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有人說,時間是高等生物施加在人類身上的一道枷鎖,沒有人能逃過時間的審判,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經歷生老病死。

自古以來,生和死就是人類最重視的兩件大事,在這兩件事上,古今的人們都不敢馬虎,一定要用最隆重的儀式去面對,這樣才能顯示出對生或者死的敬畏。

我們國家歷來就是禮儀之邦,早在商周時期,禮法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約定俗成的制度,而後“五禮”形成,分別是吉禮、凶禮、軍禮、嘉禮和賓禮等。

這些禮制,成為了社會上每一個人的行為規範,無論是天子還是庶民,都要遵照禮法的規矩辦事。喪禮屬於凶禮的一個分支,這是人的一生中,要經歷的最重要的儀式之一。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千百年來,喪禮的儀式在不斷髮生變化,在很多細節上都和古代有所區別,不過唯一不變的是儀式的隆重和肅穆。

喪禮的講究也不少,比如人們常說的“奔喪”和“弔喪”,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並不一樣,兩者有3點不同,用錯了可能會讓人笑話。

從大體上來看,弔喪與奔喪這兩個詞,都是表示對逝者的追悼,都與我們說的“白事”有關,而且也都是喪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過漢語講究用詞嚴謹,哪怕只有一字之差,這倆詞的意思可能也會千差萬別。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弔喪”的適用範圍比較廣泛,一般來說它指的是與逝者或者逝者家屬有關係、交往較好的人前去祭奠逝者,或者慰問家屬的行為。

比如收到親朋好友去世的訊息,以客人的身份去參加葬禮,那麼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行為就是弔喪。弔喪的形式主要有兩種,靈堂弔唁或者參加追悼會。

簡單來說,去弔喪的人一定是客人,“奔喪”則恰好相反。在朱自清的作品《背影》中有一句話就提到了,“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

所以奔喪其實重點,更在於“奔”字,一般指自己的至親去世了,要從外地趕回家辦喪事,這時候才用“奔喪”這個說法。所以與弔喪相反,奔喪的人一定是辦事的主人家。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喪禮是“五禮”中凶禮的一種,整個過程比較講究,規矩也很多。人常言逝者為大,所以不論逝者生前貧賤或者富貴、善良或者兇惡,逝去之後都應當得到生人的悼念。

當然,因為“弔喪”和“奔喪”存在本質區別,所以在喪禮上,這兩種行為也頗有講究。

《禮記》中記載,“知生者吊,知死者傷。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傷;知死而不知生,傷而不弔”。

意思是弔喪的具體動作,要看自己與主人家的關係而定,如果與逝者有交情而與其家屬無交情,那就只哀悼不慰問;

如果與逝者家屬有交情但與逝者無交情,那就只慰問不哀悼,所以在弔喪這件事上,其實還摻雜著複雜的人際關係,具體要視情況而定。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奔喪”這種行為,作為辦白事的主人家的義務,也是有一系列規矩的。因為人的生活比較複雜,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處境,所以親屬逝世後,在外地的家人有時候並不能立刻回家奔喪。

像有些人馬上面臨生產、不宜出行,還有些是本身也有疾病,不便出行的,這種情況就不用親自回家奔喪了,可以往家裡寄點東西代替自己。

不過在比較封建的古代,奔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哪怕是在外做大官的人遇到這樣的事,也要回家披麻戴孝,否則就是不孝順的表現,朝廷是可以以此來免職的。

當然,有些身居要職的人比如朝廷的重臣、邊疆的軍官,是可以不奔喪的,這只是一小部分特殊情況。由此可見,從古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很看重喪葬之事。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在喪禮上,無論是參與弔喪的客人還是奔喪回來的主人,都要遵守規矩。首先喪禮是一個莊重肅穆的場合,不可以隨意談笑風生。

尤其對於前去弔喪的客人來說,一定要顧及到主人家的情緒,不管與逝者的交情如何,都應該懷著沉痛的心情去弔唁。

著裝應當樸素、不能花裡胡哨的,否則主人家沒面子,也會讓人覺得自己沒教養。對於奔喪回來的主人家來說,在喪禮上更應該注意禮數,不能讓前來追悼逝者的客人覺得不舒服。

從傳統的習俗來看,當弔喪的客人對著逝者鞠躬之後,家屬應該立即磕頭還禮。當然,如果對方是平輩或者晚輩,就可以省去這個環節。

“弔喪”和“奔喪”有何區別?兩者是一回事嗎?可惜如今少有人知

如此看來,弔喪與奔喪這兩種行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大家一定要看場合應用,避免誤會與尷尬。

其實,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而且幅員遼闊,所以在地域和民族上難免會有風俗習慣的差異,因此在面對喪禮這樣的事情時,不僅要遵從古訓,更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考量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