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與明朝歷史劇動輒廷杖、清朝宮廷劇動輒砍頭不同,在熱播劇《清平樂》中,屢屢上演的反而是臣子當朝駁斥皇帝的戲碼。更奇怪的是,接下來的劇情既不是皇帝將大臣拖出去斬首,也不是扒了褲子打板子,而是或據理力爭,或暗暗隱忍。電視劇中如此,真實歷史中則更甚,且看正史中的幾則有趣記載: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清平樂》宋仁宗劇照)

宋太祖年間的一天,宰相趙普向趙匡胤舉薦人才做官,趙匡胤不同意。第二日,趙普再次舉薦此人,趙匡胤還是沒同意。第三日,趙普又把奏章遞了上去,惹得趙匡胤大怒,乾脆把奏章撕碎扔到地上。不曾想,趙普既不氣也不惱,而是不慌不忙拾起碎片,下朝回家後竟然又給粘接好,過了幾天,又又又一次遞了上去。萬般無奈下,趙匡胤最終還是任用了趙普舉薦之人。(出自《宋史》》)

又有一次,趙普要提拔一位官員,趙匡胤卻不批准。於是,趙普的老毛病又犯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趙匡胤必須按例刑賞,不可摻雜個人喜惡。氣得趙匡胤吼道:“你有完沒完?我就是不批准,看你能怎麼樣?”趙普正色道:“刑賞乃天下人之刑賞,非陛下一人之刑賞,豈能因陛下喜惡而獨專?”意思就是,刑賞是國法,豈能任由皇帝隨心所欲一個人說了算?趙匡胤最終還是拗不過趙普,再次妥協了。(出自《宋史》)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趙匡胤與趙普劇照)

宋太宗年間的一天, 年方二十幾歲的員外郎寇準在朝堂上慷慨陳詞,針砭時弊,與趙光義意見不合,爭得面紅耳赤。趙光義被氣得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轉身要離開。不曾想,寇準竟然一把拽住了皇上的衣服,情緒激動地說道:“請皇上決其事,然後退!”意思就是,這個事你不給我個說法,不準走!看著寇準一臉的正氣和死抓不放的手,趙光義拗不過,氣呼呼地坐回了龍椅,真就把事情解決了才離開。事後,趙光義非但沒有怪罪寇準,反而嘉獎道:“朕得寇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出自《宋史》)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寇準像)

宋真宗年間的一天,一位轉運使犯下大錯,盛怒之下的皇帝趙恆決意將其處死以謝天下,宰相蔡確卻大聲阻止道:“祖宗以來,未嘗殺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宋真宗沉默很久後退讓道:“不殺也罷,那就給他臉上刺字,發配邊疆。”可是,門下侍郎章惇卻又站出來說:“士可殺,不可辱!”宋真宗看看蔡確,又看看章惇,喟然長嘆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出自《蓼花洲閒錄》)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宋真宗像)

宋仁宗年間的一天,諫院長官包拯與皇帝趙禎發生爭執,由於情緒太激動,唾沫星子竟然噴了皇帝一臉,把我們的千古第一仁君氣得直瞪眼,卻也只是用袖子擦乾口水,接著聽包拯咆哮。原來,是宋仁宗想要提拔外戚張堯佐(張貴妃伯父),包拯卻認為張堯佐無才無德,不堪重任,屢次上書彈劾。彈劾不成,乾脆找宋仁宗當面理論。結果……額……確實有點太激動了……失態了。(出自《宋史》)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宋仁宗與包拯劇照)

看過史料中的如上記載,令人不禁感嘆:“北宋的臣子怎麼都那麼執拗大膽?北宋的皇帝怎麼都那麼寬仁隱忍?”

誠然,北宋的臣子,是史上最好的臣子,他們品行高潔,敢於直言犯諫,曠世能臣輩出,比如:趙普、寇準、包拯、王安石…… 他們學富五車,個個才華橫溢,驚世文豪湧現,比如: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

但我們同樣不能忽略的是,就整體而言,北宋的皇帝也是史上最好的皇帝,他們大度寬仁,愛惜臣子、尊敬臣子,給了臣子最高的工資以及最廣闊的政治舞臺,使他們能夠最大化施展才華。更重要的是,北宋皇帝從來不會濫殺大臣、侮辱大臣,給了他們絕對的自由和尊嚴。而這一切,都要從趙匡胤的“太祖誓碑”說起。

正史解答:《清平樂》中的北宋,何以成為能臣和文豪最多的時代?

(《清平樂》北宋大臣劇照)

宋朝建立之初,趙匡胤便立下了著名的“太祖誓碑”,其中明確規定宋朝皇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同時,還立下毒誓:“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宋論》、《宋史》以及陸游的《避暑漫抄》對此都有詳盡記載。

宋朝被稱為“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宋朝的皇帝不是窩囊,而是恪守祖訓,仁孝治國,宋朝的臣子不是不怕死,而是懂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道理。於是北宋成為史上君臣關係最和諧的時代,一方面沒有權臣架空皇帝,另一方面也沒有帝王奴役大臣,真可謂是“君則敬,臣則忠”。

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清平樂》中的北宋,皇帝寬仁,臣子賢能,是史上最美好的時代。

參考資料:《宋史》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