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剛剛過去的2021年,想必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亞馬遜索評越來越困難了。

自從去年五月份亞馬遜發起的那場規模龐大的“清評運動”以後,很多賣家被封了店鋪,很多測評服務商被迫轉行,很多新手剛上線的新產品都在為如何獲取review感到煩惱。

之所以感到煩惱,是因為review(Ratings)在產品運營中的地位過於重要,它是維持較高的點選率和轉化率的重要保障,沒有review的產品,或者是review評分不高的產品,點選率和轉化率是不會讓你滿意的(除非是必須品和稀缺品)。

review這麼重要,而亞馬遜顧客的自然留評率又很低(官方之前說是1%-2%之間),所以賣家們才會想到各種各樣的合規或者不合規的“邀評方法”。

即便是在規則日益嚴格的現在,很多產品的成功打造也離不開review的堆積,

我們隨便從BSR榜單上找兩個產品看一下。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這款Blender產品有9000+ratings,我們用賣家精靈來看一下它最近的留評率是多少。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最近半年的留評率都在15%-20%之間,部分月份甚至高達25%以上,如果只是依靠自然訂單留評,這是絕對做不到的。

也許你會覺得這只是個偶然現象,我們再隨機找一個產品。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這款Bath Pillow產品,有4200+Ratings,同樣的,我們也用賣家精靈來看一下它最近的留評率。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這款產品的留評率更為誇張,

有連續4個月的留評率都超過了20%,這單純依靠顧客的“自發留評”也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不只是這兩個隨機挑選的產品,你在BSR排行榜上隨機挑幾個產品基本都會是這樣,這就是Review(Ratings)對於產品打造的重要性。

有些賣家可能會問,這些top賣家都是如何把留評率做到這麼高的呢?

這個我們也只能去猜測,具體原因只有賣家自己才清楚。

在亞馬遜沒有發起這場運動之前,最流行的莫過於“自養號測評”,當時哪個做的比較大的賣家手裡沒有數百甚至數千的買家賬號呢。這些賬號他們自己也用不過來,所以很多賣家還會兼職做一下“測評服務商”,一方面是賺點小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把這些買家賬號養的更為真實。

自養號火爆的時候,“小卡片測評”也是非常的流行,賣家們發明出了各種各樣的小卡片版本,像下面這樣的都屬於最基礎的卡片樣板。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後來更高階的卡片形式出現了,各種landing page、二維碼、折扣碼等等資訊都出現在了小卡片上。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再後來,甚至出現了很多“訴苦式索評卡”,什麼“得了白血病急需review”之類的話術驚險亞馬遜平臺。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還有之前一直很火爆的reviewer群組測評,用免費的產品去換取review或是ratings,到現在也一直有人在做。

不管你在用上述哪種方式來進行邀評,你不得不承認,那都是在打平臺的“擦邊球”(或者也可以直接說它就是違規)。

現在亞馬遜官方允許的邀評方式就只有兩個:

Vine計劃和“請求評論”按鈕。

其實,如果你的產品是新品,前期用這兩個功能來獲取初始review也是完全夠用的,後期等產品起來以後可以再輔以其他的方式。

很多賣家會說:

Vine計劃的顧客太挑剔,邀來差評的機會太高。

如果你對自己選擇的產品的質量連這點信心都沒有的話,這款產品趁早還是放棄的好。

還有賣家會說:

“請求評論”按鈕需要一定的訂單數量作為基礎,自己的新品沒有訂單又該如何去邀評呢?

其實這個很好解決,有那麼多的促銷渠道可以為你所用,站內的有亞馬遜聯盟促銷、Post、捆綁銷售、秒殺等等渠道,站外還有各種Deals平臺可以讓你去做推廣,一旦有銷量產生,邀到review的機率還是挺高的。

還有就是這個“請求評論”的功能是個持久作戰,滿足索評要求的訂單一定都要去點選一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去提升獲評的機率。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如果你覺得手動點選這個按鈕比較麻煩,也可以藉助賣家精靈外掛提供的

“一鍵自動邀評”

功能。

當你進入到“管理訂單”介面,點選右側的賣家精靈小標識,可以直接來到“邀請郵件”的介面,點選“一鍵邀評”即可實現群發“請求評論”的功能。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這個功能還可以自動遮蔽那些

留下負面Feedback的訂單

已經退款的訂單

,最大程度上去杜絕邀來差評的機率。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如果你的訂單在亞馬遜規定的邀評週期之內,你可以在這裡實現一鍵傳送多個邀評資訊,如果你的訂單已經不在亞馬遜規定的邀評週期之內,系統也會進行如下提示。

聊聊亞馬遜索評那些事

總之,現在的review獲取難度是越來越大,如果你也在為review的來源感到發愁,不如多試試站內的這些合規渠道。

好了,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