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濟南章丘東窯頭村有個古影壁,上有一座關帝廟,還有兩方石碑

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東窯頭村,位於文祖街道西北部,秀美的錦屏山北麓。東窯頭村建村於元朝末期。據《章丘市地名志》記載:元至正初年(1341年),崔、吳兩姓來此在東西兩地燒製家用陶器為生,後繁衍成村。該村在東,故名東窯頭。該村現有450多戶,1300多人。

西巴漏河的支流大寨河自東向西從村中穿過,將村子分成河南、河北兩個部分。

在該村河南部分中部,一條南北街的北頭,有一座古代的石門閣,名叫里門,始建年代不詳,重修年代為光緒丙戌年(1886),距今已有130多年曆史。里門的門楣上方,鑲嵌一方石匾,石匾上是陰刻的“帶礪”兩個大字。據傳說,這條南北街是王姓的聚居區域,歷史上,王家出過一位了不起的貴婦人,因嫁給了在京城做大官的胡都堂,被皇家封為一品誥命夫人,榮寵有加。王氏家族為了表達對皇恩的感激和忠誠,修建了這座石閣。

濟南章丘東窯頭村有個古影壁,上有一座關帝廟,還有兩方石碑

里門的門洞對面,是一座石砌的古影壁。這座影壁坐北朝南,與里門正對,為雁翅形結構,由中間的主壁和兩側往內傾斜的副壁組成,依砌在里門對面的房屋後牆之外。據村裡的老人介紹,這座影壁原有壁座、壁身和壁頂三部分,由於年深日久,街道路面不斷墊高,影壁的壁座部分已經埋在了路面之下。

影壁的中心,由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磨磚對縫,非常整齊。

影壁中部有一座小巧的壁龕。壁龕高度和寬度約1米左右,由四塊打磨規整的青石砌成。最上面是仿屋簷結構的龕頂,外探的屋簷部分已被毀壞,後來用水泥進行了修補。下面三塊青石,一橫兩豎組成一個龕門。龕門的門楣上是“執綱扶紀”四個大字。左右是一副對聯,東側的上聯是“惆悵千里月”,西側的下聯為“桃園萬古春”。龕內供奉的是關聖大帝的塑像。

影壁的左右副壁上,各鑲嵌有一方石碑。東側的石碑為創立影壁的碑記。碑文為:

章邑城南明四里東窯頭莊河南,公議修立影壁一堵,上建關聖帝君神像。伏思帝君之伏魔蕩寇、定國安民,甚為當代所極崇,非但以壯觀瞻已也。乃一人倡言,眾工協力,攻治之易,不日而成。豈非事有當然之理,即有一定之數乎!謹勒諸石以志。

李鍾嵋撰文

韓汝琮書丹

道光歲次乙丑季夏立

西側碑記為領袖、石匠、泥水名單:

領袖:王元亮 王元孟 王元祿

王景玉 王景清 王景川 王景明 王景秀 王景興 王景文 王景盛 王景奎

王永城 王永江 王永昌 王永漢 王永安 王永茂 王永福 王永年 王永康 王永惠

王敬德

石匠:孫尚雅 孫昌宗

泥水:於懷登 陳汝康

由碑文的記載可知,這座影壁創建於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距今近200年曆史了。比它對面的里門重修時間(1886)還早近60年。

作者: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