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現在過春節,好像感覺不到一絲年味兒,沒有花花綠綠的年畫、掛曆,也沒有了叮叮噹噹的小鞭兒,更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儀式感和期待感。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小時候,一進臘月就開始置辦年貨了,一直到年三十,家裡天天蒸汽瀰漫,香氣四散,這就是年的味道,一種讓人興奮、快樂,睡不著的味道…

不禁讓我想起那句話:“那些年窮的像個孫子,但快樂的像個爺!”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老北京人過年,從進入臘月,一直延續到元宵節後。小孩小孩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上街扭一扭…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以前到了臘月十幾,就要開始置辦年貨了。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小時候年前買年貨的人很多,像什麼新衣服,春聯,鞭炮,掛曆,燈籠、風車、空竹、臉譜……

還有那大大的年畫,一個胖小子抱著個大鯉魚!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割上幾斤豬肉或牛羊肉包餃子、做年菜。再買些雞肉,當年年夜飯少不了魚,象徵著年年有餘。要買這些吃食,您得早早排隊,去晚了就買不著了。

春節期間,也是走親訪友最集中的時候, 因此這送給各家的禮品也成了年貨的一部分。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在過去,帶上一包茶葉、兩瓶酒一定是拜年少不了的禮數。

而這茶呢,必須得是茉莉花茶,老北京人就愛喝這一種。弄兩瓶“西鳳”或“四特”,既拿得出手,價格也合適。

當然,也少不了餑餑匣子,牛舌餅、薩其馬、棗糕等等等等。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那時候的北京,冬天沒什麼新鮮水果,凍柿子就成了最好的美味,咬一口甜甜的,但更冰牙!還有冰糖葫蘆,這是孩子們的最愛。

過年少不了糖,散裝糖整一盤子,來小孩了給一塊,沒意思了吃一塊,軟糖、硬糖、酥糖都有,那時候喜歡嚼硬糖,吃多少都不嫌多,直齁嗓子……

軟糖中的經典就是高粱飴、楊梅糖、大蝦酥、酸三色。。。

雜拌兒,象徵著吉祥,杏兒、蜜桃、大棗、桂圓、榛子仁等等不同搭配,色彩鮮豔,香甜可口……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臘月二十三開始置辦新衣裳,正如歌謠唱的:“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新布衫,老頭兒要頂新氈帽。

這時候,孩子們開始放鞭炮。那時候的鞭炮,得拆開來放。一到年底,最愛守著賣鞭炮的小攤兒,什麼大地紅、鑽天猴、當然還有二踢腳,威力很大。

我們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噼裡啪啦的響,圍著鞭炮歡蹦亂跳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

除了吃和玩,冬天春節前,還要種水仙的。買了水仙頭,自己切開,然後種上,它就跟掐準了時間似的,準是頭春節開。別看外面寒冷,這屋裡的水仙卻開的嬌嫩~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臘月二十四,那場怎麼逃也逃不了的大掃除。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小時候過年前一定要來一場大規模,全家都出動的大掃除,來迎接新的一年。掃灰塵,洗床單、被罩、窗簾、衣服,能洗的都洗了,擦玻璃,墩地,每個角落都清掃一遍。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那時候家家戶戶還要貼對子和福字。

進了臘月“對子攤”就開始遍佈在鬧市。家裡無人能書寫的來求寫對聯,一般是現買現寫,而家中有會寫的則多自己寫對子。現今的春聯,幾乎都是印刷機的產品。貼金描銀、尺幅寬大、花裡胡哨、喧賓奪主,文字重複,千篇一律,只求美觀、不講內涵。

貼春聯就少不了送財神的,不管這一張薄薄的、賊劣質的財神畫值多少錢,都得買,財神都送到家了,哪能拒之門外?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那時候家裡要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要蒸一鍋又一鍋白胖胖的大饅頭,把主食備的足足的,希望象徵來年的日子會蒸蒸日上。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等到除夕,那一頓,那是一年中最豐盛的……

那一整天,媽媽、嬸兒等等都圍著廚房在轉,燉肉,炒菜,燉雞、蒸魚,切肘子,打豆醬兒、擺芥末墩兒,整個房間都飄著飯菜的香味兒。幾乎所有肉類都齊了,滿屋子都是肉香。

孩子們鬧著、笑著,就盼著吃年夜飯。這種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滿足,只有小時候才有!

那時的我們,物質不豐富,但每一次過年都會特別快樂!然而現在長大了,衣食不愁了,反而害怕上了過年。。。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大年三十兒晚痴痴地盼著春節聯歡晚會。

那時候,春節聯歡晚會還不像現在這樣可有可無。吃完年夜飯,早早就擺好乾鮮果品,全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盼著陳佩斯、朱時茂的出現……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一邊看著春晚,全家人還要包餃子……

一到12點,孩子和大人開始放鞭炮,充滿了歡樂和尖叫……

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就著臘八蒜和臘八醋,這才叫過年!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除了年夜飯、壓歲錢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時候過年最大的盼頭。那時候,一年買不了幾件新衣服,全指望過年的時候了,沒事就拿出來看看試試,疊的平平整整的壓在枕頭下都睡不著覺,想象著明天穿上新衣服的開心勁兒,睡夢中都是甜甜的微笑!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新年不許說罵人、不許剪頭、不許掃地、不許哭!

新年第一天,爸爸媽媽看上去都不那麼嚴厲了,都慈祥了好多,你再怎麼調皮搗蛋都不會挨一頓胖揍,沒事兒,過年嘛。

只是有一個禁忌,尤其不能說“死”字,那多不吉利。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那時候初一開始拜年。

大早上一起來,要給長輩和街坊四鄰拜年,要說:過年好!

過年嘴一定要甜,因為不僅能得到好吃的,還能得到壓歲錢。

雖然那時候的紅包只有幾十塊錢,但對我們來說那已經是鉅款了!放在兜裡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

當然,到了第二天媽媽一定會說:你的壓歲錢呢,我先幫你保管著。直到現在,小時候的那些壓歲錢我媽也沒還我。

去親戚家拜年的時候,大人們總會抓一大把零食塞你口袋裡,你揣著一大兜的好吃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那大大小小的廟會熱鬧紅紅,更充滿了人情味兒。

那會兒廟會上最熱鬧的就是舞獅子和舞中幡表演。簡易舞臺上“鐺鐺鐺”鑼鼓聲一響,人呼啦圍上去,裡三層外三層,來得晚了就只能看前面人的後腦勺了。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除了曲藝等傳統節目,還有服裝、百貨、玩具、小吃。

最吸引孩子的當然還是小吃,每種小吃都真材實料,地道正宗。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還記得,那時最喜歡正月裡的親戚大聚會。

過年的時候家裡的親戚都會回來,姑姑、姑父騎著腳踏車帶著好幾個孩子,平時不常見的哥哥、姐姐都能見,一群孩子跑著鬧著,嘰嘰喳喳的才叫過年!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

小時候,年是爸爸買回來的肉,是媽媽給我做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塊錢,是那噼裡啪啦煙火四濺的一掛小鞭兒。小時候年是期盼…

長大了,年是超市裡的擁擠,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卻誰都吃不下,是擁擠堵車,是黑夜當做白天的混亂。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年”不同!

30年前,我還是點香滿衚衕放炮的小孩,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