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

“雙奧之城”

夏奧會遺產的可持續利用

是北京申辦冬奧會的亮點

也是

“綠色辦奧、節儉辦奧”

理念的體現

與此同時

新建的冬奧會場館也充分考慮了賽後利用

將在後奧運時代繼續“發光發熱”

《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讓新聞廣播記者郭雅婧

帶您去了解冬奧場館的過去與未來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今年春節前,國家游泳中心完成了第二次水冰轉換,在春節期間變身冰壺場館面向市民開放。從“水立方”變身冰立方,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泳池上建設冰場,這個專案的設計負責人鄭方說:

鄭方

:在游泳池裡透過一個架空的結構來實現可以轉換、可以拆裝的冰場,水和冰之間的轉換週期會少於一個月。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水冰轉換”鋼結構施工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水冰轉換”冰面施工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

這個架空結構由2600根型鋼和1570塊輕質混凝土預製板組成,中建一局集團、這個專案的施工人員介紹說:

施工人員

:整個這套轉換結構,都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在整個水立方轉換中都可以持續使用。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首都體育館完成改造

和國家游泳中心一樣,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後,也能實現不同運動專案用冰的快速轉換。首都體育館1968年建成投用,半個世紀後還能作為北京冬奧會的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場館,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焦力說,它的改擴建方案原則是“修舊如舊”的同時提高使用效率。

焦力

:我們儘可能的保持原有外觀風貌,保留主體結構,同時,上千平米的裝置用房的空間變成了一個媒體使用的空間,也就是說,房子不動,面積是增加了。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國家體育館

在原有場館上做加法,是2022北京冬奧會改造場館的“法寶”。除了提升拓展使用功能,場館的智慧控制系統和綠色能源使用都是最大的加分項。國家體育館在2008年奧運會時是籃球比賽場地,2022年冬奧會就成了男子冰球比賽場地,市重大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說,改造後的國家體育館將升級為綠色二星建築。

黃暉

:利用地下水作為空調的冷熱源,不會造成汙染,室內將增加空氣淨化功能,自動調節新風。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2022北京冬奧會的場館中,北京賽區共有8個改造場館,都是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改造而來。黃暉說:

黃暉

:透過這次冬奧會的改造,我們的改造場館都具備了既可以舉辦一般的體育賽事,也可以舉辦冰上的運動。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首鋼園區滑雪大跳臺

而對於新建場館來說,賽後利用也是在設計之初就重點考慮的問題。位於首鋼園區的滑雪大跳臺是世界第一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臺場館。北京首奧置業跳臺協調部部長胥延說,冬奧會後,這裡可以承辦國內外大跳臺專案體育賽事,成為專業隊員的訓練基地,並變身服務大眾的體育主題公園。

胥延

:面對廣大群眾,可以把它改造成為比如說夏天的滑水、滑草,根據坡度不同可以設計成不同難度的滑道。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對於延慶賽區來說,兩個新建競賽場館賽後能打造成為大眾體育運動場地,冬奧村和山地新聞中心兩個非競賽場館也將作為配套設施服務市民。延慶區委副書記張遠說:

張遠

:它可以發展四季戶外運動、踏青、避暑、秋遊,奧運村、媒體村可以四季作為商務、會務、酒店、住宿,打造成為休閒度假的聖地。

“雙奧之城”的可持續利用之路|《冬奧的腳步?行進篇》第三集

可持續理念

為冬奧場館注入了新生

而這些場館的未來

也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