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頭圖|島上郵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

今天,你回家了嗎?

自古以來,

中秋的一輪明月,

總是牽引著中國人的萬千思緒,

映照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早在春秋時代,

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

而後逐漸流傳到民間。

綿延至今,

還衍生出了賞月、吃月餅、

玩花燈、飲桂花酒等等風俗。

在如水的月光下,

中國人的情感,

總是無比生動而浪漫。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在江西安遠農村一帶,

中秋節有個“請月姑”的習俗。

月姑,指的是神話裡的七仙女。

據當地傳說,

每逢中秋月圓,

七仙女便會下凡,

為人們排憂解難、

預知禍福,

並品嚐各種人間美味。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所以在這天夜裡,

當地人都會在院子裡設好祭臺,

擺上花鞋、紅布、紅雞蛋、首飾等物品。

臺前還需擺放一盆清水,

水裡再立上一面鏡子,

且鏡子正對著月亮。

然後再拿上一把“天鎖”

——其實就是老銅鎖,

口中唸唸有詞,

並對著夜空將“天鎖”開啟。

寓意開啟天門,

迎接月姑下凡。

這看起來儀式感十足的風俗,

裡面寄託著的,

是人們對生活最樸素而美好的願望。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

汝城濂溪書院

©

圖2|

前線

©

中國人的情感與慾望,

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含蓄而隱忍的。

很多說不出的話,

都被揉進了各種看似繁瑣而古老的儀式之中。

如臺灣新竹,

每年中秋夜,

家家戶戶都會在月下設案焚香,

再供上瓜果祭拜,

名為“拜月華”。

相傳見到“月華”的人,

就能獲得福分,

這裡面藏著的,

是對未來的嚮往。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2|屋與鵝

潮汕人在“拜月娘”的時候,

還會讓小孩把書本也放上供桌,

以祈盼學業進步。

廣西壯族地區則有一套

“祭月請神”的講究,

每年農曆八月中旬,

人們就在露天處設好供桌,

擺上祭品和香爐。

桌子右邊會豎一根樹枝或竹枝,

象徵供“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整個過程,

包括了

“請月神下凡、神人對歌、

月神卜卦算命、送月神迴天”

四個環節,

至今仍傳承著遙遠的祭月古俗。

而年輕人,

則多喜歡點“孔明燈”。

三三兩兩的人們,

一起環著手點燃天燈,

然後看著它緩緩上升,

直到成為夜幕裡的一顆星星。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由此可見,

中秋本就是個儀式感十足的節日。

人們帶著最美好的心願,

拜月祈福、望月懷遠,

也珍惜眼前的親友與愛人。

那一輪明月,從古至今,

見證過不知多少人間的滄桑變幻。

李白講: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多少年過去了,明月依舊,

而人間早已換了模樣。

始終不變的,

唯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寄託於月光裡的那一份惦念與盼望。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雖說我已有好幾年沒回家鄉過中秋了,

但每年中秋夜裡,

我總要走出屋外,

去望一望月亮。

事實上,不止是我,

還有很多很多漂泊在外的人們,

也都是如此。

因為那一輪明月,

曾靜靜地流淌過我們的故鄉,

悄悄地投射在我們的窗臺上。

那份寧靜與祥和,

早已盈滿了我們風塵僕僕的思念。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 | 季春野 ©

圖2 | 島上郵報- ©

季羨林先生曾說: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

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

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當我們抬起頭,

天上的月映入眼簾,

故鄉的模樣便也從腦海中跳出。

思鄉的情緒,

也在那一刻變得分外濃烈。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 | 安山阿 ©

圖2 |  圖門Jax ©

記得小時候,

每到中秋節那天,

奶奶就會做桂花糕。

先是把粘米粉、糯米粉和白砂糖備好,

加水攪拌均勻,

再倒入篩子中過篩;

接著,把洗淨晾乾的桂花撒在鬆糕粉上,

攪拌好後倒入模具中;

然後上鍋,用大火蒸30分鐘,

再將桂花糕取出,

晾涼切塊放入盤中,就算完成了。

而我總是偷偷摸摸地抓一點兒來吃,

甜甜的,也香香的。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 | 《風味人間》 ©

圖2 | 烤樂仕 ©

雖說是偷,

其實奶奶都是知道的,

只是佯裝不知道而已。

現在想起來,

其實那味道也不見得有多獨特。

只不過記憶裡,

它已成了故鄉的一部分。

所謂故鄉,

其實就是記憶裡,

無數小事的總和。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味道和風光,

都是我們多少次夢裡見過的模樣。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 | 《風味人間》 ©

圖2 |  澄海攝影師-喜鵬 ©

黃永玉先生時隔五十年重返故鄉時,

他走在從前上學的路上,

沿途的每一塊石板,

空氣中的每一寸呼吸,

都讓他熱淚盈眶。

他走進二年級的課堂,

坐在自己曾經的座位上,

恍惚間聽見了一聲:

“黃永玉,六乘六等於幾?”

他站了起來,

而課堂裡再無他人。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2 |  藏在取景器後的鹿先森 ©

很多時候,正是離開,

才讓我們意識到故鄉的珍貴;

是遙遠的距離,

才更能放大熟悉的味道。

所以中秋,

是治癒,是撫慰,也是提醒。

提醒我們,

你來自何處;

也提醒我們,

該回家了。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 | 梁木辛_ ©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回家。

小時候不懂事,才總是盼著長大;

而長大離鄉後,便總會盼著回家。

縱然有千萬個理由無法回家,

但也總會有千萬加一個瞬間,

讓我們想起家。

譬如此刻,

我像每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一樣,

心心念念著家裡的親人。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2 | 空島與影 ©

原本今夜,

本該有滿滿的一桌子人,

圍著滿滿的一桌子菜,

觥籌交錯,舉杯同祝……滿滿的,

都是歡聲笑語。

正所謂

“欲買桂花同載酒,

終不似,少年遊”,

越長大越發現,

時間不知道都去哪了。

多少人堅信,現在的分別,

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相聚。

但實際上,父母越來越老,

他們的愛,

已沒有多少時間可等待。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2 | 空島與影 ©

1985年,

17歲的白巖松去了北京讀大學。

那時的他,

巴不得快些離開長輩的羽翼,

闖蕩自己的江湖。

他甚至沒有揮手作別的耐心,

收好行囊,坐上火車,

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家。

直到1993年,他25歲,

回老家補辦婚禮。

那一天,路過廚房時,

無意間看到母親一邊做菜,

一邊默默流淚。

可她轉過頭來,

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神色平常。

婚禮結束後,他又坐上火車離開。

望著母親的身影逐漸變小、遠去,

他突然意識到:這一次,不一樣了。

他離開家了,

要去承擔起另一個家的責任。

車輪滾滾向前,

而他在車廂裡嚎啕大哭。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2 | 討厭鴨 ©

於很多人而言,

“家”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既清晰、

又模糊的概念。

我們在這裡長大和懂事,

又在這裡失去和悵然。

人生多的是離別,

而我們總學不會告別,

也永遠做不好準備。

簡單算一筆賬,

假如父母今年60歲,

還有40年壽命。

你每年陪他們的時間能有12天,

每天10個小時。

算下來,大約也就200天。

時間從不等人,每一次離別,

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

所以中秋最大的意義,

便是以月之圓滿,兆人之團圓。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中秋為什麼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回答

圖1 | 澄海攝影師-喜鵬 ©

賞月時,

我們在乎的也不是月亮,

而是陪伴我們看月亮的人。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

中秋的月,

始終寄託著我們永恆的惦念與祝願。

就像周作人在《中秋的月亮》裡所說的:

之所以要特別介紹中秋夜的月亮,

不單為這天是兔兒爺的生日,

不單為這天的月球與地球最近。

為的是從我們遠祖起,

每年在這一日留下些特別的感情,

造成不可磨滅的事實。

中秋的月亮,

是我們心心念念獨一份的圓滿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