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編輯薦書|文字解讀與教師專業發展(四):如何把握文體的思維特徵進行教學

潛入思維

我們這一講要講的是“潛入思維”文字解讀策略。什麼叫“潛入思維”?為什麼要“潛入思維”?寓言這種文體反映出怎樣的思維特徵?如何遵循寓言思維來解讀寓言故事呢?

關於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卡爾·馬克思有一段經典論述,他說:

“思維是語言的內容,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

就語言本身來說,它是物質外殼,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意義是人類的思維賦予的。而語言這個物質外殼裡所裝的內容,就是人類的思維。當然,這裡講的“思維”是廣義的思維,包括人的精神、人的思想、人的意識。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潛入思維”,主要是指狹義的思維,包括形式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

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寓言這種文體有著怎樣的思維特徵。我們不妨先把寓言所具有的思維特徵稱為“寓言思維”。

Vol。

1

寓言思維特徵一:主題先行

所謂主題先行,就是作者先想好一個道理,再根據這個道理去編故事。寓言不是為了講故事,而是為了講道理。為了講道理,才要藉助講故事。所以,寓言一定是主題先行的。

比如《亡羊補牢》這則寓言:一開始,羊少了,原因也找到了,那就去補吧,但是,他就是傻傻的不肯去補。如果一開始就補上,那作者想要講的那個道理就出不來了。

顯然,主題先行這個特徵是很明顯的。

故事就是要讓他一開始受損失,而且,還要讓他繼續受損失,你看,他沒有聽鄰居的勸告,羊又少了一隻。受到了更大的損失,他才後悔了,才聽鄰居的勸告了,才趕緊把窟窿補上了,結果,羊再也沒有丟。知道錯了,及時改正,還來得及,這個道理是作者預先想好的。故事的邏輯就必須按照道理的邏輯來編。其實,這個故事是經不起推敲的。你想,一個窟窿補上了,難道就不會出現另一個窟窿?很有可能,狼又咬破羊圈,從另一個窟窿進來,把羊給叼走了呢。但故事不能這樣編,因為這樣編,事先設定的那個道理就沒法講了。這就是主題先行。

我們再來看第二則寓言《揠苗助長》。

一開始,一定要先講出那個人急於求成。

你看,“巴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快些”,很急。你看,“天天到田邊去看”,很急。你看,“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怎麼可能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因為他很急。你看,“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還是很急。

故事為什麼要這麼編,就是因為要講那個道理,就是因為有個主題已經擺在故事之前了。然後呢,一定要講他的做法是違背規律的,是違反常識的。

你看,“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傻不傻?你看,“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蠢不蠢?你看,“弄得筋疲力盡”,笨不笨?

套用現在一句網路流行語: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但是,故事必須這樣講,否則,事先設定的道理就沒法講了。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禾苗都枯死了。其實,這個結果是違反常識的,因為即便把禾苗往高裡拔了,才不到一天時間,禾苗也不至於枯死,而且是全部枯死了,這是不可能的事兒。但是,故事必須這樣講。否則,你說第二天去看,禾苗都好好的。那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呢?所有的寓言都是主題先行的。

Vol。

2

寓言思維特徵二:寓意於象

寓言是怎麼講道理的呢?如果他是直接講道理,它就變成議論了,那就不叫寓言,叫論文了。寓意於象,就是要用一個形象的東西,把這個道理講出來,道理是藏在這個“象”裡邊的。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象”,叫“事象”。這個象有起因,有經過,有結果,是一個完整的、動態的象。當然,這個象裡面還有很多具體的、細節的象。

情節

這些“象”在情節中呈現:為什麼丟羊啊?因為有個窟窿,狼進來把羊叼走了。鄰居勸他補一補,他一開始沒聽,結果又丟了羊,後來聽了勸告,趕緊把窟窿堵上了,羊就不再丟了。

環境

這些“象”在環境中呈現:羊圈是一個環境,羊圈外有狼是一個環境,養羊人與左鄰右舍又是一個環境,這些都是具體的象,這些象圍繞著那個養羊人編織起來。

人物

這些“象”在人物中呈現:如果街坊鄰居不出現,沒有人勸告他,這個道理就說不清楚。一定要鄰居勸了,他一開始不聽,後來意識到了就馬上改正。所有這些象,都是用來講道理的。為了講道理,寓言才需要編創這樣一個完整的、具體的事象出來。

《揠苗助長》本身也是一個事象,也有起因、經過和結果,也是一個完整的、動態的象。當然,這個象需要各種細節的“象”來支撐、豐富。

比如,這個人巴望禾苗長得快,“巴望”這個詞就精準地寫出了這個人急切的心理。“一天,兩天,三天”,時間之間用逗號隔開,其實,也可以用頓號隔開。但是,逗號的心理時間比頓號長很多,這從反面襯托出這個人內心的焦急。這是心理之象。

再比如,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回到家裡,他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些話語,非常形象地寫出了這個人的急於求成。這是語言之象。

又比如,他“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注意啊,不是一棵棵往高裡拔,而是一棵一棵往高裡拔。第一,拔得很用心;第二,拔得很認真;第三,拔得一絲不苟。但是我們都知道,拔得越用心,結果越糟心;拔得越認真,結果越糟糕;拔得越是一絲不苟,結果越是一無所成。這是動作之象。寓言不會直接跟你講道理,一定是寓意於象,用一個完整具體的事象把道理講出來。

Vol。

3

寓言思維特徵三:刻意誇張

我們都知道,真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事,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寓言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細節,其實都是被作者刻意誇張了的。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中,就有違背常理的各種誇張。

比如,“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按常理,羊丟了,心疼死了,原因也找到了,一定就會馬上去修羊圈。說得難聽一點,這是七歲小孩都懂的道理,更何況是一個成年人呢?羊是他的重要財產,他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呢?很顯然,這樣的傻瓜想法是作者刻意誇張出來的。但是,必得有這種誇張的想法,這個道理才能夠講出來,講清楚。透過誇張人物的想法、做法,來放大這個故事說理的力量。

那麼《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又誇張了什麼呢?首先是誇張動機。這個人巴望著禾苗快快長高,長得越快越好。一個長期種地的農民,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他又不是第一次種禾苗,以前種禾苗怎麼沒有這樣的想法?突然就冒出這樣的想法,不合常理啊!其次是誇張做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傻子啊,只有傻子才會這樣做,正常人都知道這樣做是愚不可及的。最後是誇張結果。他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第二天跑到田裡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其實這種結果是誇張的,禾苗拔高一點,第二天禾苗就枯死了,這是不可能的。這個結果是違背常理的。但是,為了製造表達效果,就刻意誇張這個結果。因為寓言之意不在事,在所講之理也。

Vol。

4

寓言思維特徵四:象大於意

就是說,寓言本身的故事形象要大於所講的道理。寓言故事相對於寓意來說,不是證明和被證明的一一對應關係,同一個寓言可以負載不同的寓意。

比如說《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出典是《戰國策·楚策四·莊辛謂楚襄王》。講的是莊辛和楚襄王之間的故事。楚襄王做了國王以後,驕奢淫逸,任用奸臣,結果國力衰退,國土被他國奪走,土地面積縮小。那時候,大臣莊辛就曾勸諫楚襄王,但楚襄王沒聽,甚至把莊辛趕走了。後來,楚襄王又把莊辛請回來,重新問計於莊辛。於是就有了這個寓言故事。

莊辛至,襄王曰:

“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

簡單地說,就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要是聽了你的話,就不會有現在這個損失。這時,莊辛就勸慰楚襄王,也是勉勵楚襄王,他說:

“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野兔出來了,把獵犬放出去,還不算晚;羊丟了,趕緊把窟窿補上,也不算遲。就是說,出了問題趕緊去補救,還來得及。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

商朝的湯王,周朝的武王,他們起家的時候土地面積不過百里,後來卻擁有了整個天下。

“桀、紂以天下亡”,

夏朝的桀王,商朝的紂王,他們在位的時候擁有整個天下,最後卻徹底滅亡,一寸土地都沒了。

“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裡,豈特百里哉?”

現在我們楚國雖然不算大,但是擷取長的,補充短的,合在一起也還有方圓數千裡的國土面積,豈是百里能夠相提並論的?言下之意,即便楚國的國土被敵國侵佔了一部分,畢竟還有方圓數千裡,跟當初湯王、武王以百里起家打天下相比,基礎要好多了。只要及時改正錯誤,還來得及。

其實,這則寓言是一種政治勸諫,勸楚襄王只要趕緊修改國策,還來得及。所以,從出典上看,這則寓言是一個政治勸諫,跟我們現在對寓意的理解是有差異的。

再比如《揠苗助長》這個故事。這則寓言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第二章。原文是這樣的:

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孟子在這裡要講的是“義”。

總的意思是,“義”這個東西是不能外求的,只能靠自己內心慢慢蓄養。所以他說告子這個人根本不懂義,因為告子把義看成心外之物。

孟子認為,要不斷培養義,心中不能忘記,但也不能一廂情願地幫助義生長。以為今天做一點好事,“義”就多了一點;明天再做一點好事,“義”就又多了一點。這個不是“義”,這個是功利。“義”是要在內心深處自然而然生長起來的,不能外求,不能助長。助長的“義”是 “假義”,是“小義”,不是“大義”,不是“正義”。於是,孟子就講了《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來進一步說明那種外在的助長的“義”不是真正的“義”。這就是《揠苗助長》的出典。

很多寓言故事的寓意,跟他原來的出典是有區別的。《揠苗助長》的本意,是講“義”的修養,不能助長它,要在內心記住它、察覺它。這是一種修養的功夫。到了現在,寓意已經改變了,講的是如果急於求成,違背規律做事情,就會欲速則不達。

總之,按照寓言思維的特徵去解讀寓言,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故事的特點和內涵。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不同文體的不同文字,背後都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與特徵。透過潛入文字的內部思維,必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解讀文字的內容和形式。

注:以上文位元組選自《崧舟細講文字——小學語文文字解讀與教學設計》第二講《把握結構》

《崧舟細講文字——小學語文教材文字解讀與教學設計》

在這本書裡,王崧舟老師將語文教師的文字解讀提升到“立身之本”的高度,但現實情況是,許多一線的語文老師往往忽視文字解讀,或者雖有文字解讀的意識卻缺乏相應的策略和方法。

如果你為“知識點”“考點”感到心力交瘁,陷於反覆的訓練中;如果太多的教參、課件、名師課例曾讓你眼花繚亂,失去自我的特色,從而忽視了做(和教)原生態的、個性化的文字解讀,那麼,你一定要讀讀這本書,一定會對“閱讀教學教什麼”有新的認識,還會發現拋開教參,獨立解讀文字並不是什麼難事。

編輯說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本《崧舟細講文字——小學語文教材文字解讀與教學設計》,就是一本授人以漁的書。

王老師深諳如果沒有好的策略歸納,看再多的案例也是惘然,所以創造性地為一線語文老師總結出文字解讀的十大策略,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如果你是為文字解讀感到迷茫,無從下手的老師,也應該讀讀這本書,這十個策略會為你的教學提供啟發。

文字解讀是語文老師的基本功,語文老師想要拋開教參,走向獨立閱讀和獨立思考,進而走向特色教學,修煉文字解讀的功力,掌握文字解讀的方法,是一條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