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俗話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現在不少女性都會花大價錢去美甲、護甲,做一個美美的指甲總能讓人開心一整天,而美甲行業作為時尚業的先鋒,也正隨著女性自主意識的不斷覺醒,發展得越來越紅火。

但實際上,除了現代時興的各式各樣的美甲樣式,美甲、護甲也非常受古人們歡迎,尤其是那些貴族或者有錢人家的女子。如《甄嬛傳》、《如懿傳》中,凡是位份高的娘娘們都會佩戴各種各樣的指甲套,顏色款式都各有千秋,而這就是古人所用的護甲。

護甲發展歷史悠久

護甲,也就是指甲套,古人之所以會創造它,最早還是為了保護指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損毀,否則就是不孝,在尤為重視孝道的古代,人們對指甲的重視程度也是相當高的。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對於修剪指甲這件事,古人有著一套獨特的邏輯思維,修剪指甲時還會選擇一個特定的時間,如孫思邈的《千金方。養性篇》就介紹過“凡寅日剪指甲,午日剪足甲及燒白髮,吉”。

同時古人留蓄指甲的也不在少數,留長指甲的風氣更是源遠流長,遠在戰國時期,韓國的國君韓昭侯身邊的大臣,就都留著長長的指甲。

而古代不少女子也特別喜歡留長指甲,這主要因為,當時人們認為芊芊玉手最為好看,女子細長的雙手才符合當時的審美觀念。

而長長的指甲能夠增加手的視覺長度,從而使得雙手更加修長,因此古代許多婦女都特別喜歡蓄指甲,而清代尤其盛行。有了留長指甲的動力,當時自然也就演變出了一套保護指甲的方法。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護甲,目前已知最早的指甲套出現在漢代。吉林省老河深出土漢代指甲套,是由薄薄的金片捲曲形成的,呈現出螺旋狀並向上延伸的外形,可以根據手指的粗細調節大小。這時的護甲還主要是以實用為主,功效性比較強,而花樣款式則比較少。

到了清朝,宮裡的皇后、各宮嬪妃以及眾多滿清貴婦,都非常喜歡蓄甲,而指甲套的數量在這一時代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

而這時的指甲套製作材料更加多元,護甲質地有金、玉、玳瑁、銅、琺琅等材料,如故宮博物館裡慈禧太后的一副油畫中,她佩戴的護甲就是由金、玉兩種材質製成的長護甲。

此外,清代護甲的花樣款式也更加豐富多元,鏤空、鏨花、鑲嵌等工藝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護甲的製作上來。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指甲套的紋樣從基部到指尖變得更加流暢,它的背面也更多地運用了鏤空的技法,使得指甲套裡的空氣得以流通,夏天佩戴時不至於憋悶。由此可見當時護甲在貴族女子之中的流行程度,可以說不亞於當今女性對美甲的熱愛。

身份的象徵,它隱藏的作用

雖然古人非常重視養護指甲,對各式各樣的指甲套情有獨鍾,製作指甲套的工藝也越來越複雜和成熟,但實際上指甲套也並不是平常百姓能夠帶的上的。

就像《甄嬛傳》、《如懿傳》等清宮劇演繹的,各宮娘娘、朝廷貴婦無不佩戴指甲套,而這也正是那時貴族或者富貴人家女子的專屬。就算是在指甲套盛行的清代也是一樣,各種花式的指甲套在當時也是身份的象徵。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而在皇宮裡,各宮嬪妃佩戴的指甲套還有一個隱藏的作用,那便是方便皇帝辨識她們的身份。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皇上大多有著三宮六院,他的後宮裡往往居住著很多的嬪妃,而這些嬪妃往往有各種各樣的身份背景。

位份越高俸祿越多,或者是妃子孃家本就非常殷實的,她們用來製作指甲套的材質往往也就越高階,而這也成為皇帝判斷妃子身份的一個重要依據。可能有人會疑惑,難道皇帝連自己女人都分不清嗎?

實際上後宮佳麗三千可真不是開玩笑的,雖然數量不一定真的有三千,但也確實不低。皇上壓根記不住那麼多人,這時皇上根據妃子佩戴的指甲套的不同來區分她們,就顯得容易得多。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而且為了方便皇帝分別各位嬪妃的身份,她們的指甲套上都會刻上名字、位份。皇上有時候會根據指甲套來挑選當晚侍寢的妃子,也許今天選那些指甲套好看的妃子,明天就選那些指甲套不好看的,以此確保雨露均霑。

而且在那個三六九等級制度森嚴的皇宮裡,妃子們佩戴指甲套的長度或者樣式,實際上都被做了具體的規定。

指甲越長,嬪妃的身份也就越高,因此慈溪太后就曾對後宮妃子佩戴的指甲套長度做規定,各宮嬪妃的指甲套都不能比她長。而她佩戴的指甲套往往有六七寸的長度,以此來彰顯她尊貴的地位。

眾所周知,皇宮裡等級制度異常森嚴,不同身份等級的人她們的衣著服飾,或者其居行都限制得很死,一旦有人逾矩使用不該他這個身份使用的東西,在那時可是大罪。而在後來的清宮裡,不同等級身份的嬪妃能夠佩戴的指甲套也被做了一套詳細的規定。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不少的影視劇中都會有銀針試毒的橋段,而其實早先後宮嬪妃佩戴指甲套也有這一功能。早期的指甲套多是用金銀等金屬製成,遇到鶴頂紅等毒藥會變色,而不少在宮中小心翼翼生存的嬪妃出於防範,就會用佩戴的金銀指甲套來測試飯菜有沒有下毒。

指甲套發展至今已經有了悠久的歷史,從漢代的起源,到清代的盛極一時,再到現在不少影視劇對它的復刻,就可以看出指甲套一直存在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之中,即便在今天這個美甲行業盛行的時代,指甲套的身影仍偶爾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如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千手觀音》,其中每位舞蹈演員手上都佩戴著金燦燦的鏤空指甲套,以此來表現千手觀音的形象。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指甲套?除了作為裝飾品,還為了方便皇帝

從一開始的為了保護指甲,到後來的修飾手性,再到清代貴族婦女中身份與等級的象徵,抑或是今天中華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的重要一環,指甲套存在的這一段歷史已經深深地印刻在民族的共同記憶之中,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