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世民提防,李治重用,大唐名將李勣為何在平滅高句麗後一心求死

李世民提防,李治重用,大唐名將李勣為何在平滅高句麗後一心求死

公元668年,大唐名將李勣平滅驕縱狂傲的高句麗,凱旋迴國後就一病不起。高宗李治命御醫診治,李勣卻抗旨道:“我本一農夫,遇明主建功已滿足,何必苟活!”

李勣雖說得視死如歸,可誰不想多活幾年呢?之所以尋死,不過是為了家族作出的犧牲罷了。

這次率軍覆滅高句麗,可以說他是功高太宗皇帝李世民了。(三徵高句麗,未竟全功)

自古功高震主者危,李勣在軍中的威望,在大唐的功勞都至巔峰,自認能力遠低於太宗的高宗皇帝自然忌憚萬分。

李勣75歲了,在古代已經是難得的高壽了,與其再活幾年讓帝王猜忌,何不一死為子孫留些恩蔭?

李世民提防,李治重用,大唐名將李勣為何在平滅高句麗後一心求死

於是,他面對御醫說得慷慨悲壯,就是透過他之嘴,傳到高宗耳中,以寬慰皇帝之心。

不到一年,李勣於家中含笑病逝。唐高宗悲哭輟朝,不僅追封李勣官爵,還下旨參照衛青、霍去病的例子為他建造陵墓陪葬於昭陵……唐初,能得到此殊榮的,僅有戰神李靖!

在3000年的歷史中,功高震主卻能善終之人極其稀少,可見李勣高明的處世之道。在《智囊全集》中舉了幾個例子,讓後世之人可以借鑑:

1、明哲保身,不參與皇權之爭

《智囊》記載:在唐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玄武門之變“發生前,長孫無忌等人“日夜苦勸李世民誅建成、元吉”。李世民拿不定主意,便遣人問於靈州大都督李靖,結果是“靖辭”;再問於行軍總管李勣,同樣得了個“勣亦辭”。

兩位當世大將同時選擇了沉默,可見其超凡的智慧。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以二人的本事,並不用靠”從龍之功“上位,不管誰當了皇帝,最終還是要用他們帶兵打仗。既然如此,何必要冒著族誅的風險,去搏一個肯定能到手的富貴呢?

2、不得不選時,站隊強者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打算廢除王皇后,改立武媚娘為皇后。讓他沒想到的是,只是走露一點風聲,便引得滿朝文武的大力反對。

不僅一直支援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大唱反調,甚至一向衷心的大臣褚遂良在朝堂磕血,以”告老還鄉“相逼。

唐高宗氣得暴跳如雷,可他性子懦弱,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急切間只能問計於李勣。李勣本不想參與此事,已經稱病修養,可架不住唐高宗一直詢問,只能表態。

《智囊》記載:“陛下家事,何須問外人?”僅此一句,讓高宗龍顏大悅,也讓武則天記了他一個大大的人情。

3、任勞任怨,絕對服從安排

公元649年,李世民自知不久於人世,便教導李治道:“李勣有大才,你現在的威望鎮不住他。我會將他外放,他若離開,你將來施恩召回,可放心用。若他有怨言,徘徊不去,我就下旨處死他!”

沒有任何過錯,就被莫名其妙地貶到窮鄉僻壤,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想為他求情。

可李勣是怎麼做的呢?《智囊》記載:“受詔,不至家而去。”

什麼意思呢?李勣接到了聖旨,連家都沒回,直接就離開京城上任去了。

李勣輕描淡寫地就化解了一場殺身之禍,就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也把太宗之心猜得透徹!

“紛爭者不勝其禍,辭讓者不失其福”,想要悟得大道理,擁有大智慧,為人處世還得向古人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