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

在《雍正王朝》百官推舉新太子的劇情中,大部分官員們將自己的一票投給了八阿哥胤禩,其中包括了佟國維和馬齊兩位上書房的重臣,而與大部分人的意見相左的是,同為上書房大臣的張廷玉,卻將自己的一票投給了廢太子胤礽。

那麼,為什麼張廷玉要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呢?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

其實,張廷玉非常清楚,康熙並沒有徹底放廢太子胤礽。

《雍正王朝》中,作為康熙作為倚重的大臣之一,張廷玉深得康熙的信任與厚愛,而張廷玉也因為長期在康熙身邊從事文秘性質的工作,因而對於康熙心中所想也會更為的清楚。

在八阿哥胤禩夜審肖國興,將太子的罪證連夜呈交給康熙後,康熙來到上書房,給張廷玉看了肖國興的證詞,張廷玉馬上燒掉了這份證詞,接下來康熙的一句話讓張廷玉明白了康熙的心思。

>“你的苦心朕知道,你說你的兒子病很難好了,朕這個兒子的病只怕也很難好了。”

從這句話中,康熙向張廷玉透漏了兩點資訊:

第一,康熙對於張廷玉燒掉太子罪證的行為,予以了認可,康熙也不像這件事情公之於眾,動搖太子的位置;

第二,康熙只是認為太子病了,只是很難治好,但並不是治不好。

如果說王掞不願放棄太子是因為太子是王掞花費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培養,耗盡了他的心血,而對於康熙而言,對於太子胤礽,不僅僅是三十多年的關懷與培養,更重要的是還有與太子的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所以康熙更加的不會輕易放棄太子。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

與此同時,張廷玉也非常清楚看到,如果太子被廢,取而代之的將會是激烈的奪嫡之爭。

太子胤礽在位時,大阿哥胤禔,以及八爺黨的一眾阿哥們就虎視眈眈,覬覦太子的儲君之位,如果貿然讓胤礽被廢黜,太子一位空懸,必然將引發眾位皇子為了儲君之位的激烈競爭,兄弟相殘、禍起蕭牆,不僅將引發朝政的動亂,甚至有可能動搖大清王朝統治的根基,這些不僅是康熙不想看到的,也是以國為本、以朝廷為本的大臣們也不願意看到的。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

張廷玉在熱河的時候就對康熙提過,他所擔心的就是康熙廢黜太子之後,阿哥們之間引發的奪嫡之爭,而康熙的百官舉薦皇太子則恰恰驗證了這一點,滿朝官員挖空心思,各種私下打探,極力拉攏串聯,朝政日漸荒廢,整日商議談論廢立之事,如果繼續蔓延下去,最終受到影響的還是這個國家。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保舉廢太子胤礽,既是對於康熙的支援,也是對於整個國家的負責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

當然,最令人欽佩的是,最後一刻才拿出密摺,這是無疑是一種絕佳的明哲保身之道。

與其說康熙讓百官推舉新太子是一次民意的測驗,不如說是對百官的一次摸底和調查,調查一下百官對於諸位皇子的態度,同時也要看看眾位皇子對於皇位的態度。而最終的結果讓康熙大吃一驚,八阿哥的勢力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康熙的想象,這也難怪八阿哥可以處處與太子作對,而這也讓康熙產生了巨大的威脅感。這期間,包括佟國維、馬齊在內的朝中重臣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給出的是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但是卻沒有想明白真正的評價標準在康熙這裡。

張廷玉選擇太子,並且在最後一刻透過密摺的方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為的就是明哲保身。

首先,作為上書房的大臣,提前並且公開發表自己的建議,那麼必然會有群臣會跟風揣度,造成不好的影響,馬齊為康熙治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張廷玉不能擅自發表、也不能提前公開自己的想法。

其次,張廷玉認為康熙並沒有放棄太子,而康熙也非常需要強而有力的聲音支援太子,所以張廷玉站在了康熙這一邊,而不是去攀附其他皇子。

再次,即便是康熙真的不想繼續給太子機會,可是張廷玉作為朝臣,對於太子依然有君臣之禮,行忠君之事,顧念的是國本與國體,這也符合康熙的忠恕之道,必然不會遭到康熙的責罰,同時,也會為皇子們所理解和接受。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

而實際上,康熙與張廷玉,更像是在唱一出“雙簧”。

在熱河的時候,張廷玉就向康熙提出太子絕沒有“叛變”的膽量,而康熙也及時的發現太子的調兵手諭有假,但是康熙並沒有現場核查,而是將太子和十三爺都關了起來,其實更應該說是保護了起來。而從這個時候開始,一場讓八爺黨以及其他眾位皇子們“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的大戲就拉開了帷幕。而之後,自始至終,張廷玉都沒有向外界透漏過一丁點想法,只是在最後一刻拿出了自己的密摺,隨即為康熙大加讚賞,不得不說,更像是兩人提前在熱河的時候,就設下了此局,來觀察朝臣和阿哥們的表現的。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會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