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可孔融最終卻以不孝、謀反之罪被處死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孔融四歲就知道謙讓,把大梨讓給自己的兄弟吃,自己吃小的,這課本中描述的孔融,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懂得謙讓,孝順,我們當然也相信他長大後一定是個尊師重道、孝順有加的有志青年,但經過小編翻閱史書瞭解到,後來的情況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孔融是以不孝、某犯罪被曹操處死,曹操為什麼非要處死孔融呢?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可孔融最終卻以不孝、謀反之罪被處死

孔融自小博學多才,學問很高,貫穿古今,按說這應該是個大文豪才對,再不濟不至於丟了性命吧,但孔融恃才傲物,對一切都不放在眼裡,經常口出狂言,得罪了不少人 。孔融雖然在才學上確實很有天分,但不懂得用人之道,也不懂與人相處之道,按說越是有才華,就越是應該知道適當地收起鋒芒,以免鋒芒太尖銳誤傷人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但孔融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自顧自地對旁人說著他認為的大道理,對一般人也就算了,不能拿他怎麼樣,但對他的主子曹操也是經常出言不遜,曹操愛才,一次又一次地容忍他,但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孔融愛表現的性格還是沒有收斂,最終給自己帶來了買頂之災。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可孔融最終卻以不孝、謀反之罪被處死

後來,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意在消滅袁術勢力,但無奈一時無法將其消滅掉,曹操是有氣沒地兒撒,就拿跟袁術結親的太尉楊彪出氣,曹操誣陷楊彪通敵叛國,假借天子之意命人捉拿楊彪入獄,本來這事兒跟孔融沒什麼關係,他只要安分守己就行了,但他偏要在這個時候出風頭,找到曹操,當著曹操的面質問楊彪所犯何罪,曹操回答通敵叛國,孔融回曹操,雖然楊彪與袁術是親家,但自古以來,親兄弟還分個彼此,更何況只是有姻親關係了,不能用這個理由就判定楊彪有罪,一番話令曹操無言以對,無奈之下只得放了楊彪。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可孔融最終卻以不孝、謀反之罪被處死

按說正常人都應該知道這時候不適合再去衝撞曹操,本來曹操心裡就憋著氣兒,正愁沒地兒撒呢,可孔融卻又一次直言進諫,冒犯曹操。當時各國都在實行禁酒令,曹操也不例外,但禁酒令一出,孔融就有話說,在曹操面前與其辯論,禁酒令根本就沒有必要,商紂王沉迷於女色,結果誤國,那是不是也要禁女色,都不用結婚了,又把曹操給“訓斥”一通,曹操也不甘示弱,兩人爭的面紅耳赤,但曹操考慮到孔融只不過是愛出風頭,就勉強忍耐了下來。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可孔融最終卻以不孝、謀反之罪被處死

有一有二,沒有再三再四,有了前兩次的經歷,明眼人都該收收風頭,低調做人了,但孔融不這樣想,結果這次就沒那麼好運了。曹操平定北方後,就想攻打佔據南方的劉備、劉表和孫權。這時候孔融出來和曹操據理力爭,認為南方的劉備劉表是皇室宗親,攻打他們在理論上就是大逆不道,而江東的孫權,實力雄厚,不是輕易就能打過的,肯定會損耗大量的精兵良將,所以不易攻打,曹操怎麼說也算得上是個“英雄”,雖然被稱作奸雄,但也不能任由別人“教訓”,當場就放下狠話,誰再多言,一律處死,就把孔融給轟走了,這已經是給了孔融極大的面子了,但孔融卻不領情,走出門大聲說道:“以無義之師討伐仁義之師,豈有不敗之理。“曹操這時還能忍嗎?都有人公開跟自己叫板了,而且說自己的隊伍是無義之師,於是曹操下決心要除掉孔融。

“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可孔融最終卻以不孝、謀反之罪被處死

曹操命人蒐集孔融的大逆之言,最後”證據“充足後,處死孔融,給孔融按上了個不孝、謀逆之罪。

小編總結:適當地表現自己是沒錯的,畢竟自己的才華如果沒有得到利用,也是一種遺憾,但如果不識時務地過分表現,可能會使自己陷入某種困境,所以,虛懷若谷,謙虛待人,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美德是值得去發揚的。

好了,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在文末點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