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過陰天,吃火鍋!

最好是在“燈下長街雪紛紛”的週末陰天,約五六個好友吃一頓火鍋,那種熱氣騰騰的場景,想來就感覺無比愜意。

過陰天,吃火鍋!

雪夜火鍋,釅茶清酒,桌上的各式菜餚擺出令人賞心悅目的造型,鮮綠的生菜像一朵花在盤中盛開、菌類菜在一個大淺盤中各自亮相、養眼的赤橙黃綠是一籃農家大豐收、肥瘦相間的兩盤羔羊肉擺到桌中間、並列的十隻大蝦等待下鍋。各種佐料諸如麻醬、耗油、花生碎、醬豆腐、韭菜花、芝麻鹽、蔥花、辣椒油等都放在彩色斜口碗中,在櫃檯上整齊地列隊。涼拌醋、醬油、生抽、香油、麻油等裝在相同的瓶子裡,貼著標籤,依次擺在高一層的隔板上。

先取幾碟小菜、一碗蝦片放上桌,再親手調製一碗適合自己口味的蘸料。

北方人吃火鍋,麻醬是眾多小料中的主角兒,寧多不少

,佐以一勺靚麗的辣椒油,增色又提味,至於其他小料,按需所取。

過陰天,吃火鍋!

開涮之前,先碰一個開胃酒,一時間,歡聲笑語,杯觥交錯,紅湯沸水,暖意融融。慢條斯理夾起幾片肉放入鍋中,沸水煮肉片,也煮江湖。年輕時,江湖是一部武俠劇,俠骨柔情,令人嚮往;人到中年,我們把家和工作單位以外的環境統稱為江湖,江湖事、一鍋煮。大家久別重逢,談天說地,交換資訊,

好久不聯絡的同學朋友,或許就在這沸騰的火鍋桌上聽到了ta的近況,被聊起的人,此時應該會突然打個噴嚏、或者突然感覺耳朵發燒,心有靈犀,ta會自言自語道,這雪天,不知誰又在唸叨我呢。

轉而又自嘲道,姐(哥)雖然不在江湖,江湖上依然有姐(哥)的傳說。ta會走到陽臺,若有所思看著窗外,那雪下得正緊,路上無行人,一輛車正在像烏龜一樣向前爬……

據說,

火鍋的起源是古代一群人圍著大鼎煮食物吃,所以才有了人聲鼎沸這個詞

。據說,北京的銅火鍋和四川的麻辣火鍋都是起源於清朝,而我們鄂爾多斯的火鍋,源於成吉思汗南征北戰的行軍途中。經過歷年的發展、融合、創新,當地的火鍋演變為現在融匯南北、貫穿東西的一種隨心所欲的新吃法。

人的情感需求很大一部分寄託在味蕾上,既要懷舊,也要嚐鮮,但沒有什麼需求是一頓火鍋搞不定的

,從鼎到鍋,煮天下食材,也煮天下事,天下食材無窮盡,天下事興衰無人知。

我吃過酸粥涮羊肉

,味道別具一格。酸粥是準格爾的特色飯,牛羊肉是西面3個旗的草原風味,它們相遇,融合在濃湯翻滾的火鍋中,無論你基因裡存在“採菊東籬下”的田園情懷、還是“騎馬牧牛羊”的草原情懷,統統會被這一鍋酸粥涮羊肉給喚醒。

過陰天,吃火鍋!

當鴛鴦火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湯汁豐富的小火鍋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番茄鍋、菌湯鍋、清湯鍋、酸粥鍋、牛油鍋……不一而足,吃什麼口味全憑自己喜好,佐料也隨之層出不窮,食客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嘗試著火鍋內容的最佳搭配,鹹淡相宜,喝甜吃辣,自己定奪。

冬夜漫長,又是週末,紅油小火鍋,能約一餐否?

過陰天,吃火鍋!

張秀,鄂爾多斯人,善於寫鄉土題材的散文及古風長短句,文字接地氣、畫面感強。作品多發於《內蒙古日報》《鄂爾多斯日報》《鄂爾多斯文學》《高原風》及網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