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又是一年金秋時節,北京街頭巷尾、公園廣場隨處可見秋菊綻放的身影。作為北京市花之一,菊花就像一張張靚麗的“名片”,在京華大地上爭相開放。

懂菊的市民也許會發現,菊花雖年年開,卻年年不一樣。當下,正有一批菊花新品種在育種基地裡飄香綻放,未來它們有望成為北京城市景觀花卉的主要菊花品種之一,與市民見面。北京林業大學三代養菊人潛心研究數十年,收集儲存種質資源2000餘份,為北京城市景觀設計培育出一批“京”字號菊花。

海邊“撿”來的菊花新品種

在北林大園林學院育種圃裡,一株株橘紅色菊花在枝頭綻放,繁密而舒展的花瓣簇擁在一起,形成飽滿的球形。它們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京林暮曉”,由該校園林學院教授孫明團隊專門為北京城市景觀量身打造。“六月份種下一株小苗,現在已經長成這麼大的花簇了!”孫明笑著比劃:當初的花苗只有一根拇指般大小,經過不到四個月的生長,冠幅已經長到了近1。5米。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孫明教授在菊花育種圃選種

能夠擁有如此茁壯的生命力,主要源於它的“海邊菊花”基因。2012年,團隊進行野外調查時,在山東煙臺沿海偶然發現了一種優良的菊屬野生種質。“多數菊花莖幹都是向上長的,這種菊花不同,植株緊密低矮,幾乎完美地貼合在礁石上蔓延開來。”孫明說,儘管園林小菊品種很多,但覆蓋地面能力如此強的品種還是很少見。

“起初還考慮過會不會是海風把菊花吹得趴在地上,於是將它引種到學校的花卉育種圃,透過多代觀察鑑定才最終確定,這種稀有的匍匐特性是可遺傳的。”孫明掰著手指頭細數著這種野生菊的優點——

花團低矮緊湊,不易被風吹散、出現倒伏的狀況;耐粗放管理,生命力頑強能夠與雜草競爭;匍匐性好,著花繁密,株型和花量大……這些特徵對於城市景觀花卉來說很理想。

在此後的數年裡,孫明團隊選定這種野生匍地菊作為育種親本,透過遠緣雜交、單倍體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安全轉基因等多項育種技術,最終培養出了適合北京等北方地區栽培的新品種,併為其命名為“京林”系列,包含‘京林暮曉’‘京林錦嫣’‘京林悠粉’‘京林緗綺’等20多個新品種。暮曉如晨曦和晚霞,美豔絢麗;錦嫣像少女紅撲撲的臉頰,嫵媚動人;緗綺如正午的陽光,黃燦燦格外耀眼……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京林錦嫣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京林流嫣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京林緗綺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京林悠粉

除了姣好的外形,

“京林”新品種還將野生菊一身皮實的本領“遺傳”了下來。“抗旱、耐鹽、抗寒,總歸就是‘扛造’,尤其適合北京冬冷春旱的氣候特點。”孫明笑著說,新品種可以靠天喝水,靠地滋養,不用掐尖剪枝,自然成球,無需投入過多精力用來養護。“如今,就連植物也開始講究綠色低碳可持續了!”

近年來,孫明團隊圍繞低碳節約型園林植物,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菊花新品種。“京林”系列已經陸續在北京、山東、河北、山西等地開展了推廣示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圓墩墩的‘京林’能與市民見面,成為北京街頭巷尾最靚的一道風景。”

給2000餘種菊花辦“身份證”

要說孫明最愛的一句詩,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莫屬。因為其中蘊含的悠然淡泊,是多數養菊人最真實的心聲——紮根土地,無問名利。

“每個植物新品種的培育,都至少需要三次以上的重複試驗,以確保穩定得出科學結論。”孫明以菊花舉例,植株生長週期最短三四個月,最長小一年。雜交培育時,親本觀測需要3至5個生長週期,雜交性狀穩定後,還需要2至3年,才能開展新品種的栽培試驗。耐心等待菊花生長成了養菊人的日常寫照。“十幾年不出成績都是正常的,只是我們很幸運,十年出了一批新品種。”孫明淡淡地說。

體會到來之不易,才懂得更加珍惜。如何保護菊花品種的多樣性,讓每一種菊花盡可能留存下來?這事,從孫明師父的師父那一代就開始琢磨了。2005年,北林大育菊團隊開始系統地調研收集全球廣義菊屬及其近緣屬植物遺傳資源,在我國建立了較為齊全的菊屬植物基因庫,相當於給現存的菊花辦了一張“身份證”。

“就像圖書館裡的每本書都有檢索號碼、每家每戶都有門牌號一樣,每個菊花品種都有自己的分子圖譜,這就是獨屬於菊花的身份密碼。”孫明說,團隊總結歸納各菊花品種的海量觀測資料,篩選出最具品種鑑定和分類價值的花部性狀和葉部性狀,結合染色體核型引數和DNA指紋圖譜分析,為菊花品種做分類。

看到記者滿臉疑惑,孫明隨意地在本上畫了幾條長短不一的橫線——“這就相當於一種菊花的分子圖譜,顏色、花期、瓣形、葉形、株型等特點都由不同條帶代替,只有分子圖譜中的每個條帶完全重合,才能代表是同一個菊花品種。”相比於感性詩意的品名,分子圖譜就如同身份證一般,更加客觀、直接地幫助菊花“自報家門”。

經過近20年的收集整理,目前菊屬植物基因庫中已經涵蓋了2000多份種質資源,其中也包含了團隊多年心血——自然懸垂型菊花品種“太行銀河”,成為我國首個獲美國花卉品種專利的菊花品種;濃香型地被菊系列品種,開創了觀賞菊花芳香育種的新領域;還有傳統大菊系列新品種,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中驚豔亮相……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孫明教授在山東沿海採集匍地菊

21項專利鑄成菊花“京”字號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菊花被譽為“花中四君子”之一,既代表了清寒傲雪的品格,又有吉祥長壽的美好寓意。挑一個閒適的午後,沏上一壺菊花茶,坐在窗邊欣賞菊花盛放,輕嗅空氣中飄散著的清香,這是獨屬於愛菊人士的浪漫時刻。

孫明回憶起自己的博士第一課:“導師告訴我,養菊是科學,也是藝術,保護好中國傳統菊花文化,是每個養菊人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作為高校科研人員,孫明一直堅信,運用科技守護好每一株菊花,發揚本土菊花優勢種屬,才能更好的保護中國傳統菊文化。“這也是團隊一直在努力做的。”他介紹,北林大研究培育菊花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歷經三代研究者,他們在菊花種質資源收集、評價和利用,栽培菊花起源,菊花新品種選育,產業化生產栽培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等方面推動了“京”字號菊花研究的全面發展。

菊花年年開,年年不一樣,“京”字號菊花新品種是這樣誕生的

孫明教授在神農架採集神農香菊

圍繞菊花生產技術,團隊共有21項發明專利授權,包含種苗高效繁育技術,標準化、輕簡化栽培技術,花期調控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幫助本土菊花“挺起腰桿”。

其中一個發明專利是特意為北京打造的。2022年3月8日,孫明團隊的專利“芙蓉菊與匍地菊的屬間遠緣雜種創制方法”獲批授權,專案選擇芙蓉菊和匍地菊這兩種抗鹽效能極佳的菊花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利用幼胚拯救技術獲得遠緣雜種,培育出了一批更加適應北京等華北地區鹽鹼地環境的“抗鹽優等生”。

為什麼選用這兩種親本?它們有哪些優勢?孫明說,芙蓉菊和匍地菊的原產地都在我國沿海地區,從小經受海風吹、浪花打,練就了一身抗鹽本領——“我們做過極端測試,分別使用超出正常水質鹽度7倍和3倍的‘鹽水’給芙蓉菊和匍地菊澆灌,它們都能活得很好,而且保證其他優良性狀不改變。”

兩種菊花雜交出的後代,不僅繼承了耐鹽性狀,外觀也更符合大眾審美。“簡直就是為北京量身打造。”孫明說,團隊調研發現在北京通州區和大興區分佈了大片的鹽鹼地,佔全市鹽鹼地總面積的約75%,限制了菊花的栽培推廣。利用科技培育出的抗鹽新品種,受到這兩個區的追捧。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和孫明團隊積極對接,未來更多的居民有望在家門口欣賞到多樣的菊花。

流程編輯: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