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國古今史官與史學家的四大品格

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讀,如果還能點點關注,小編感激不盡。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的這篇文章,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這期節目都有哪些看點吧?

銘記歷史,不忘前車之鑑;圖謀發展,以昭泱泱大國。中國古代每一位皇帝身邊都會有一位專門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的官員,人們稱之為“史官”。

中國古今史官與史學家的四大品格

秦始皇滅六國後,欲王圖霸業千秋萬代,焚書坑儒,僅以法家為核心,行一家之言,集中央之權。為了將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傳至後世,受萬世景仰,他開始設立專門給他記事之官員;到了漢高祖劉邦稱帝之時,便專門設立“史官”一職。著名的史學大師司馬遷便是漢朝的“史官”。

中國古今史官與史學家的四大品格

“史官”是歷代中國帝王設定的專門記錄和編纂歷史的官員,每個朝代對史官的稱為不同,但是主要可以分為記錄類和編纂類。古代史官和歷史學家往往受制於帝王專職的壓迫,不能記真行,說真話;基於此,歷代史學家和史官總結出一條工作經驗,那就是史官和史學家需要的四大品格。

中國古今史官與史學家的四大品格

唐代的史官兼歷史學家劉知幾提出了才、學、識三長之說。即史才、史學、史識。

史才指的是史官或史學家得有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對史料的組織能力,包括語言組織、文字的簡潔性與生動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史學指的是史官或史學家要有廣博的歷史知識以及文獻資料查閱的能力和考證史料的嚴謹態度。

史識指的是史官和史學家應該如何認識和判斷歷史;即看待歷史問題的觀念和立場。

中國古今史官與史學家的四大品格

清朝的史學家章學誠先生在劉知幾先生的基礎上提出了“史德”之說。毫無疑問,這是對史官和歷史學家的道德素養、人品修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認為“文史之儒,竟言才、學、識,而不知辨心術以議史德,嗚呼可哉?”由此可見,對於史官和史學家的品格要求到了清朝逐漸形成了以德為主的四大要素。

中國古今史官與史學家的四大品格

任何一部可以流芳百世的成功史書,無不具備著史學家的才、學、識、德四大要素。尤其是史識和史德兩大要素,到了清代以後,幾乎成為了史官和史學家的思想道德準則。

平臺原創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