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節選自《三國那些事兒》第十五章:諸侯群毆

曹操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讓自己擁有了創業資金和根據地,在資本市場中有一定的佔有量。

而後將軍袁術在孫堅殺掉南陽太守張諮後,也就趁這個機會佔據了南陽這塊黃金地帶。

南陽郡人口數百萬,社會穩定,百姓富庶。

袁術割據淮南,實力當然不俗,也成為了一個實力強悍的軍閥。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全戰三國插圖

亂世之中,諸侯割據,群雄並起,由於利益衝突,群毆在所難免。

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說這一對老冤家:公孫瓚和袁紹,他們打架鬥毆的光榮事蹟。

互毆

山雨欲來風滿樓,戰爭頻繁如家常。

自從公孫瓚在界橋之戰被袁紹先鋒大將麴義痛揍一頓後,他忿恨不已,認為這是他畢生最大的恥辱。

公孫瓚不是一個容易認慫的人,被袁紹忽悠並沒有損失什麼,但被打敗確確實實損失了實力。公孫瓚咽不下這口氣,時刻在尋求機會報這筆仇。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袁紹,你等著,老子一定會跟你算這筆帳的!

公孫瓚在心中默默的算著這筆賬,要連本帶利叫袁紹還回來。

既然撕破了臉,我一定不會放過你的!

袁紹正在調兵遣將,想乘勝一舉把公孫瓚幹掉,免得夜長夢多。

什麼話都不用說了,那就兵戎相見吧。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三國

袁紹在界橋之戰大勝後,派部將崔鉅業領兵圍攻軍事重鎮——故安,企圖打破公孫瓚的地盤的南大門。

如果故安失守,則公孫瓚的南大門會洞開,將無險可守老巢了。

當然公孫瓚沒有給搞星象出身的崔鉅業一絲機會,他親自率領三萬精兵從薊縣賓士南下,迅速出兵增援故安。

星象學家崔鉅業看見打仗起家的公孫瓚親自來增援,不用去看星象也知道他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倒也知趣,趕緊下令撤軍,遠離這個殺人不眨眼的仁兄。

兔崽子,你們想跑?沒門!

公孫瓚帶著他的精銳部隊在巨馬水這個地方,追上了崔鉅業的退軍。

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那不是袁紹部隊的軍旗嗎?”士兵指著袁軍的軍旗對公孫瓚說道。

兄弟們,看好了,待會就大宰這幫無禮的兔崽子。

被我追上了還想跑?

公孫瓚怒喝崔鉅業。

既然跑不了,那就開打吧。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公孫瓚

崔鉅業看見跑不了,也叫部隊擺起陣勢來應戰。

馬蹄聲、殺喊聲、刀劍聲,一時響遍四野,血水染紅了大地,屍體堆滿了巨馬水。

這一戰下來,公孫瓚大勝,殲敵七八千人,崔鉅業大敗而歸。

公孫瓚猛揍了一頓袁紹部隊,不僅挽回了一些界橋之戰失利的面子,而且趁機乘勝追擊至平原,把勢力範圍向南推進。

崔鉅業敗北,七八千人被殲滅,袁紹心疼不已,老子花了多少錢才能再弄一個師回來啊?

袁老闆有點後悔讓這個星象學家帶兵,如果我派猛將麴義、張郃帶兵出戰,那結果又如何呢?

打了勝仗的公孫瓚,稍作休整後,又想把戰果進一步擴大,不久之後就再次出兵,向袁紹發起攻擊,派兵長驅挺進龍湊地區。

巨馬水之戰的失敗讓袁紹不敢再大意,於是親自帶上精兵猛將,率軍北上尋找公孫瓚的主力,要和公孫瓚好好的算上一筆賬,看看究竟是誰虧欠誰的!

於是在龍湊地區,雙方又再一次碰面了。老熟人見面,免不了要來一番對話,即使他們是仇人也不例外。

袁紹問道:公孫仁兄,你為何三番兩次和我作對?

公孫瓚答道:袁老闆,你這話這樣說就不對了。你忽悠我,我就忍了,你還派部將殺死我堂弟,不是你先和我作對的嗎?

袁紹辯道:你的堂弟公孫越的死,我深感遺憾,但那是一個意外,你怎麼能賴在我的頭上呢?

公孫瓚怒道:欠債還錢,殺人還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袁紹問道:那你想怎麼樣呢?

公孫瓚答道:要你血債血償!

袁紹怒道:你們來的正好,老子還想去找你算賬呢。

什麼也不用再說了,那就決戰吧!

袁紹又耍了一個詭計,故計重施,改進界橋之戰的成功方案,讓老弱殘兵在前面誘敵。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三國

被勝利衝昏腦子的公孫瓚,看見袁紹擺出了這些老弱殘兵,還以為自己在巨馬水之戰消滅了袁紹的主力,又不加分析就帶著部隊大砍大殺衝上來。

就這樣,袁紹透過迷魂陣法的誘惑,隱藏了自己的主力,等到公孫瓚主力衝殺時,袁老闆令旗一揮,袁軍主力突然四面八方圍殺上來。

公孫瓚不敵,大敗而走,退還幽州。

巨馬水之戰和龍湊之戰是界橋之戰的延續,此後雙方仍然爭戰不斷,互相發動群毆事件,各有勝負。

雙方在名分未定的青州地區,對峙僵持長達兩年多的時間,到頭來這筆怨賬還是算不清,越算越繁雜,一邊算賬一邊打到了“士卒疲睏,糧食並盡,互掠百姓,野無青草”的地步。

兩個高官這樣鬧下去還像樣嗎?

遠在長安的中央政府都看不下去了,派調解員過來調解,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大說特說冤家宜解不宜結,遠親不如近鄰,鄰居要以和為貴的道理。

在中央朝廷調解員的撮合之下,袁紹和公孫瓚看見家中再也沒有餘糧了,再打下去都不用被對方打死,自己都會餓死了,便順水推舟給中央政府一個面子,暫時和解了,各自引兵退回自己的地盤去。

幽州大決戰

引兵退回自己的地盤的公孫瓚,又與幽州牧劉虞產生了不可調解的矛盾。

其實公孫瓚與劉虞早已矛盾重重了,只不過這次雙方已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了。

公孫瓚撤回勃海,與堂弟公孫範合兵一處,他們退守薊縣。

公孫瓚在大城的東南面又築起一座小城,與劉虞的幽州相鄰而望,這對老冤家互懷怨恨地對峙著。

早上公孫瓚起床洗完臉後,他可以把洗臉水潑給劉虞;

晚上劉虞睡覺洗完腳後,他也可以把洗腳水潑還公孫瓚;

反正,這對老冤家就這樣大眼瞪小眼,誰也奈何不了誰。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三國

公孫瓚本來是幽州牧劉虞的屬下,但做為好戰分子的公孫瓚常常為和平主義者劉虞所詬病。

劉虞認為公孫瓚和袁紹連年的作戰是對百姓嚴重的迫害,要對其窮兵贖武行為加以節制,他再沒有耐心和公孫瓚這樣的無賴之徒鬥氣,決定玩點真的,來一次男人之間的決鬥。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劉虞糾集幽州轄下各郡屯兵十萬人,組成了一支表面上空前強大的軍隊,進攻公孫瓚,想一舉把這個死性不改的好戰分子公孫瓚幹掉,為萬民除害。

但行軍前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劉虞手下從事公孫紀因被公孫瓚厚待,趁夜跑到公孫瓚大營,告發劉虞的“秘密計劃”。

如此看來,劉虞的軍事行動保密工作,可謂是差到姥姥家了。

得知劉虞的“秘密計劃”的公孫瓚,著實嚇了一把冷汗。

因為當時公孫瓚的部眾都散佈在外面,薊縣裡只有幾千人馬,兵力不夠劉虞的十分之一。

這戰還怎麼打?按孫子兵法的“十則圍之”的謀略,理論上來說就是不用打,單是圍城也可以把你困死。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三國

倉卒之間,面對即將壓境的十萬大軍,公孫瓚自覺不敵,於是掘東城地道,本想逃走。但這時傳來一個令公孫瓚欣喜若狂的訊息。

是什麼訊息令公孫瓚如此興奮呢?

這個訊息就是劉虞的一則軍令——我們這次出兵不要傷害其他人,只殺公孫瓚一人而已!

當公孫瓚聽到劉虞的這一則軍令,不僅打消了逃跑這個想法,並仰天長嘯道:劉虞,你這糟老頭這下子死定了!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只要殺一人,有可能做得到嗎?劉虞又不是關羽。

這好比在萬軍之中,只殺對方主帥一人,其餘人你不能動人家一根毫毛,碰到就算你輸了,定這樣的規則給你,就是給十倍的人數給你,也只能無能為力!

劉虞給自己的軍隊定如此“荒唐”的規則,從這一刻起,就註定了他失敗的命運。

兵者,詭道也。

用兵打仗就是一種詭詐之術,不是請客吃飯與人為善。講得通俗點,動刀動槍時不是你要我的命,就是我要你的命,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幽州大決戰即將打!

這是一場實力不對稱的戰爭,也是一場精彩的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

劉虞結集了聲勢龐大的十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直撲薊縣而來。當他們萬萬想不到的,他們不是來砍人的,而是來給公孫瓚送人頭的。

只殺公孫瓚一人,此命令無異於劉虞叫士兵帶著腳鐐攻城。

這道命令導致的嚴重後果是劉虞計程車兵一邊帶著腳鐐,一邊緩慢攻城。

劉虞又愛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許焚燒城池,主帥劉虞的種種昏招使出來,加上了諸多不必要的限制,結果是士兵不擅於作戰,十萬大軍竟然久攻不下只有幾千人守軍的薊縣。

於是公孫瓚召集精銳勇士數百人,組成敢死隊,在一天深夜裡順風縱火,趁勢突襲劉虞大營。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人借火勢,火借風勢,火燒連營,乘風火攻,劉虞大敗!

三國

劉虞帶著殘兵敗將往北逃到居庸縣,龜縮在城中。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公孫瓚不是西楚霸王,他不可能像項羽那樣放縱敵人劉邦,痛揍“窮寇”劉虞才是他最應該做的事。

痛追殘敵,不要虛名,這是公孫瓚的一貫原則,而現在有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豈能錯過?

於是公孫瓚乘勝連夜追擊,以優勢兵力攻城。

公孫瓚打仗超猛,能力出眾,比劉虞利索多了,三天就拿下了劉虞拒守的居庸縣,三日城陷後抓住了老好人劉虞,劉虞全家被俘虜。

公孫瓚問道:老好人劉虞,你是怎樣在這個亂世中活了這麼久?

劉虞喊道:敗軍之將,要殺要剮,任憑處置,廢話少說!

想讓我殺死你,沒那麼容易!

公孫瓚是一個唯利主義者,他看出劉虞的身上還有巨大的剩餘價值,咱得好好的利用一下。

於是勝利者公孫瓚讓失敗者劉虞當傀儡,給一個公章給他蓋印,管理幽州的事務。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正趕上朝廷派使者段訓來增加劉虞的封邑,令其督統六州,讓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務。

公孫瓚藉機拜為前將軍,封易侯,假節督幽、並、青、冀四州,讓他能合法行使北方四州的軍政大權。

做完了這一切,公孫瓚滿足了,劉虞完蛋了。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公孫瓚

劉虞在被公孫瓚榨乾了所有政治價值之後,公孫瓚終於露出了猙獰的面目:我還要這個廢物幹嘛?留他活命都是浪費糧食!

於是公孫瓚誣陷劉虞之前與袁紹等人合謀要當皇帝,咒罵道:“如果劉虞真的是天子之命,上天應當颳風下雨來相救他。”

當時乾旱已久,大地龜裂,上天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下雨呢?

這純粹就是公孫瓚要斬殺劉虞的藉口。

劉虞又不是竇娥,他怎麼可能感天動地讓老天爺在他行刑之時颳風下雨?

於是公孫瓚把砍頭刀遞給朝廷使者段訓,脅迫他將劉虞斬首示眾,把這個假冒的天之子“繩之於法”。

無奈之下,段訓只得按照公孫瓚的命令將劉虞殺死了。

老好人劉虞喪命幽州暗戰,第一個致命弱點是他沒有軍事能力,第二個致命弱點是他太過於善良太過於迂腐,第三個致命弱點就是他根本不瞭解他的對手是怎麼樣的人。

“漢末首席好人”劉虞的滅亡只是滄海一粟,因為善良之人不可能在亂世之中長久生存下去。

善良只能用來對待善良之人,劉虞因為想法過於天真而覆滅,過早消失在歷史舞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正當各路諸侯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曹操又混得怎麼樣了呢?

請看下回:烽煙再起

《三國那些事兒》陸續更新中……

十萬大軍被三千人反殺,只因主帥一''荒唐''規則

完整版更新於:公眾號【三國故事】的「三國那些事」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