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復州望族“南關張氏”源自蓬萊,堪稱闖關東過程中的成功範例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思念家鄉,人之常情。而這種情感,往往在移民群體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在闖關東的歷史程序中,類似的例子可以找到很多個。

思鄉的表現方式有很多,比如捐資(捻軍進攻膠東時期,蓬萊黃縣在奉天的商人曾給家鄉捐了一船的糧食)、匯款(初代闖關東的群體,掙了錢一般會寄回故里)以及起名。

復州望族“南關張氏”源自蓬萊,堪稱闖關東過程中的成功範例

所謂“起名”,就是沿用故鄉的地名,比如:蓬萊有個黃泥川,旅順也有個黃泥川,兩者之間就很有淵源;又比如:萊州府有個昌邑縣,而吉林市有個昌邑區,後者就是因為闖關東時期昌邑人大量來此聚居而得名。

剛才說的主要是地名的例子,而在現實中,也不乏以故鄉名稱作為人名的情況。比如,在復州(復縣,主體為現在大連的瓦房店市)歷史上,有位

叫作

“張蓬萊”的人物,他的祖籍就在山東登州府蓬萊縣。

“張蓬萊”的名字到底是不是為了紀念蓬萊故鄉而起?這一點,現有史料並沒有直接記載。但根據其家族淵源(從蓬萊遷來)以及“蓬萊”兩字的含義(除了用作地名之外,指代並不多)來推斷,上述的可能性還是相當高的。

復州望族“南關張氏”源自蓬萊,堪稱闖關東過程中的成功範例

關於“張蓬萊”的家族遷徙歷史,《張公攀躋墓誌銘》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銘文稱:

“先是,公父國本,字道生,由山左登郡蓬萊東南鄉航海北上,擇居復城西北之丁家屯。至公,則遷於城之南關。”

剛才提到的張公攀躋,即墓誌銘的主人。他的名諱為張思齊,是“張蓬萊”的父親。按照銘文的描述,該支張姓人是在張蓬萊的祖父(張國本)這一代正式從蓬萊(東南鄉具體哪個村莊暫不知曉)遷居到復州(大約在乾嘉之際)。也就是說,張蓬萊是這個闖關東家族中的第三代。

從蓬萊遷來之初,這支張姓人居住在復州城西北方向的丁家屯,多半是以務農為業。而到了張蓬萊父親張思齊這一代,又遷到了復州城南關,開始接近當地的中心圈層。

張思齊本人雖然在生前並無功名,但他勤儉持家,教子有方,為家族後來的壯大奠定了基礎。

根據墓誌銘的記載,張思齊生有五子三女,季子就是“張蓬萊”。

從張蓬萊這一代開始,南關張氏逐漸在科舉場上展露頭角。他本人是廩貢生出身,雖然沒有正式做官,但急公好義,樂善好施(曾倡議修建南城門到石橋的道路),在地方上很有威望。據說當時復州地方官到任之後,遇到大事往往都要先徵求張蓬萊的意見。而民國年間編撰的《復縣誌略》,也將他視為地方名人,有專門介紹。

復州望族“南關張氏”源自蓬萊,堪稱闖關東過程中的成功範例

張蓬萊的兒子和孫子,也各有所成就。其子張繼昭、張振珂分別是武秀才和附貢生,其孫張家翰是光緒年間的拔貢,曾擔任過安徽泗州的州判。而根據《張公攀躋墓誌銘》的記載,張蓬萊還有一個侄子

叫作

張延緒,也是貢生出生,亦曾當過官。張思齊後來之所以得到了“誥奉中議大夫”的贈官,正是因為孫輩的宦績而來。

經過三四代人的努力,到了清末,南關張氏(蓬萊張)已經躋身復州當地望族行列。《張公攀躋墓誌銘》的作者陸登瀛(庠生)就說:

“餘自束髮就傳,即聞吾鄉稱望族者,僉曰南關張氏。”

從以上介紹來看,“張蓬萊”家族的情況,不僅可以間接佐證先民對故土的情懷,同時也算是“闖關東”過程中的一個成功範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