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1942年初莫斯科保衛戰結束,蘇軍雖勝,但亟需修整,無力繼續反攻;德軍雖敗,也未全線崩潰,同蘇軍相比總兵力仍佔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蘇德雙方都在加緊準備,以奪取下一階段的戰略主動權。

1942年夏季,德軍開始了第二次夏季進攻。希特勒決定集中精力於南線,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斯大林格勒,另一路指向高加索。

一。 關鍵的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的西岸,頓河以東,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上的重要港口和南北鐵路交通的樞紐,也是蘇聯南部的工業重心,城市居民約有60萬人。該市的西面和南面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主要產區——富饒遼闊的頓河流域、庫班河流域和南高加索地區。

因此,德軍一旦攻佔了斯大林格勒,就等於切斷了蘇聯中央與南方重要經濟區高加索的直接聯絡,從而佔據巴庫的石油和庫班的糧食,實現以戰養戰、節約國內軍事開支的目的。

此外,斯大林格勒臨近伏爾加河和高加索山脈,德軍得以沿著伏爾加河北上重回莫斯科;或由高加索山脈南下,切斷英美經伊朗向蘇聯輸送物資的供應線;還可進一步侵佔中東、印度洋等地區,開啟德日聯絡新通道。斯大林格勒的重要位置,使其成為東線戰局成敗的關鍵,蘇德雙方在此激烈爭奪已成必然。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簽署了第41號作戰令:“一俟天氣和地面條件好轉——一切可用的軍隊將集中到南翼的主要戰線,其目的是在頓河邊消滅敵人,以奪取高加索油田和進入高加索山區的隘口。”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發動前,希特勒對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說:“如果我拿不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高加索地區的重要石油產地)的石油,那麼我就必須結束這場戰爭”。

二。 德軍前期的“高歌猛進”

1942年7月中旬德軍抵達距斯大林格勒僅60公里的頓河河畔,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斯大林格勒戰役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42年7月17日至11月18日是蘇軍防禦階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2月2日是蘇軍的反攻階段。

戰役之初,德軍精銳部隊第6集團軍以27萬兵力,在1200架飛機的配合下發動進攻,遭到了蘇軍的頑強抵抗。7月23日德軍5個師進攻蘇軍第62集團軍的右翼。經過3天激戰,德軍突破防線,蘇軍第62集團軍的兩翼陷入包圍。

7月25日,另一支德軍對蘇軍第64集團軍的右翼發動突擊,企圖在卡拉奇附近強渡頓河,直撲斯大林格勒。蘇軍被迫撤守到頓河東岸建立新的防線。

7月28日,斯大林釋出第227號命令:“現在是結束退卻的時候了,寸步不讓!這就是我們當前的主要號召。必須頑強地保衛每一個陣地、每一米蘇聯領土,直到最後一滴血。”斯大林還下令建立了阻截隊,放在不堅定的部隊後面,把驚慌失措者和膽小者就地槍斃。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7月31日,希特勒將德國第4坦克集團軍從高加索方面調回,配合德國第6集團軍,從頓河西岸發動攻勢。

8月5—10日在阿布加涅羅沃——普羅道維託耶一線,崔可夫中將指揮的蘇軍突襲叢集與德國第4坦克軍展開激戰,德軍傷亡慘重,被迫撤回外圍防線轉入防禦。與此同時,德國第6集團軍與蘇軍第62集團軍也在頓河河岸展開了持續7天的激戰,德軍撤回到頓河東岸。

8月23—24日,德軍進行了侵蘇以來第二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空襲。一晝夜出動了2000架次飛機進行狂轟濫炸。城市住宅、工廠、醫院、學校遭到了嚴重破壞,成千上萬的百姓慘遭殺害。市區一片廢墟,硝煙瀰漫,伏爾加河岸邊的油庫也中彈起火,全市變成一片火海。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9月13日,17萬德軍在近500輛坦克和1700門火炮的掩護下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區,向蘇軍第62集團軍防守的馬馬耶夫高地和火車站發起攻勢。9月14日德軍投入6個師,在幾百架飛機的支援下突破蘇軍防線,佔領了火車站,將蘇軍第62集團軍逼退到伏爾加河河岸。自此蘇德雙方短兵相接,開始展開反覆慘烈的市區爭奪戰。

例如在馬馬耶夫高地和一號火車站附近展開的激戰中,僅僅一星期,車站就易手了13次。又如僅憑巴普洛夫中士等24名戰士在一棟樓房裡,就頂住了一個師的德軍在58天內的反覆衝擊併成功守住了大樓。

在貼身肉搏中,德軍佔優勢的飛機大炮都派不上用場,守軍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了困境。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到:“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三。 蘇軍反擊的“厚積爆發”

11月,嚴寒的冬季到了,毫無過冬準備的德軍陷入了飢寒交迫之中,戰鬥力一天天地衰弱下去。高加索方面德軍的攻勢也因兵力不足被阻止,希特勒既沒有拿下斯大林格勒,又沒有佔領高加索,反而因兵力分散而捉襟見肘,不得不把斯大林格勒戰線側翼交給戰鬥力不如德軍的意(義大利)、羅(羅馬尼亞)、匈(匈牙利)等國的軍隊去掩護,暴露出自己的薄弱點,戰場形式逐漸開始變化。

相較於德軍的疲軟無力,蘇軍可謂是蓄勢待發已久——天王星行動。早在鏖戰正激的9月13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就開始考慮抓住戰機反攻殲敵的設想。此後,蘇聯方面開始隱秘地調集了約110萬兵力、近1500輛坦克、15000多門火炮和1350架飛機。經過周密的準備,11月19日,蘇軍發起反攻,從南北兩側進行強大的鉗形攻勢,包圍了德軍約30萬人。

在擊退德方援軍後,蘇軍再次發起進攻。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彈盡糧絕的德軍處於死亡的恐懼之中。德軍司令保盧斯在筆記中寫到:“解圍的希望破滅了,疲憊計程車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裡為自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多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

蘇聯的強大反攻打的德軍暈頭轉向。希特勒一面致電命令被包圍的德國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穩住防線,一面急忙從各地戰場上收羅一些兵力,組成“頓河”集團軍,並調派曼斯坦元帥擔任指揮,準備解救德國第6集團軍。

12月12日德國援軍向斯大林格勒猛衝,12月19日,曼斯坦領導的德軍突破重重阻截抵達梅什科瓦河,距離斯大林格勒只有40公里。曼斯坦隨即命令保盧斯向西南突圍,但是被圍德軍已經精疲力竭,需要準備幾天才能突圍。而此時蘇軍已經突破義大利軍的防線,揮師南下直插曼斯坦軍隊的後方,曼斯坦為求自保不得不向南撤退,同時電告保盧斯停止突圍,被圍困的德軍成了甕中之鱉。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向較於外部蘇軍的圍堵,內部的資源短缺對德軍而言更為致命。被圍困的30萬德軍每天需要750噸給養物資,但是德國空軍每天只能送來100噸。因此,德軍很快就出現了饑荒、彈藥缺乏等狀況。包圍圈逐漸縮小,德軍傷亡與日俱增,傷員得不到救治奄奄一息,成千上萬計程車兵被凍死。

掙扎到1943年初,平均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片面包,喝的是雪水,每人每天只30發子彈,坦克缺少燃油無法發動,大炮缺少炮彈。飢寒交迫的德軍蜷縮在冰冷的戰壕裡,厭戰情緒肆意蔓延,先後有360名德軍因為拒絕作戰而被處死。

1943年1月8日,蘇軍向德軍發出要求投降的最後通牒。保盧斯遵照希特勒的命令拒絕了。1月10日凌晨,蘇軍5000門大炮開始轟擊德軍,面對蘇軍坦克和步兵發起的攻勢,德軍全線狼狽撤退,陣地在6天內縮小了一半。此後蘇軍再次建議德軍投降又被保盧斯拒絕。

1月22日蘇軍發起全線進攻,經過4天激戰推進了十多公里。1月24日,保盧斯向希特勒哭訴:“部隊已經彈盡糧絕……繼續抵抗已無意義。崩潰在所難免。部隊請求立即允許投降,以挽救殘部生命。”但是希特勒仍舊斬釘截鐵的回答說:“不許投降!死守陣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當日,為了刺激德軍的繼續抵抗,希特勒大肆加官進爵,提升保盧斯為元帥,其他117名軍官各升一級。

斯大林格勒戰役究竟因何永載史冊

然而,在強大的軍事落差面前一切都變得脆弱不堪。1月27日蘇軍開始消滅殘敵的戰鬥。1943年2月2日德軍第6集團軍全軍覆沒。

同時入侵高加索的德軍也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丟棄了已經佔領的部分油田,倉皇撤退,希特勒的南線作戰計劃徹底破產。

結語

舉世矚目歷時200天的斯大林格勒會戰是蘇德戰爭中歷時最長最激烈的一次戰役。它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程序也產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致命地打擊了納粹德國,從此蘇軍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德軍則由戰略進攻被迫轉為戰略防禦,一位德國曆史學家認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德國軍隊所曾遭到的最大一次失敗。

為此萬分悲痛的希特勒在1943年2月3日宣佈全國誌哀4天,德國廣播電視臺播放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2章。從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希特勒失去了戰略主動權,坦克配合飛機的閃電戰至此終結。閃電戰的徹底破產,標誌著德國的政治、軍事生命行將結束。

參考資料 :《全球通史》

《世界現代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輝煌與黯淡:第二次世界大戰指揮傑作與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