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隆裕:清朝駝背醜皇后,親手葬送大清後,反而贏得世人尊重

1912年12月,歷史上最後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隆裕,以皇帝的名義頒佈《清帝遜位詔書》被迫宣佈溥儀退位,親手終結了清朝將近268年的國運。

令人不解的是,這位亡國太后在去世了贏得了世人的至高尊榮,孫中山先生甚至稱讚她“女中堯舜”

隆裕:清朝駝背醜皇后,親手葬送大清後,反而贏得世人尊重

這位又醜還有駝背的女人,究竟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呢?

隆裕:清朝駝背醜皇后,親手葬送大清後,反而贏得世人尊重

兩頭受氣的皇后

光緒十四年,為了防止光緒帝大婚後威脅到自己的權利,慈禧太后欽點了自己的侄女“喜子”為皇后。

“喜子”是皇后的小名,至於“葉赫那拉·靜芬”這個大名,也是野史的記載,可信度不高。

從背景來說,她是慈禧的侄女,也是光緒的表姐。至於相貌,更是大清出了名的醜皇后,而且還是個駝背。

“喜子”,雖然孃家背景強大, 一進宮就是皇后,但是她的一生其實並不幸福。

甚至誇張點來說,她的不幸正是從入宮的那一天開始。

光緒帝大婚的前夕,數九寒冬之夜,紫禁城突起大火,燒燬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門。

這可是皇后大婚入宮必經之地,雖然經過彩匠的連夜趕工,用紙紮出了一個以假亂真的“太和門”,

但這個清朝第一個大婚從“紙糊門”經過的皇后, 冥冥中似已宣告不得寵!

光緒帝迎娶“喜子”的當天,瑾、珍兩妃也由神武門被迎入後宮。

慈禧安排自己的侄女當皇后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鞏固孃家葉赫那拉氏的地位。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她根本不願意交出權柄。

讓性格柔弱的“喜子”去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有利於自己繼續操縱光緒。

慈禧的這個算盤,光緒心裡清楚得很。

光緒在慈禧面前唯唯諾諾不代表在皇后前面也同樣忍氣吞聲,於是光緒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珍妃,把冷落塞給了“喜子”。

慈禧對這個侄女曾經寄予厚望,一開始慈禧看她受委屈,還會暗地裡點撥光緒兩句。

但是“喜子”的宮鬥手段連入門級都沒達到。

不但沒能提供有用的“情報”,還經常被珍妃等人“欺負”,時間久了,慈禧也開始嫌棄她。

珍妃“賣官鬻爵”案發後,被慈禧下令當眾將她袒而杖之,在清朝歷史上還沒有一名皇妃受到如此奇恥大辱。

膽小的隆裕皇后勸了慈禧幾句,因為太過害怕,當場暈了過去。

醒來後,她便聽見慈禧說,“即使是嚇死皇后,從今以後也再不會為光緒冊立皇后了。”

語氣中,充滿了憤怒。

話音剛落,“喜子”一抬頭,就看見了光緒憤怒的目光。

那意思分明是說:“你怎麼不死了得了?”

一夜之間成為太后

丈夫的仇恨,姑媽的鄙視,讓喜字這個皇后當得是味同嚼蠟, 戊戌變法,光緒被軟禁在瀛臺。

慈禧重新走到臺前執掌大權,“喜子”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跟傀儡沒什麼兩樣。

這種尷尬局面一直持續到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和慈禧先後離世。

四十歲的隆裕帶著年僅三歲的溥儀登上風雨飄搖的龍椅。

慈禧臨終前,宣佈由載灃的兒子,溥儀繼位,是為宣統帝,25歲的載灃監國。

“喜子”一夜之間升級為了皇太后,徽號“隆裕”

慈禧遺詔說:若有重大事情,需由皇太后下懿旨。

慈禧的這個決定就是給孃家人一個面子,慈禧心裡很明白,以隆裕的性子,什麼主意都拿不了。

只不過她也想不到,後來決然正是她的這個自私的決定,給清王朝一個體面的退場臺階。

在光緒帝和慈禧駕崩後,隆裕身為太后也做出了種種努力:

首先,為了減少財政支出,毅然關閉了皇家享樂的頤和園。

其次,為了防止攝政大臣載灃籠絡大臣的獨斷專權。

隆裕太后把慶親王奕劻拉到己方陣營,又推薦袁世凱的結拜兄弟徐世昌當軍機大臣。

載灃表面上答應,背地裡就以“非重大事件,太后不得干政”為由,給了隆裕一個口頭警告。

本來就沒什麼實權的隆裕太后更加心累,乾脆把朝政全部交給載灃,自己專心照看幼帝。

載灃沒有駕馭群臣的能力,反而把朝局弄得一團糟,激化了辛亥ge命。

載灃自知無力迴天,乾脆送上一份辭職報告,我不幹了!

清廷此時人才凋零,重新啟用袁世凱南下督師,老奸巨猾的袁世凱看準時機,取得了足以控制朝政與指揮軍隊的權力。

安分守己的隆裕太后,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袁世凱身上。

殊不知,袁世凱這個時候想要的已經不是位極人臣了,他眼中盯著的是大清皇帝的寶座。

親手終結清朝

袁世凱袁世凱嘴上說著“欲使餘欺侮孤兒寡婦,為萬世所唾罵,餘不為也”。

實際上,他一面奏請朝廷停止進攻,一面給 黎元洪 寫信求和。

為自己爭取到當大總統的權力後,袁世凱的狼子野心終於藏不住了。

面對袁世凱的逼宮,隆裕皇后毫無招架之力。

腐朽的清王朝不能與新興的勢力抗衡,註定走向末路。

隆裕太后此時對清朝已經有心無力,內憂外患也讓她抵抗的信念也崩塌了。

1912年的2月12日,在重重壓力之下,隆裕太后替宣統帝頒佈退位詔書,清朝滅亡。

儘管過去的種種輝煌瞬間灰飛煙滅,

但是隆裕太后還是為清朝皇室爭取到了每年400萬兩的費用和其他方面的優待條件。

長期的壓抑和隱忍,讓隆裕太后鬱鬱寡歡。

加上親自頒佈了宣統皇帝的退位詔書,讓她心裡不堪重負,更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1913年,隆裕太后千秋萬壽節,到場者寥寥無幾。

撫今追昔,不禁悲從中來,舊疾復發,沒過多久就撒手人寰,享年46歲。

隆重的國喪

從史書上看,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皇太后似乎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

《清史稿》裡面對她的記載也只有1401個字。

但是“得益”親自頒佈清帝遜位詔書一事,這個乏善可陳的女人,一時間成為了1912年中國最受關注的人物。

孫中山、黎元洪等人都稱讚她是“女中堯舜”。

說正是因為她把江山拱手相讓,才使得中國免遭受一場生靈塗炭的內戰。

按常理來說,清帝已經垮臺,隆裕太后的葬禮不必如此風光。

出人意料的是,袁世凱不但下令全國降半旗三日默哀,文武官員戴黑紗27日,袁世凱自己也要佩戴。

還專門撥款一百多萬給隆裕做喪葬費,更有5萬多民眾自發參加了她的追悼會,各國使館也為她降半旗。

這場隆重的民國哀悼會是對隆裕太后最高的評價,也像是給封建王朝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為什麼值得尊重

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辛亥ge命的風雲中。

滿清王朝在統治了中國200多年後終於被共和的潮流所淹沒。

而清朝最後一個握有權力的人便是隆裕太后!

儘管滿清政府斷送在隆裕太后的手中,但是,在歷史上,在人們的評價中,她未遭人口誅筆伐而臭名昭著,反而得到了各界的同情與尊重!

究其原因:

1.隆裕太后的悲慘悽苦命運讓人們同情。

入宮後的隆裕雖然貴為皇后,但是由於她不受光緒的待見而長期受到冷落,在孤寂的宮中備受到煎熬,所以弱者容易被人同情。

2.掌權後的隆裕太后依安守本分

既沒有呂后那樣的勃勃野心也沒有武則天的Z治手腕,更沒有慈禧太后弄權誤國的做法!

而是盡心盡力地輔佐小皇帝,也就是說:握有權力的隆裕太后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壞事。

3.人們尊重隆裕太后最大原因:知天命,順民意

清朝到她和載灃手裡的時候已經是日薄西山,兩人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可能逆轉乾坤。

深知大清氣數已盡,天命難違而宣告了大清王朝的結局。

此乃隆裕太后的明智之舉,避免了戰火蔓延導致生靈塗炭,加快了共和的步伐,對中國的歷史程序或多或少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隆裕太后也是封建社會中典型的逆來順受的婦女 ,她把所有的委屈都放到了自己的心裡。

前半生,她活在慈禧的陰影下戰戰兢兢,當權力在手,她依舊優柔寡斷,性格軟弱,沒有成長。

最後,在愧疚中抑鬱而亡,也是她個人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