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為何嵌入歐洲的“釘子”,沒有被拔除

雖然扛過了40多年的時間,但是蘇聯這一巨頭還是在30年前轟然倒塌。龐大的國家一分為十五,俄羅斯成為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繼承國。而遠離俄羅斯本土的加里寧格勒的位置卻顯得非常尷尬,在立陶宛以及白俄羅斯兩國獨立之後,這片地區成為一個“飛地”。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為何嵌入歐洲的“釘子”,沒有被拔除

回看歷史,不難發現這個“飛地”原本是立陶宛公國的一部分,在戰爭年代被德國佔領,最終成為東普魯士的領土。但是經過二戰的戰敗,德國再也無力掌控東普魯士的領土,加里寧格勒也被蘇聯佔據,截止到蘇聯解體,這片土地也不過被蘇聯把持了47年。

加里寧格勒被蘇聯掌控並沒有多長時間,更何況曾經一度屬於德國的領土。那又是為何,這片飛地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沒有選擇趁機獨立,擺脫蘇聯繼承者的控制,反而後來成為俄羅斯埋在北約的“釘子”。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為何嵌入歐洲的“釘子”,沒有被拔除

這還要從蘇聯的發展歷史說起,沙俄在日俄戰爭中落敗之後,迅速迎來了推翻舊統治的“十月革命”。革命成功以後,沙俄的革命者將國家更名為蘇俄。為了能夠有更多的話語權,蘇俄透過利誘、威逼多種方式聯合周邊國家組建了蘇聯。

也正是蘇聯的建立,東歐國家能夠一致抵抗德國的侵略,才有了後來的反攻柏林。在德國投降之後,東普魯士的一些領地被蘇聯佔領。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為何嵌入歐洲的“釘子”,沒有被拔除

這個時候就顯出了蘇聯領導人的手腕,這片德國領土,也就是加里寧格勒沒有成為另外一個加盟國,也沒有成為其他加盟國的領土,而是被領土不相連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控制和管轄。

而蘇聯成立的時候,各大加盟國加入蘇聯的同時,也保留了各自的國界。雖然也曾被蘇聯領導人強行調整過領土的邊界,但是整體上各國仍有獨立的國界線。這在蘇聯解體、各國獨立的時候也體現了出來。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為何嵌入歐洲的“釘子”,沒有被拔除

至於不屬於其他加盟國管轄的加里寧格勒,與其他加盟國沒有領土上糾紛,俄羅斯當之無愧地擁有著這片領土的主權。雖然這片土地曾經屬於過立陶宛,但是立陶宛顯然沒膽量與俄羅斯討要。

至於德國,更不用說討要這片領土了。當時的德國正處於剛剛完成統一的局面,各行業百廢待興,沒有能力向蘇聯討要領土。畢竟東德地區還生活著數十萬的前蘇聯士兵。德國只能宣佈所有的德國領土全部完成統一,沒有流落在外的領土,暗示加里寧格勒就是蘇聯的。

蘇聯解體後分為15個國家,為何嵌入歐洲的“釘子”,沒有被拔除

至於蘇聯解體後,加里寧格勒為何不獨立?是因為俄羅斯對這片深處東歐國家中的領土非常看重,他們認為這就是俄羅斯在歐洲大陸上的一枚釘子。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後來波蘭與立陶宛加入北約,加里寧格勒成為了深處北約的“釘子”。

同時,雖然這片土地曾經屬於德國,但是已經沒有了德國人生活的痕跡,人口也是以俄羅斯人為主,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