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曾國藩:辦大事需要有心理準備,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為好

曾國藩:辦大事需要有心理準備,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為好

古語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正確對待,正確處理人與事物,過程與結果的關係。只要自己做到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做事時須知其來有自,後天努力才可事可天成!

曾國藩也曾經對辦大事和成大事的關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曾國藩:辦大事需要有心理準備,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為好

一、辦大事與成大事

曾國藩在《致沅弟·辦大事與成大事》中指出:“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這是曾國藩為官辦事的一個重要觀點。他把成就事業的過程分為了兩部分,首先是“辦大事”,然後才是“成大事”。

對於“辦大事”,曾國藩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識”是主要的,“才”是次要的。

“識”指的是辦事之前的準備,也就是說要先對要辦的事的前景進行預測,然後進行具體的籌備和計劃。

“識”來自一個人的學問和閱歷,當然與天生的智慧也是分不開的。

在目標和計劃確定之後,就要開始實際操作了,這時候“才”開始發揮作用。

有“才”的人是很難得的,但是有“識”的人更加難得。

當年,與曾國藩一起被任命為團練大臣的一共有四十三個人,可最後只有曾國藩一個人成就了偉業。在才幹方面,其他人並不亞於曾國藩,有的甚至還要比他更加能幹。

而曾國藩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的見識高遠。

在開始操辦團練之時,曾國藩的目標就十分遠大,他想把湘軍辦成一支能夠與太平軍相抗衡的強大軍隊。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遠大卓識,曾國藩才從團練開始做起,接著又辦起了大團,後來又成立了水師,最終為清朝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曾國藩認為,大事能否辦成,只有“識”和“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聽從天意的安排。

這才有了“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的說法。

曾國藩的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我們在辦大事之前一定要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這樣不但不會削弱信心,反而會減輕心理包袱,在辦事時更加從容鎮定,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更好。

曾國藩:辦大事需要有心理準備,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為好

二、但求盡吾心力

對於事業功名,曾國藩一直都抱著很清醒的態度。

弟弟曾國荃因為在官場上受了委屈,寫信來抱歉。曾國藩就寫了封回信,對弟弟進行了勸導和教育,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對做官的一些看法。

在《致沅弟·但求盡吾心力》中,曾國藩就闡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關係。

“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最難,而亦最空,故自周、漢以後,罕見以德傳者。立功如蕭、曹、房、杜、郭、李、韓、嶽,立言如馬、班、韓、歐、李、杜、蘇、黃,古今曾有幾人?吾輩所可勉者,但求盡吾心力之所能及,而不必遽希千古萬難攀躋之人。”

自古以來立德、立功、立言都是很難的,從古至今做到的也沒有幾人。曾國藩列舉了史上能夠稱得上立德、立功、立言的先賢聖達之人,並指出,作為普通人而言,只要自己能夠做到盡心盡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迫切地希望成為那些千古萬難的攀登高峰之人。

他還給弟弟提出了一些建議。“不若就現有之功,而加之以讀書養氣,小心大度,以求德亦日進,言亦日醇。譬如築室,弟之立功已有絕大基址,絕好結構,以後但加裝修工夫。”

與其想著那些不著邊際的事,還不如現在就用功學習,多讀書培養品德,養成心胸寬大的品行,在道德品質上每日精進。就像修房子一樣,弟弟的功夫已經有了很好的根基和絕好的結構,剩下的就只是一些裝修的功夫而已。

曾國藩:辦大事需要有心理準備,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為好

三、曾國藩做官辦事的“大功不舉”原則

曾國藩在做官辦事時,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大功不舉。這在中國古代官場上,確實是很一種很明智的做法。

過去有句話叫“伴君如伴虎”。如果你的功勞太大,朝廷就會對你有所戒備,而且你的成就和功名還會引起同僚的嫉妒甚至陷害。所以自古以來成就大功業而能夠善終的人其實並不多見。

在歷史上,有多少功臣名將就是因為不懂得收斂自己的氣焰,功高震主,最後落得悽慘的下場。

曾國藩在五十多歲時攻下了南京,朝廷一方面對他進行了封賞,另一方面對他手下的軍隊卻不得不進行防備。

此時,曾國藩意識到,自己如今雖然表面風光,但實際上卻危機四伏,如果沒有表示的話,朝廷可能很快就會找藉口制裁他。

於是曾國藩盡力保持低調,把自己立下的功勞都歸於朝廷和同僚,表示自己做得並不夠好。

他甚至還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就是把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湘軍遣散,以向朝廷表示衷心,以獲得朝廷的信任。

朝廷得到資訊後,很高興地答應了,於是十幾萬湘軍絕大多數都被解散了。這個舉動不但讓他獲得了朝廷的信任,而且也贏得了世人的稱讚。

這種激流勇退的做法,正體現了曾國藩為官做事的高明之處。

曾國荃沒有曾國藩的見識長遠,而且性格過於強硬,所以曾國藩經常在信中對他進行諄諄教誨,一是排解他心中的憤懣不滿,二是指導他為官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