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宋公明雪天擒索超。如果呼延灼不是死心塌地替宋江賣命,而是跟大刀關勝將計就計賺宋江入彀,那麼就有可能一戰而滅梁山擒宋江。這時候我們就不禁要問一句:呼延灼受宋徽宗趙佶和太尉高俅天高地厚之恩,為何不趁此機會立功贖罪?難道他不管呼延家族的臉面,也不顧九族的生死了嗎?

按照水滸原著交代,雙鞭呼延灼

“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現任汝寧都統制。”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所謂嫡派子孫,也就是上了呼延家族家譜,甚至可能是掌管著呼延家族家譜之人,是可以遞減繼承先祖爵位和完全繼承先祖家業的。這就說明,呼延灼的家裡人口不少,他的官職也很大,甚至可能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原職最高的一位。

《宋史·職官志》記載:“都統制,恩數略視三衙(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合稱三衙),權任在帥臣右(以右為尊,比如安漢將軍糜竺班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右)。”

這就是說,汝寧都統制呼延灼的地位,並不比京營殿帥(其實也就是三衙中的一個都指揮使)高俅低,所以高俅對呼延灼十分客氣,完全是有求必應:

“你三人可就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關領前去。”

呼延灼盡取所需,高俅還額外撥給他三千匹戰馬:

“臨辭之日,高太尉又撥與戰馬三千匹。”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宋朝本來就缺馬,岳飛抗金立下赫赫戰功,並組建了岳家軍騎兵,那些戰馬都是牛皋王貴張憲岳雲四處出擊搶回來的,朝廷連一根馬毛都不肯給。

高俅對呼延灼有求必應還額外補貼,宋徽宗趙佶對呼延灼也寄予厚望,一見面就欽賜“踢雪烏騅”,比曹操對關羽還好。

但就是這個呼延灼,帶著趙佶高俅的深恩厚望,一敗再敗,高俅送給他的戰馬,除了變成梁山腳力,就是端上了眾好漢的餐桌。呼延灼被擒後,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地跪下給原鄆城押司宋江磕頭:

“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實感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隨鞭鐙,決無還理。”

看到這裡,可能絕大多數人都要冷笑:“趙佶和高俅給了你那麼多東西,還不如宋江幾句好話?怕死就是怕死,哪來那麼多廢話?”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貪生怕死的呼延灼丟盡了呼延家族的臉面,也放棄了呼延家族的身家性命——按照《宋刑統》規定,將帥叛逃,家族男丁斬首,婦孺為奴,呼延灼這是為保自己一條小命,把全家族都拋棄了。

宋徽宗和高俅好像還比較仁慈,並沒追究呼延灼家族的責任,這也開了一個壞頭兒,讓更多朝廷軍官可以毫無顧慮地變節投敵。

上了梁山之後,呼延灼也有機會重返官軍序列戴罪立功,因為他已經取得了宋江的信任,受命去賺關勝。

如果呼延灼尚有一絲天良未泯,或者顧念家族兩面和家人安危,首先應該向關勝打聽一下訊息,但是呼延灼對家族隻字不提,而是按照他跟宋江設計好的指令碼,半真半假(宋江想招安,眾好漢不允)把大刀關勝引入圈套。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如果呼延灼對大宋朝廷還有半點忠心,就可以對關勝和盤托出宋江的詭計,然後將計就計,給宋江來個反包圍。

梁山軍名義上叫做軍,其實就是一幫只能打順風仗的烏合之眾,十幾二十個小山頭自成體系,打起仗來首先想到的是自保。如果有獲勝的希望,大家都想多撈一點油水,如果戰事不利,那就要比誰跑得快了。

只要關勝包圍梁山軍並豎起招降旗,那麼就會有一半以上的頭領和嘍囉撇刀扔槍棄甲投降,魯智深林沖武松史進等人一定會殺出重圍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宋江剩下的幾個鐵桿心腹根本就擋不住關勝大軍的全力衝擊。

但是呼延灼好像全然忘記了趙佶高俅對他的恩情,只是一心要把關勝拉下水,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不管怎麼說,呼延灼放棄了自己重回正途的機會,也把大刀關勝拖進了梁山大染缸,這位作風嚴謹的名將之後,也開始酗酒放縱,招安做官後居然死於醉駕,讓人忍不住扼腕嘆息:“關勝慘淡落幕,可是被呼延灼坑慘了!”

這時候我們有兩個重要的問題要問:宋江為啥敢放呼延灼下山賺關勝?呼延灼脫離梁山後為何不反戈一擊?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答:第一,宋江對叛徒的心態是十分了解的,那就是“我掉進了汙水坑,也看得不得別人一身乾淨,如果大家都當了叛徒,這世界就沒有叛徒了。”所以呼延灼以一種扭曲的心理,要拉更多的人下水。

第二,宋江也知道,呼延灼早就把自己的後路堵死了:青州慕容知府收留了呼延灼並委以重任,但是呼延灼卻出賣了整個青州城:

“把慕容知府一家老幼,盡皆斬首,抄扎傢俬,分賞眾軍。”

呼延家族為此蒙羞呼延灼月夜賺關勝,為何不趁此機會反賺宋江

慕容知府引狼入室被滅了門,但是在京城卻有一個倖存者,那就是慕容貴妃。這個慕容貴妃可不是一丈青扈三娘,得知家族被屠滅,是絕不會不思報仇而委身於賊的。追根溯源,屠滅慕容貴妃家族的元兇首惡,正是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放棄了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朝廷也失去了一戰剿滅梁山的機會。歸根結底,呼延灼所作所為,恰好是一個叛徒的心理常態:明知道自己忘恩負義為人不齒,但卻不思改過自新將功贖罪,反而對自己原先的信念和袍澤產生一種無來由的仇恨。

如果呼延灼寫一本《梁山日記》,估計也會有人看。歷朝歷代都不缺少叛徒,這些叛徒的心態,基本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