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及文化話題

當代多數人都有朋友圈,功成名就後退隱鄉間、偶爾發幾張山居田園的生活照,這簡直會羨煞旁人!段子手們據此編出這樣的故事說:“經過大半生的努力打拼後,我終於可以在鄉間過上粗茶淡飯、一畝三分地的悠閒生活了!”

對此,鄉間學子們都嗤之以鼻說:“那咱們還折騰個啥?”他們說的沒錯,同樣的一畝三分地,是否“羨煞旁人”、還得看過日子的人是誰。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退隱鄉間時要實現真正的悠閒,必要的身外之物自是必不可少;古代許多山水田園畫中都有這樣閒雲野鶴式的“畫中人”,跟當代許多“羨煞旁人”者一樣,他們同樣得經過大半生的努力,然後一是需要邁過歷代致仕制度所設的高低門檻、二是需要獲得皇帝的恩准,第三呢,自己的身體還得爭氣。缺失了以上任一條件,你還是乖乖當古畫外的旁觀者好了;而要“致仕”、你首先得步入過仕途,光這一點就足以讓鄉間學子們折騰半生。

《禮記·曲禮》中說:“大夫七十而致仕”;《王制》中也說:“七十致政”。“致仕”或“致政”都是今日的退休之意,你不是公務員的話、自然就沒有退休一說。由於封建儒禮都得依《禮記》而行,自漢代到宋代,古人們的退休年齡一直都是七十歲,明清後才改為六十歲。

刻板的致仕制度與靈活的退休安排

《禮記》是歷朝禮制所依據的核心,皇帝是不可能去任性調整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這樣的大老粗例外。那麼,自確立退休制度的漢朝到明朝之間,仕人們都是怎樣退休的呢?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七十致仕”,退休後就晚景堪憂了

相對來說,漢朝公務員們最容易“晚景堪憂”,因為“七十而致仕”制度初定、國家又尚不富裕,只有州以上高官在退休後才能享受“三分其祿,以一與之”的待遇。其他人嘛,退休後就唯有自謀生計了,七十歲老邁,他們還能幹啥呢?這時候,“為人子之禮”就是最後的保障。

我國百姓都渴望能有男丁續後,初始時正是出於這樣的打算。制度刻板、有些大臣孤苦無依,有時連皇帝也看不下去了,他們就會透過“額外賞賜”的方式給予他們退休後的生活保障,反正皇帝賞賜並不違禮。

漢代之前曾有范蠡主動提出“告老還鄉”,在刻板的致仕制度下,“告老”就是唯一可以提前退休的方式:雖有七十歲的規定,但人有百病,五六十歲時也是可以稱病告退的。不過,這樣的提前退休就一分錢退休金都得不到了,范蠡就透過經商衣食無憂,如果自己沒經世之才,“告老還鄉”提前退隱就還須慎重。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莊園經濟為某些隱退者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

兩晉時期莊園經濟興起,多數為官者家中都有莊園。不管是出於對當朝政治的不滿還是出於身體隱患,該時期的“告老還鄉”者就多了起來,退休後的他們至少都能有生活保障,故而“退隱文化”在兩晉期間也最為興盛。“莊園詩、山水畫”等也在該時期開始蓬勃發展、引領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段輝煌,這一切、就不是普通鄉間學子所能實現的了!

晉朝大司馬張翰曾由於觸景生情忽然思念起鄉間的“菰菜、蓴羹、鱸魚膾”,於是來了個“告老還鄉”;陶淵明也是從“彭澤縣令”上告老還鄉,好歹還能“採菊東籬下”、不致於衣食堪憂。晉朝期間各種閒雲野鶴式的生活在古畫中也多有體現,仕人們在身為旁觀者時確實很容易就心頭撞鹿,這也讓唐朝後的致仕退隱之路變得更復雜多變起來。

皇帝不恩准,致仕制度也是擺設

唐朝時候致仕制度雖大體不變,僅退休後的待遇依職級多了些細分變化。那時候也是僅三品(相當於州省級)以上官員退休後待遇不變,三到五品之間就只有半薪,六品以下則只獲賜些土地,回家後當個小地主還是可以的。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倚老賣老”其實也是皇帝賦予老臣們的特權

唐朝時候還多了個這樣的變化:由於官場上的涉外禮儀變得頻密起來,官員錄用開始有了“體貌豐偉”的標準。有些人長相欠奉有礙觀瞻,為了不丟國家臉面、當政者就會讓你提前退休了;有些人保養得當、鶴髮紅顏,哪怕已是七老八十,只要皇帝不恩准、你還是無以退隱。

武則天、唐玄宗等就常幹這樣的事。《曲禮》說:“大夫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如果皇帝不恩准其退休,則必須在待遇上給予他們相應的規格與敬重。

“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在不同場合裡,帝王的賜杖也是一種很高的待遇,這時候的有關官員就相當於“退而不退”、可以居家也可以上朝,俸祿不變。當然,皇帝不恩准你退休是一種極大的榮幸,這時候再拿古禮上的致仕制度去駁斥皇帝就是“給你臉不要臉”了,古人當中是無人敢這麼做的。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古時候的持杖退隱者多有不凡地位

人過七十,通常就會是半個“人精”,唐朝執政者這麼做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些隱患。比如,武則天在81歲時還任命了80歲的張柬之當宰相,結果這張柬之憑著自己的人脈及老謀深算,兩個月後就發動“神龍政變”將武則天趕下了帝位。估計張柬之心裡會說:“你不讓我當閒雲野鶴的畫中人、那我就只好去做史書裡的政變者了!”

身體與錢財:致仕之後也悠閒不起來

宋朝皇帝對文人的好不是吹出來的,因為他們退休後的待遇確實是“史無前例、後世難及”。宋仁宗就取消了唐朝“依職級”細分待遇的方式,所有退休官員都能獲得退休前同樣的薪金待遇,僅政治待遇沒有了,這就是變相的“去品留職”,官品沒了,職級待遇還在。到了宋神宗初期,索性連官品也保留了下來、僅僅是沒了實權。

這樣的致仕制度帶來北宋官場的極端臃腫,王安石透過變法將其轉為“拿半薪”後、自然就觸動了文人們的核心利益,宋哲宗時為了平復這樣的爭議,於是又給致仕官員們加了個顧問之類的虛銜、同樣賜予退休前的半薪,這樣就合法地回到之前的待遇了!我們知道,這其實是高太后廢除變法的迂迴之舉,但讓宋哲宗在國力不支的情形下去效仿宋仁宗,確實讓當時的宋朝在“身體與錢財”上都悠閒不起來、典型的打腫臉充胖子。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宋朝致仕者待遇都不錯,這也為它帶來了沉重負擔

國家是如此,對於致仕官員就更是如此了!古人“七十古來稀”,這年紀下身體還硬朗的人寥寥無幾,有了錢財也無處去花。明朝時,朱元璋將退休年齡提前到六十歲,退休時身體沒問題,不過退休金就別再指望,僅是免除徭役賦稅、外加每月兩石米而已。兩石米相當於今天360斤,填飽肚子是沒問題的,可是苦於沒錢呀,所以明朝的致仕者更無法悠閒。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致力於打擊貪腐,但由於他的致仕制度所致,明朝官員們在任時都“被迫”多少也得貪一點,否則退休之後就無所依靠了。

當時民間的商人富戶為了光耀門楣,許多人都會花錢去捐一個“員外郎”閒職來噹噹,“員外”漸漸成了明朝有錢人家的代稱。許多從朝中退隱下來後的高官卻經常過得連個員外都不如,這逐漸導致了明代後期越來越嚴重的“官缺”現象:當官無利可圖又是“高危職業”,多少人還會去向往?因為這些因素,明朝時是最沒有“退隱文化”可言的。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這就是明朝官員下班後的常見生活狀態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的南京朝廷由於嚴重官缺,“六部”漸由何熊祥一人統兼。這“六部尚書”壓得何熊祥不堪重負,於是他不斷向朝廷請辭,直到天啟三年(1623年)時才因母病獲准提前退休。當時的何熊祥已57歲、跟提沒提前已沒多大差別,唯一好處就是躲過了明末那段亂世,這也算是明末官員中極為難得的一種悠閒了!

羨慕古人,不如更好地活在當下

清朝也延續明朝的致仕制度,官員們退休後同樣會日子窘迫,所以終清一代、官員們的貪腐漸成常態。所謂“高薪養廉”一說雖源自宋朝,不過宋朝官員的高薪並未帶來真正的廉潔、明清官員的貪腐成風更是嚴重破壞了致仕後應有的悠閒心態:每日不是活在被清算的惶恐之中、就得為柴米油鹽擔憂,何來半分閒雲野鶴的意境?

歷史總體上是在不斷進步的,今天有些人經常逮著某個點就去進行“古今對比”、藉此來證明“今不如古”。單就致仕退隱一事來說,歷朝歷代實際上是各有不同、都沒有絕對的亮點和值得羨慕的地方。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一番歡送儀式後,身前榮光都已成過去

漢朝人退休後日子苦點、不過尚無愧於心;兩晉南北朝時居隱成風、不過那時的黑暗紛亂也帶不來好日子;唐朝時你也許就得鞠躬盡瘁、活到老幹到老、退了等於沒退……當我們身為旁觀者欣賞一幅古畫中的“閒雲野鶴”時,可會從各角度分析過“畫中人”曾有的遭遇?或他在畫中的退隱生活是否就真正悠閒?

“活在當下”是不去追憶過去、不去憧憬未來的一種生活姿態。假如你已過上了退休生活,過去的是是非非就讓它成為往昔、將來是榮光也好、遭受非議也好都與現在的你無關了!

能夠有這樣的心態的話,不管你生活在哪個朝代、至少對旁觀者而言你就是一位“閒雲野鶴”者,是真是偽已無關緊要。古畫中的那些“畫中人”,他們所呈現的也是一種生活姿態而已,你又何從得知他們的內心所想呢?

從旁觀者到身為山水畫裡的"畫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隱之路不好走

現實中,這樣的“山居退隱”已成一種奢侈

今日你在朋友圈裡發一發自己的“退隱山居圖”,同樣也只能是一種生活姿態的分享,若想以此來實現“誰去羨慕誰”,這實是無聊之舉,所以也只配由段子手們來調侃一下罷!

在此之外,該學習的得繼續學習、新年之後該努力工作的、還得多想想明天的飯碗,因為真偽與否的“閒雲野鶴”都屬於別人,過好自己的日子也是一種“活在當下”。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路,若存疑義聯絡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對映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