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編輯丨Xin  視覺丨Hanty

11月1日即將迎來萬聖節,這是個主要給孩子們“玩”的節日,許多年輕的父母們會藉此機會裝扮孩子、帶孩子一起參加“討糖”、“扮裝”等萬聖節活動。

萬聖節

HAPPY

HALLOWEEN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這讓我想起,10月中旬《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扮演海格(Hagrid)的演員Robbie Coltrane因病去世,全世界很多看著《哈利·波特》長大的成年人都在用各種方式悼念這位霍格沃茨的守門人。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以上圖源:twitter & 微博)

你看,不論是小孩或是小孩長成的大人,都如此需要並熱愛魔法、奇幻、童話等超現實的作品,這又是為什麼呢?肯定不只是因為玩得快樂。

1

沉浸式扮演

全方位能力培養

像萬聖節扮裝、討糖(trick or treat)這樣的扮演遊戲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這樣的扮演遊戲可以非常有效地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

扮裝遊戲、幻想虛構的作品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

沉浸式讀虛構作品也同樣,會為孩子提供詞彙、口頭語言、文字語言的高質量輸入與有效輸出。

為什麼很多孩子讀家長選的書總讀不了兩頁,但卻可以幾天茶不思飯不想地讀完厚厚的一本《哈利·波特》?

很多家長可能先入為主地認為是因為這些閒書沒什麼營養,讀起來自然快。但背後的原因是趣味童話、魔法、玄幻、奇幻、科幻作品等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裡面精彩的幻想世界也更容易讓幼年的孩子沉浸進去,不知不覺就讀完了幾百頁的書。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當然,

這些扮演遊戲和虛構想象的作品也會充分激發、塑造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每年萬聖節我都會和孩子們選擇不同的造型裝扮起來,這是小兒子Shawn初中的一次萬聖節裝扮。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當時我們兩還一起設計樣式、購買材料,在家裡佈置出了“鬼屋”一角 ▼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蘭卡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孩子看《哈利·波特》等書籍或電影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更重要的是,

在這些虛幻世界裡,讓孩子們體驗自由、建立起信心,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許多成年人會真誠地悼念海格,是因為大家曾在想象裡與哈利、赫敏和羅恩一起,小心翼翼跟著高大的海格躲過瘋狂打人柳,走進過城堡邊禁林的深處,見到過銀色獨角獸、能預測未來的半人馬、八眼巨蛛阿拉戈克…… 曾與魔法世界裡的他們一起並肩戰鬥成長。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2

虛構裡認識適應現實世界

逐步成長

這些扮裝遊戲或虛構作品對成年人來說好像太幼稚,但往往遊戲和故事裡都包含著現實世界裡的社會規則,不用父母們反覆絮叨那些孩子無法理解的道理,而是

巧妙地透過遊戲或閱讀的方式幫助他們理解現實世界和事物運作方式

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如何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從如何面對無法告訴父母的各種小情緒、如何安撫朋友的情緒,到面對不同問題如何更好地與別人溝通與協作。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是透過遊戲來學習社交的。

比如一開始孩子喜歡獨自一個人玩(

非社交活動階段

),漸漸地開始接納與別的孩子一起玩,但這個時候主要的遊戲形式可能還是在一個環境裡各玩各的(

平行遊戲階段

),最後發展到在同一個環境裡、圍繞著同一個主題一起玩(

合作遊戲階段

)。

——選自《時間的格局》第二章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裡,有各種不同特質的孩子,大家也面臨各種與現實世界類似的矛盾:聰明好學的赫敏,一直隱隱被大家認為太“死板”,但也只有她勤奮學習到擁有了倒回時間的懷錶、拯救了小天狼星和鷹頭馬身有翼獸;

每個班級裡總會有表現不突出、不起眼的同學,但最終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學什麼魔法技能都一直笨笨的納威原來是魔藥天才,總是恍恍惚惚、被大家認為有些“瘋瘋癲癲”的盧娜其實腦洞無限大、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隱身生物夜騏……

許多當年的讀者與觀眾懷念海格,是因為海格不僅騎著飛天摩托帶著生日蛋糕打開了哈利的新世界之門,也打開了那些困在家庭爭執、學業壓力、同學不和等少年煩惱裡孩子們的新世界之門。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告訴他們眼前的困難和煩惱會被解決,憂傷煩惱終會度過,之後會有更精彩的生活。會擁有良師益友,見識神奇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裡努力成長為誠實、正直、善良的主角。

也讓他們相信每個孩子會帶著與他人不同的特質成為他想成為的人,像調皮搗蛋的韋斯萊兄弟,在困難時刻卻總能找到最另闢蹊徑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海格”的最後一次出鏡也如此說過,50年後他肯定不會在這個世界上,但海格會一直在,會陪著一代代孩子長成大人。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

3

與孩子一起“認真”玩到大

不管是民俗意義深厚的傳統節日,還是國外傳進來的萬聖節、聖誕節等,其實都可以看作是給父母們機會去與孩子創造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我的有些朋友熱衷於聚會,媽媽們會在萬聖節前夜給孩子們化上精彩的妝、與孩子們一起製作創意南瓜燈、製作小型鬼屋;幾個平時總一起玩的家庭也會組織孩子們集體進行“討糖”活動、走秀、裝扮PK賽等。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孩子會有強烈的參與感,對培養孩子自信心、提高社交情商、感受家庭的溫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從一個會玩的孩子身上,也可以看到他所擁有的是一個怎樣的家庭,是充滿了愛、接納、和支援的。相信奧特曼的爸爸與想變成騎掃帚抓到金色飛賊的孩子是一樣的。

萬聖節一年復一年,從奧特曼、哆啦A夢到哈利·波特,都是告訴大人們一件事,用孩子之心對待他們,也讓自己能做回孩子。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這樣的儀式感?現實世界認真搞怪,會玩的孩子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