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宋朝歷史上的殘忍徵兵制度“黥兵制”,男子當兵必須得要刺字

黥兵制,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在士兵臉上或手上等地方刺字,從而達到和平民百姓區分,並且可以明確其指揮建制目的的一種兵役制度。這種制度起源於唐末亂世,五代十國期間,興盛於北宋,消亡於南宋,延續了幾百年時間,在中國古代兵役史上留下了殘忍的一筆。

大家都知道,唐末之後是五代十國,這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之一,軍閥之間的戰爭就猶如吃飯喝水般常見,是一個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年代,也正因為如此,兵源相當緊張。軍閥們為了能夠擴大自己的勢力,往往會千方百計地抓人入伍。

不過這種強迫性質抓來計程車兵,想要他們拼命顯然有點困難,這就會導致逃兵的出現,而且往往一逃就是一大批,導致戰爭的失利。當時的梁王朱溫看到這種情況,為了解決逃兵問題,便想了一個“妙計”:凡軍士,皆文其面以記軍號。這個計策一出,果然收到奇效,因為有記號計程車兵即使逃出去了,也很容易被認出來,然後被抓回去,而逃兵一旦被抓回去,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逃跑的路被堵死,士兵們在戰場上只剩下往前衝,打贏戰爭活下來這條路,還別說,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後來朱溫和當時的盧龍軍節度使劉仁恭交上了火,劉仁恭的實力遜色於朱溫,因此屢戰屢敗。劉仁恭為了止住敗勢,開始在幽州境內進行大範圍徵兵(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人都必須當兵入伍)。

更為喪心病狂的是,也許是受到了朱溫給士兵刺字的啟發,他居然下令,但凡入伍者,都必須在臉上刺下“定霸都”這三個字。即使是身份相對來說更高的讀書人,也得在他們手上刺下“一心事主”四字以表忠心。在劉仁恭這項喪心病狂的徵兵令之下,立即拉起了一支二十萬數量的軍隊,兵源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黥兵制這種徵兵制度很快就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的徵兵制度。

然而話又說回來,“黥”是一種帶有極強侮辱性的刑罰,被施刑者往往會被大眾所看不起。如今卻把這種侮辱性刑罰施加到士兵身上,有點踐踏士兵們尊嚴的味道,也不難看出當時士兵們社會地位的低下。到了北宋時期,由於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士兵的地位就更低下了,黥兵制也進一步制度化。一般來說,士兵們會被要求將部隊的番號刺在臉上。

除此之外,一些犯了罪的囚犯,也會在臉上刺字,然後被髮配充軍,軍人和囚犯相提並論,可見當時軍人的地位有多低下。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誰又願意去當兵打仗,宋朝軍隊的實力又怎麼可能強悍的起來呢?“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也越傳越廣。不願意當兵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必要的部隊數量又必須維持,徵不到兵怎麼辦?官府幹脆就直接抓壯丁(《宋史》載:諸軍捉人刺涅,以補闕額)。有些百姓為了不被強行抓去當兵,還採用自殘的手段,比如說自斷指臂之類的行為,甚至有血性者直接走上了武裝反抗的道路。

不可否認,黥兵制在防止士兵逃跑,以及保證足夠數量計程車兵有一定幫助,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的穩定,但是這種侮辱性的徵兵制度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顯然是難以接受的,同時其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成為了國家軍事實力提升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