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精準治理餐飲浪費

本文轉自:吉林日報

為治理餐飲浪費行為,國家層面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舉措,各地方、相關部門及一些單位也都基於自己部門和行業特點,制定了各種辦法和措施,明確了餐飲浪費過程中不同環節的主體責任。這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引領和規範作用,在全社會持續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

這些措施涉及眾多行業。消費場景千差萬別,消費者需求多元化,只有以更加精準而周到的具體對策在服務等方面下細功夫,才能更好實現對餐飲浪費的有效治理。如很多餐飲企業都把“當日”“新鮮”作為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但過了“當日”不一定就變質,只是可能沒那麼新鮮,這時完全可以推廣使用“保鮮期”,與“保質期”一道標記食品儲存期間的不同新鮮程度,並透過價格予以區分,把選擇權交給顧客。

精準施策不僅要針對不同場景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需對一些特定和關鍵領域、重點群體的浪費行為展開重點治理。如公務餐飲、學校餐飲等方面的浪費,在嚴格治理下已經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再如治理一些影片平臺、綜藝節目大吃大喝的“吃播”節目等,需要鞏固成果,一方面要依法作出處理,同時也要透過完善機制,加強對影片平臺、節目製作等方面的管理,強化不同主體的義務及責任。

反餐飲浪費不是個簡單的小事,需要不斷加強治理能力、創新治理手段。這就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和積極推動,用更多更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措施,推動建立全面完備的反餐飲浪費的治理體系,在全社會持續形成厲行勤儉節約的良好風貌和秩序。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