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高力士:輔政能宦,敗亡黑手,“賢宦”之名是否屬實?

高力士是歷史上少有能留有“賢”名的宦官,他與唐玄宗李隆基攜手並進,既是開元盛世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經歷了安史戰亂的流離失所,當得知自己侍奉一生的君王去世後,直接吐血身亡與君俱去。“公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而不犯”,高力士是如何成為大唐最高掌權者之一的,又為什麼難以阻止亂世的降臨呢?

一、意外為宦,少年波瀾

“宮,淫刑也,男子割勢,女人幽閉,次死之刑”,宦官不僅不是一個高貴的職業,反而因為生理缺陷和罪人的身份而遭到世間歧視。然而,宦官卻又是最接近皇帝的一批人,他們甚至可以促使皇帝幽居深宮,自己透過阻截朝臣奏章等方式獨掌大權。但不管怎麼說,封建時期男人的最大任務是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只有活不下去的窮苦人家才會自宮來謀取一線生機。不過,家族從初唐時就極其顯赫的馮元一併沒有享受多久的公子哥生活,就因為武周酷吏唐洛陽的誣告而慘遭家破人亡之禍,年幼的他還受到宮刑,被時任嶺南招討使的李千里獻給了當時的武則天,名為力士。

高力士:輔政能宦,敗亡黑手,“賢宦”之名是否屬實?

已更名為力士的馮元一侍立武則天身邊,因為不堪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之辱而衝撞他們,此二人乃是武則天的男寵,平時為非作歹慣了,又豈能容忍他們看不起的小宦官忤逆自己。在小人的詆譭下,本無過錯的力士被武則天鞭打趕出,此時的他還未及而立之年,身受宮刑又無處可尋,不出意外的話,等待他的結局是餓死街頭。或許是上天眷顧,力士被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更幸運的是,他從養父身上學到了歷事四帝都巍然不動的經驗,正是養父“忠誠謹慎”的政治智慧使得高力士的前半生受益匪淺。

高延福出自武則天之侄武三思家,察覺到武則天將不久於人世的他堅信武周將會再次改回李唐,為了讓自己免於清算,高延福精心培育剛被逐出宮的高力士,打算讓義子投身下一位李唐皇帝。有了義父的幫助,高力士重新得到武則天的青睞,“能傳詔敕,授宮闈丞”,不過高力士卻物色了一位更有本領的主人——李隆基。聖歷二年(699),李隆基與諸兄弟再次出閣,高力士在此之後開始跟隨李隆基,與之一同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奪權旅程。

高力士:輔政能宦,敗亡黑手,“賢宦”之名是否屬實?

二、簡在帝心,日漸尊寵

被逐出宮門而差點慘死街頭的經歷讓高力士放下了心中的高傲,他開始全力盡心輔佐李隆基。景龍四年(710),唐中宗李顯不問政事,韋皇后想要做第二個武則天的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了,進京述職的李隆基一直在暗中蓄積力量,且等到了中宗身死。“公實勇進,提劍而起”,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決定先發制人,誅殺韋后及其黨羽。本與武三思有舊的高力士不僅及時向李隆基通風報信,還在政變時仗劍侍立在李隆基左右,不離寸步護衛這位未來君王的安危。唐隆政變後,李隆基被立為太子,高力士因功被封為太子太保,入太子內坊局,並逐步升遷為朝散大夫、內給事。

人的野心是不斷膨脹的,昔日為扳倒韋皇后而結成盟友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卻因為爭權而分裂,哪怕睿宗先一步把帝位讓給了李隆基,也無法阻止兩人的矛盾。韋皇后與武三思作亂,早早投奔他們的高力士卻先一步將其陰謀告知李隆基,因為他知道武三思不可能成為大唐之主。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勢同水火,就連親近太子的宰相姚崇、宋璟都被外放了,甚至還傳出了太平公主要毒殺太子的訊息。是高力士嚴格監管李隆基的飲食,不惜以身試毒,使得李隆基再次躲過暗算。等到李隆基踐祚登寶,高力士得以破格高升,擔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三、禍從己出,不忘君恩

“玄宗尊重宮闈,中官稍稱旨,即授三品將軍,門施棨戟”,宦官手掌實權者數不勝數,甚至還出現了楊思勖這樣地位超過了高力士的,但始終無人能動搖高力士在玄宗的心裡地位。玄宗認為“力士當上,我寢則穩”,朝中群臣更是無人質疑由高力士實際掌權,這是為何?一是高力士本人聰慧有加,處理政事是一把好手,加上其不驕不躁,決斷公允,勸諫也是恰到好處,“近無閒言,遠無橫議”,使得唐玄宗逐漸將荒廢政事,而由高力士自行裁決。二是高力士還會悄無聲息地培養逐漸的黨羽,有所記載的有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安思順等人,皆因奉承高力士而獲得高位。

前半生小心謹慎的高力士卻在人生的最頂峰時犯下了致命的錯誤,那就是默許了三個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的胡作非為,使得唐朝開始由盛轉衰。開元盛世下,大唐承平日久,高力士的乖巧謹慎和與人為善使得他屹立不倒。然而患難見真情,當盛世的繁榮假象被無情揭穿後,唐玄宗李隆基倉皇逃竄到了成都,高力士不忘舊恩,亦隨之,還與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在馬嵬坡逼迫楊貴妃自縊。

高力士:輔政能宦,敗亡黑手,“賢宦”之名是否屬實?

可惜,高力士與禁軍謀劃殺害了為禍一時的楊國忠,卻難以終結安史之亂,更難阻止太子李亨的“謀權篡位”。因為害怕李隆基復位,在肅宗李亨的默許下,宦官李輔國對唐玄宗步步緊逼,高力士不僅無力阻止,自己還被流放到黔中道,哪成想,這唯一一次與唐玄宗的分別竟成了永別。寶應元年(762),唐代宗登基大赦,高力士久不曾得知玄宗的訊息,恨不得能夠飛到長安去,可還沒有走多遠,便得知玄宗早已去世的訊息,一時悲從中來,“北望號慟,嘔血而卒”。

高力士:輔政能宦,敗亡黑手,“賢宦”之名是否屬實?

為唐玄宗盡忠一生,高力士的這份忠臣義節自然是值得讚賞的,若是將大唐由盛轉衰的錯誤強壓在高力士一個人的身上,那顯然是有失公允的。哪怕再小心謹慎,高力士還是犯錯了,當“舉人不察”的錯誤被叛賊們膨脹的野心給無限放大,無力阻止的高力士自然就得背這個鍋。不過,無論是輔政能宦的美名,還是敗亡黑手的指責,想必高力士都不會過多在意,將身心盡獻給玄宗的他沒有遭到君王的背叛,最終也選擇了以死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