沒有走向偏執和極端懷疑,那是因為楊慎之懷疑精神是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並非為懷疑而懷疑。獨立思考基礎上的懷疑精神,恰恰讓楊慎走向客觀、公允和包容。例如楊慎主張詩賦要豔麗,文章要華美,極力反對理學家們所創作的所謂哲理詩或者理氣詩。他批評陳白沙的理氣詩“殆是《傳燈錄》偈子,非詩也”。但是他對於陳白沙的古詩卻大加讚賞,認為境界沖淡,有陶靖節遺意。他對李夢陽、何景明等當時文壇領袖的評價也大抵如此,有褒有貶,持論公允,絕不因其所短而忽視其所長。

楊慎獨立思考的精神,除了源於天性與家世傳統之外,與其見識廣博也密切相關。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見識越廣就越不會夜郎自大,亦不會坐井觀天。比如殷商始祖契誕生的歷史,歷代史書都遵循這樣一個傳說,契之母簡狄吞玄鳥遺卵,孕而生契。楊慎則以他淵博的學識揭開該傳說的神秘面紗,給出了合情合理的解釋。根據《禮記·月令》,“玄鳥至”乃春分初候,此日,天子以太牢祠於高禖而求子。所謂玄鳥生商,應該是說簡狄在此時按照習俗求子並且驗而有孕,而商人對此進行神化,以之來論證殷商有天命福佑。諸如此類因學問淵博而得出的精妙審慎之結論,在楊慎的著述中比比皆是。

求異求新,應時適變

針對當時文章繁冗拖沓、陳陳相因的弊病,楊慎提出辭尚簡要,文欲求新。他說詩文的內容和形式都要隨時代而變,“蓋不變則不新,不新則不奇”。楊慎由此進一步提出“同能不如獨勝”,認為文學、藝術創作不能盲目效仿前人,應該不斷創新,創作出不同流俗的優秀作品。“至音不合眾聽”“至寶不同眾好”,別具一格、富於獨創性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在這種觀念引導下,楊慎本人在多個領域開一代風氣之先。在哲學領域,楊慎提出“合性情說”,主張情慾應該得到合理滿足,反對程朱理學“存理滅欲”之說。這在當時禁慾主義觀念桎梏之下,起到了啟迪和解放思想的作用,成為17世紀早期啟蒙思想的先聲。在訓詁章句領域,他反對空疏不學,主張探求古音本源,考訂名物制度,下啟乾嘉之學的興起。在文學領域上,他批判前七子“宗唐法杜”的復古主義,帶來晚明文藝思想的活躍。他的理論和創作引起明代詩風的轉變,楊慎的《廿一史彈詞》孕育了一種新的文體,開啟一代新聲,為近世彈詞濫觴,在史學和文學上是一個開創性的貢獻。

崇實黜虛,力倡實學

崇實黜虛,力倡實學,也是楊慎治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明代中葉內憂外患不斷,社會危機日益加劇。面對時代的呼聲,程朱理學無法迴應之,而其後興起的陸王心學過於強調“發明本心”,反而加重了社會矛盾。楊慎認為這都是“道學”徒務空疏所致,他指出陸王之弊在於趨簡憑虛入於禪,學而無實,朱子之弊在於遺本溺心而流於俗,學而無用。楊慎所主張的崇實黜虛有兩個基本內涵:一是做學問要求真求實,務求客觀公正。比如他在思想上猛烈批判朱熹和王陽明,卻對朱熹治學之頑強精神非常讚賞,也讚揚王陽明對王導的評價。他平生大罵王安石,認為是“古今第一小人”,“王安石誤國極矣”,但是他高度評價王安石文章之妙。這都說明他始終堅持客觀求實精神,不因個人好惡而臧否人物。二是做學問要學以致用,要關注自然科學。楊慎對天文、地理、音律、生物、氣候、醫學等都有廣博知識。比如他寫過《滇候記》,記錄了雲南與內地氣候之不同,他蒐集記錄大量古代農諺和各地農諺,說明氣候和農業之關係。楊慎對一些動植物也做過詳細考察,他考證棉花在梁武帝時“江南多有之”,而不是元代才傳入中國。求實的治學之道與他博聞多見和應時適變的治學方法密切相關。見識廣博自然能看到時代的弊病與需求,也正是因為能把握時代脈搏,力求日新,他才看到當時社會虛浮不實的弊端,也看到學界遊談無垠之弊端。他由此提出對症的藥,就是提倡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