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元宵節,蘇東坡作應制詩一首,開篇7個字便美如仙境

中國人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討厭拍馬屁的人,但是自己又喜歡被人拍馬屁。這一點不管是平頭老百姓,還是王宮貴胄、九五之尊,概莫能外。

甚至相比較平頭老百姓而言,九五之尊的皇帝更喜歡被人拍馬屁。為此,他們專門要求下屬、臣子按照要求為他寫詩,用以歌功頌德。這類詩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應制詩。說白了,就是專門給機會讓大臣拍馬屁。

這類詩,歷史上不在少數,其中比較出名的有:

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杜審言《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万俟詠《三臺·清明應制》:“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但是,最近讀蘇東坡的詩詞,才發現原來這事蘇東坡也幹過,不過即便是應制的“拍馬屁”詩,蘇東坡也寫得驚豔絕倫,一點也沒有阿諛奉承的味道。

《上元侍宴》宋·蘇軾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寫這首詩的時候,蘇東坡正處在人生的巔峰時期,那是元祐八年(1093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當時的蘇東坡遷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禮部尚書。這是蘇東坡一生官位最高的時候。

題目中的上元,即元宵節,在元宵節當天,蘇東坡及其他官員陪著宋哲宗觀燈,而後奉詔寫了這首應制詩,為北宋王朝歌功頌德。

元宵節,蘇東坡作應制詩一首,開篇7個字便美如仙境

首句“淡月疏星繞建章”開篇便描繪出一幅仙境勝景: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圍繞著巍峨的宮殿,恍若天上宮闕,宛如仙境一般。“建章”本是漢代的皇宮名,這裡借指宋代皇宮。 即建章宮。

“淡月疏星”是正月十五特有的景象,正月十五是農曆第一個月圓之夜,圓月當空,群星自然隱爍稀疏,不可能繁星滿天;同時正月天氣尚寒,月光自然清淡,不會像中秋之夜的皓月那樣,清冽空明。同時一“繞”字點出主賓關係,暗合“應制”,星月當空依然繞著宮殿而行,只因宮殿之中有九五之尊,星月尚且如此,而況人乎?

“仙風吹下御爐香”進一步刻畫環境,增強仙境氛圍感,“仙風”二字已完全跳出現實之境,直接進入仙界,言仙界之風吹動著御爐前的嫋嫋香菸,真可謂仙氣飄飄,人間還是仙境,已分不清了。

“侍臣鵠立通明殿”,與詩題“侍宴”相呼應,參加宴會的群臣像仙鶴一樣,引頸肅立,宮殿燈火通明,金碧輝煌,宛如玉帝的通明殿。“鵠立”指像仙鶴一樣站立,再次強化仙境氛圍。“通明殿”,既是實寫宴會的宮殿燈火通明,金碧輝煌,又指代天上玉帝的宮殿。既暗合仙境之氛圍,又符合“應制”之主題。

“一朵紅雲捧玉皇”,既然有了前面的鋪墊,詩的末尾把皇帝的出場直接寫作玉皇大帝的出現,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仙境之中,不是唯玉帝至尊嗎。“一朵紅雲”也真是想象奇妙,紅雲代表著祥瑞,霞光萬丈,玉帝閃亮登場,而實際的紅雲是與會官員的服裝,宋代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硃色,這混在一起,簇擁著皇帝駕臨,不正像一朵紅雲嗎?

而真正高絕的是,從第一句層層遞進,層層鋪墊下來,此刻你已經不清楚蘇東坡是故意這樣寫,還是真的已經分不清現實與仙境,才會產生這種幻覺,畢竟宮殿內金碧輝煌,香氣繚繞,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大有仙宮妙境之感。

如此安排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不會讓人反感。整首詩讀下來,如飲仙露,讓人彷彿真的置身九天仙境,絲毫不會覺得是蘇東坡故意拍馬屁誇張而作之。

應制詩寫得好的大有人在,但是能把拍馬屁的詩寫到這個境界的,天下間估計也就只有蘇東坡了。

究其緣由,此時的蘇東坡在仕途上已經無慾無求,別的詩人寫應制詩是為了讓皇帝高興,而後加官進爵。而蘇東坡寫詩是為了讓自己高興,因為此刻的他已經厭倦了朝廷的紛爭,嚮往的正是神仙一般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

元宵節,蘇東坡作應制詩一首,開篇7個字便美如仙境

好了,這一期分享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文|丁十二圖|網路如果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轉發,您的轉發支援就是十二創作的動力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