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給自己留出呼吸的空間

你能允許自己偶爾喪一點、頹一點嗎?你能允許自己和自己的情緒待上一段時間嗎?

如今這個時代,大家都在談論著如何才能更高效、更進步、更卓越等等,很少有人願意討論我們是否能夠停下來、或是放慢前進的步伐。

其實有一些心理學常識的人,都清楚,情緒之所以不高一定有其值得關注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去管理這些“莫名”的情緒。

實際上沒有真正莫名的情緒,所有的情緒來源都是名正言順的,所以它是需要被關注的。

許多人都沒有給自己喘息的機會,所以一遇到負面情緒,第一時間就會想要去控制或管理它。

比方說,當你的老闆在你的下班時間後,突然提出讓你回公司加班去制定一份並不需要熬夜趕工的策劃案時,你有沒有想要放過自己,鼓起勇氣去拒絕你的老闆呢?

也許拒絕並不一定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把拒絕當作是自己的一個選擇,而是下意識地飛速趕到公司,然後愁眉不展地把新任務處理完。

這樣的場景也不少見,那麼這種情緒來源要如何去管理呢?

我想很多人都會對這樣的狀態感到無力、似乎也很無解。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我們需要偶爾放過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和需求。

即便我們有太多的人際關係需要維護和關照,但我們首先也要給自己的心靈留出空間,以保證我們不會持續苛刻地對待自己。

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給自己留出呼吸的空間

當我們自己的內心足夠豐盈時,才有更多的空間去容納他人,這一點無可非議。

許多讀者看書的時候總是想一心求快,學習著各種速讀法、跳讀法等等,甚至有些人只追求每年能讀80本或100本書的那個數字,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目標使得讀書這件事變成了一項無法給他們帶來愉悅感的任務。

人們對於一個“好結果”的憧憬和期待大過了一切,並且總是幻想著結果一定是好的。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對固有思維及行為的堅持等,都說明人們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去面對不好的結果。

同時,他們之所以會持續走大多數人走過的路,持續堅守自己一如既往的慣性行為,也是因為他們不願面對未知的結果。

當然這其中還有個原因,就是許多人直接把未知事物定義為不友好、沒有好結果,因此他們也會自動放棄很多原本可以擁有的可能性。

我們常聽人說要努力、精進、要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等等,但是有個大前提是無法發逃避的,就是每個人首先得允許自己“是”(做)自己,不是他人眼中的誰,不是你以為他人想看到的那副模樣。

真相就是,很少有人願意做自己,更多的人都處在為了成就他人眼中那個卓越的形象而拼盡全力。

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給自己留出呼吸的空間

這一生,究竟有多少人為自己活過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在經歷磨難、大起大落、甚至是沉浸在壓抑狀態之下時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你拼盡全力換來的一切是你想要的嗎?”“你的人生為誰而活,或者說你沒有為自己活過?”

我見過太多的職場人都如此,一邊拼命努力追逐著什麼,但仔細詢問,他們卻說不出自己到底在追逐些什麼。

最近我身邊的家人、朋友也在不同程度上經受著類似的自我懷疑和質問。

所以這本《呼吸·後退一步》帶給了我很多自己從未有過的思考。

當你疲憊到不知為何而努力時,這種努力可能已經掉進了無效的陷阱了,或者說可能這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了。

這時候不妨按下暫停鍵,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思考並不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相反,思考會使你更加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有時,後退一步,我們才能以更好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行為以及目標,才能清晰地辨識腳下的路。

允許自己成為自己,給自己留出呼吸的空間

當全世界都在躁動不安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卓越時,有多少人在沒有自我目標的情況之下就被捲入了這個漩渦之中,於是這種焦慮逐漸發展成社會性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