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7月14日傍晚五點,下班的晚高峰即將到來,馬路上愈發喧囂,身處這片鬧市的南華書院卻靜悄悄,微微虛掩的大門裡傳出一位老人鏗鏘有力的聲音。書院的屋簷上掛著“歡迎中國音樂學院甘州古樂採訪團來訪”的字樣,屋內坐滿了學生,那位老人則坐在正中間,為大家講解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

甘州古樂也稱《甘州》大麴,它起源於甘州,唐代時進入宮廷,並以“甘州”命名。《甘州》大區自安史之亂後隨宮廷樂師流亡而融入民間,並儲存至今。這位老人則是民俗文化研究學家任積泉,更是甘州古樂最主要的發掘者和傳承人,他將散落於民間的小調收集起來,再透過專業人士的譜曲和演奏,最終透過樂器彈奏或人聲演唱呈現出流傳千年的甘州古樂。

“這本書,我寫了二十年”

木桌上那本厚厚的書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書的名字叫《甘州古樂》,裡面記錄了甘州古樂的起源、傳承、影響以及189首譜曲。“這本書,我寫了二十年。”任積泉一邊說,一邊伸出手比了一個“二十”的手勢。在這二十年裡,任積泉走遍大街小巷,找尋並收集人們傳唱的民間小調。“很難,真的很難,艱難又漫長。”任積泉回憶道,“在街上走著,聽到有人唱民歌,我就要停下來聽聽,腦子裡呀就趕緊判斷,這是甘州古樂嗎。聽完了之後我得記住,然後找專業的人來譜曲,譜完曲再傳給樂團演奏,最終的演奏效果呈現出來之後,這首曲子才是最終完成。”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甘州古樂》書稿 (圖片由受訪人任積泉提供)

智慧搜尋為任積泉的蒐集過程提供了極大便利。為了得知甘州古樂樂譜的存在狀態,任積泉藉助了菏澤學院一位叫做陳慧慧的博士生開發的音樂搜尋軟體,只要在軟體中輸入樂曲的名字,就能搜尋到這首曲子當前是否存在樂譜。這大大縮減了冗長的蒐集和譜曲過程,加快了《甘州古樂》出版的腳步。

《甘州古樂》的出版,讓研究民樂的學者激動不已。“我把書寄給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學者,他們看完後就說,哎呀任老師,你可是中華民樂的大恩人呀!”說罷,任積泉笑著翻開書本,目光流轉在細密的樂譜中,輕輕揭過一頁又一頁。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任積泉與中國音樂學院學生交流 胡英荷/攝

民樂團成為演奏古樂的主力軍

甘州古樂從民間重返舞臺,是任積泉等學者傾心研究與民間樂團共同接力的結果。2018年8月8日,甘州古樂團在甘州演會中心進行了《甘州古樂》的首演,甘州古樂在經歷千年後,終於再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中。“這是甘州古樂起步的標誌,非常好的一個起點!”談及這次演出,任積泉眼中燃起興奮的光,“這次演出效果很震撼,人們都意識到,民樂可以這麼美,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傑出代表。”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甘州古樂》首演 董興平/攝

透過這次演出,甘州古樂得到了很多民樂喜愛者和演奏者的青睞,越來越多人自發地學習甘州古樂,大大小小的民間樂團也隨之興起。魏洪德和丁棨烈所在的喜洋洋藝術團與任積泉聯絡密切,任積泉經常去觀看他們的排練。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任積泉觀看樂團演出 胡英荷/攝

每次演出前,樂團都要下大功夫。“排練,就是排練,一直排練到看見舞臺不緊張,上臺之後穩如泰山。”樂團中的柳琴演奏者魏洪德回憶起一次去北京的演出,“激動呀,真的高興,上臺演出,那是我們的夢想!”魏洪德是農民出身,透過自己的打拼後小有成就,平時一直資助著這支樂團,也打理樂團的事務。他擦拭著柳琴,聊起自己學習民樂的原因:“平時就喜歡這些戲曲,聽著聽著就開始學,娃娃們成家立業後,我也閒下來了,就這麼開始玩民樂的。”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魏洪德正演奏柳琴 胡英荷/攝

笛子演奏者林棨烈在少年時跟隨母親從上海來到張掖,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他小時候在上海時就接觸到了樂器的演奏。說起林棨烈,樂團的成員們紛紛誇讚:“他吹笛子,那肯定是整個張掖最棒的。”林棨烈同樣是樂團的主要牽頭人,“在張掖,玩民樂的同志大家都相互認識,打一通電話就都來了,樂團組織起來是挺容易的,這些老師很多都是以前在文工團工作的,水平高得很!”

然而,在樂團的演出排練的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困難還是層出不窮。樂團有時會受邀去演出,當演出地點在室外時,由於攏音效果差,樂器的聲音分散開,不僅聲音變小,也混雜了更多的噪音。另外,甘州古樂的演奏需要用到多種傳統樂器,如柳琴、笛子、二胡、板胡、阮、揚琴等。這些樂器都有其獨特的音色,或尖銳,或高昂,或低沉,或清脆,單獨拎出來一種或兩種進行演奏很容易融合。但是,當這些鮮明的音色合到一起時,怎樣讓曲子呈現出多而不雜、融而不亂的效果,是困擾樂團許久的難題。“一開始以為是樂器選得不對,或者是編曲有些問題,但都不是,磨合、多練,才能讓這些聲音融合起來。”林棨烈一針見血地點出民樂團演奏和而不亂的根本。

除了樂器演奏,人聲合唱也是甘州古樂的一部分。五六位退休阿姨是樂團的主力唱將,她們使用甘州方言演唱,高低音轉換自如,給古樂又增添了一抹人文味道。為了讓甘州古樂呈現出其震撼效果,每次演出,都要求每種樂器演奏最好的人參演,選取最貼合曲子的典型風景,再邀請典型人物來觀看,如大學教授、研究學者等,透過他們將甘州古樂進一步宣傳出去。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五位阿姨的人聲合唱 胡英荷/攝

傳承,靠的是文化情懷

林棨烈談到,堅持玩民樂就是因為喜歡。“我們都是因為喜歡才湊到一起的,沒有人是為了掙錢才來的。每次排練,揚琴的調調一起,心裡馬上就澎湃起來了。”林棨烈看著面前的揚琴,兩隻手比劃著起調的動作,哼起了甘州小調。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林棨烈的笛子演奏 胡英荷/攝

“文化的傳承,就是靠文化情懷,靠那幾個真的熱愛的人,我和他們,都是熱愛古樂的人。”任積泉自幼生活在張掖,從小在街鄰相里聽到了太多民間小調,這也讓他對街坊文化十分感興趣,“小時候聽到的曲子,在腦海裡去不掉的,所以我就想一定要把這些坊間小調收集起來,讓甘州古樂再發展起來,四十年,我一直在做這件事。”

談及古樂的傳承和發展,任積泉成竹在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樂器不再被少數人獨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樂器,這些懂樂器、會樂器彈奏的人分佈在全世界各地。“我們把甘州古樂推出來,讓這些人聽到,他們就會感興趣,就會跟著我的《甘州古樂》一起學習,他們都是古樂的傳承人,毋庸置疑的。”任積泉如是說。這些分散在各地的愛好者和演奏者都是古樂的繼承者,林棨烈和魏洪德就是最鮮活的例子,這些人雖是點點星星之火,但若共同致力於甘州古樂的發展,燎原之勢便指日可待。

除了愛好者的傳承,政府和民間也在為古樂的發展創造良好生態。官方為民樂團提供排練場所,琴架、譜架等器材,安排慰問演出。在民間,關於古樂的教學也在慢慢地滲透到學校中,“能教會一個是一個,教會兩個是兩個,不怕沒人搞民樂。”任積泉望著滿屋學生,堅定地說。

林棨烈所在的樂團常常在社群活動室排練,每次演奏,都會吸引來不少居民。活動室內,十幾位老師已經架好樂器,擺好樂譜,各自除錯著自己的琴,各種音調雜糅在一起顯得有些混亂。幾分鐘後,林棨烈拿起他的木笛,端坐在座位上,抬頭示意彈奏揚琴的老師起調。叮,叮,鐺三聲清脆過後,二胡聲驀然響起,接著阮和柳琴依次加入,大提琴也緩緩拉動,一時間,厚重與低沉,輕快和尖銳都融為了一體。

甘州古樂的起源和傳承:從散落民間到登上舞臺

樂團正在排練 張可偉/攝

任積泉一直在轉著圈錄影,最後坐在椅子上,邊聽邊打節拍。演奏結束後,各位老師都收拾自己的樂器準備離開,任積泉揹著手,點頭微笑,跟每個人告別。

談起對甘州古樂的發展的願望,任積泉有些沉默,看著樂團成員一個個地離去,慢慢地說:“想讓樂團走出民間,成為有編制的樂團,這樣才有更多機會,讓更多人知道。”

(作者胡英荷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指導老師魏佔興、王臻、陰雨永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