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文獻古籍超3萬 口碑古籍超1萬!這些寶藏都已“入藏”

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探尋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中的 “古為今用”

文獻古籍超3萬 口碑古籍超1萬!這些寶藏都已“入藏”

雲南民族古籍辦庫藏彝文古籍

雲南

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動縮影

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

其中

15個特有民族

8個人口較少民族

16個跨境民族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各民族創造並積累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少數民族古籍。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是其中不可或缺、獨具特色的重要部分。

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蘊藏豐富的各民族疾病認知、疾病觀念、應疾診療措施等,是中華醫學的重要知識載體,是一宗有待在推陳出新中實現“古為今用”的重要文化遺產。

文獻古籍超3萬 口碑古籍超1萬!這些寶藏都已“入藏”

2018年8月,在麗江市博物院開展東巴古籍數字化調研

今年,由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副研究員和六花與專案組成員起國慶、艾芳、楊筱奕共同研究的專案《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保護與傳承研究》,獲得了“2020年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調研報告類)三等獎”“2020年度雲南省民族宗教委系統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日前,和六花、起國慶兩位專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為大家解讀我省少數民族醫藥古籍實現“古為今用”的價值內涵。

文獻古籍超3萬 口碑古籍超1萬!這些寶藏都已“入藏”

2019年3月,調研訪問彝文古籍專家張純德教授

30多年來,我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也得到了全面的搶救保護。在調研中,全省在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搶救保護中有哪些突出成績?

文獻古籍超3萬 口碑古籍超1萬!這些寶藏都已“入藏”

2019年在雲南民族博物館調研

起國慶:

30多年來,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搶救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各部門通力合作,成效是顯著的、成果是突出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了雲南省彝醫醫院,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了迪慶州藏醫院,西雙版納州成立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醫醫院,構建集中醫藥、民族醫藥教、研為一體的中醫醫院;省級層面成立了雲南省民族民間醫藥協會,部分州、市、縣也成立了民族醫藥協會。

雲南省始終把搶救性保護作為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

首先,徵集保護了大量少數民族醫藥古籍。目前,全省已徵集保護少數民族文獻古籍3萬餘冊,口碑古籍1萬餘種,其中81部少數民族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彝族醫藥古籍《醫藥書》第六批入選。僅省民族古籍辦就搶救徵集了彝族、傣族、瑤族、納西族、傈僳族、壯族等民族的文獻古籍共3500餘冊(卷)。調研顯示,書籍類雲南少數民族醫藥古籍多數已被搶救保護,處於入藏狀態,分別藏於各地古籍辦、檔案館、博物館、研究院、圖書館、民族醫院等機構。傣族、藏族醫藥古籍受宗教文化、傳承機制等因素影響,散佈在寺院、民間的醫藥古籍數量遠超各收藏研究機構入藏量。如西雙版納州先後收集《剛比迪沙嫡巴妮》《馬臘瑪塔坦》《阿皮塔麻三給尼》《桑格尼》《巴力旺》《麻哈娃》等200餘部醫藥古籍和2000餘個單方、驗方、秘方。無文字民族的口傳醫藥古籍蒐集整理研究工作從無到有,取得了顯著成果。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了摸清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狀況,搶救瀕臨消失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料,開展了大規模的口傳古籍蒐集整理工作。1950年至1955年,中共雲南省委邊疆工作委員會、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對全省少數民族社會歷史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多次的調查,發掘、整理了一些少數民族講唱類醫藥古籍。尤其是1984年,文化部、國家民委等部門組織編纂“三大整合”,即《中國民間故事整合》《中國歌謠整合》《中國諺語整合》,一些涉及民族醫藥內容的民間故事、民間諺語、民間神話及民間歌謠整理加工並印刷出版。以傈僳族醫藥古籍為例,蒐集整理了《藥書》《神藥的故事》《戀藥祈歌》《媽媽為我熬苦藥》《狗吃月亮》《練功和行醫》《捱打遇醫》《槍炮打不進》《孤兒和七公主》《復活的人》《智除妖精》《淨賺一兩》《卸邪祭詞》等,數量眾多、內容豐富。

文獻古籍超3萬 口碑古籍超1萬!這些寶藏都已“入藏”

2018年5月,在麗江市東巴文化院調研

其次,翻譯、整理、出版了一批少數民族醫藥古籍。先後編纂出版了《納西東巴古籍譯註全集》(100卷)、《中國貝葉經全集》(100卷)、《彝族畢摩經典譯註》(100卷)、《哈尼族口傳文化譯註全集》《雲南少數民族珍本整合》(100卷)、《雲南文山壯族文獻古籍典藏》等文獻古籍,以及《中國民間故事整合·雲南卷》(上下)、《中國歌謠整合·雲南卷》《雲南民族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總目提要》《雲南民族古籍叢書》(80餘部)、《雲南少數民族古典史詩全集》(上中下)、《雲南少數民族敘事長詩全集》(上中下)等古籍,為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大型的民族古籍翻譯整理、影印類圖書都收錄了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醫藥古籍。

此外,發掘、整理、出版了一批少數民族的醫藥單方、驗方,如《中國少數民族民間驗方精選》《中國彝族民間醫藥驗方研究》《傣族傳統醫藥方劑》《中國拉祜族醫藥》《彝族驗方》《竹樓醫述》《傣醫傳統方藥志》《中國傣醫藥圖譜》《月王藥診》《晶珠本草》《元江哈尼族藥》《中國佤族醫藥》《德昂族藥集》等。

與此同時,全省開展了少數民族古籍採錄識讀,推進數字化保護。少數民族古籍的儲存條件特殊,不易查閱,數字化可以極大提高古籍利用率。近年來,省民族古籍辦組織全省有關機構,持續開展彝族、傣族、納西族、哈尼族、普米族、瑤族、藏族等民族古籍普查採錄工作,積累了一大批珍貴少數民族醫藥古籍資料資訊資料。

專案調研團隊介紹

負責人

和六花,女,納西族,雲南麗江人,歷史學博士,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習西南環境史、雲南民族古籍。

成員

起國慶,男,彝族,雲南楚雄人,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主任,研究館員,主要從事雲南民族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學等領域研究。

艾芳,女,彝族,雲南昆明人,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習民俗學、雲南民族古籍。

楊筱奕,女,白族,雲南大理人,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副研究員,主要研習中國民族史、雲南民族古籍。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