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如果被一隻老虎咬了,你會選擇求救嗎?

“我不會。因為如果沒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會死;可是一旦有人來救,我還得跟他打招呼。”

一個段子,說出了很多“社恐”人的心裡話。

“社恐”作為一個網梗出現,更多是一種調侃和託詞。

有人希望藉此表達不想和陌生人說話、不想參加社交活動的心情。

但真正有“社恐”傾向的人,內心的戲碼從沒這麼歡樂。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他們“隱匿”在生活裡,始終和如影隨形的恐懼感對抗,努力“扮演”著一個普通人;他們會對某些場景感到尷尬、擔心、焦慮,感覺自己總被關注,在人群中很突兀,很扎眼,手足無措,有想要逃避的衝動,否則就“度秒如年”。

在網上特活躍,私下特別害怕見陌生人,甚至不敢與陌生人對視;

路上遇到熟人,原本走路帶風,瞬間走路怠速,寧願繞遠,也不願打招呼;

聚會的時候,缺乏存在感,害怕與人聊天、爭論;

看到陌生人來電就緊張;

…………

這些在常人眼中再正常不過的場景,對“社恐”人來說就是“細思極恐”。

種種“症狀”,困擾著很多年輕人。2020年有媒體針對年輕人發起網上調查,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中,

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

為了恢復良好的社交狀態,有十餘萬人正在網上“自救”。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被忽視、被邊緣化的“他者”

在豆瓣上,有近8萬名自嘲為“社交低能兒”的網友,加入了“社交能力復健小組”,分享自己的焦慮故事,提出問題,尋求復健技巧: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說話總被無視可能是什麼原因?

大家畢業後還會跟同學聯絡嗎?好朋友呢?

喜歡一個人看電影是怪胎嗎?

大家微信上可以每天都互動聊天的朋友有幾個呢?

…………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圖/CC0

網友們紛紛出謀劃策,“陳親密”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的苦惱,她都感同身受。

“陳親密”成長在一個非常注重成績的家庭,總會被家人找出不足,“我感覺自己只有成績好的時候才會被喜愛。”這也讓她自我要求嚴格,一旦有一點錯,就感覺自己很差勁。

初中時,她漸漸發現自己不擅長,甚至不敢社交了。她不斷用學習來掩飾這個現實,“初中時候我學習成績好,總考班級第一,還要假裝自己是個高冷的學霸,不屑與任何人接觸,其實我內心十分渴望社交。”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圖/CC0

她以為上了高中,這種狀況就會好轉,結果讓她一直引以為傲的成績一落千丈,“從前學習好是我唯一的價值,當我沒有了好成績,我找不到我的價值。”

那段時間,她很害怕下課,因為上課只要坐著就行,但是下課一個人坐著會顯得很不自然,

一想到出門要面對很多人的目光,就不知道手往哪放,腳往哪放

;別人聊得熱火朝天,“我時刻都在想,這句話說得對不對?我這會兒的表情自然不自然?”在別人眼裡的青春記憶,對她來說則是噩夢的源泉。

上了大學,“陳親密”的

“社恐”

已經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在宿舍聽到室友的聲音都會感覺到害怕;整天琢磨如何與舍友相處,是不是要打招呼,該說什麼,萬一聊天接不上話怎麼辦。上課之前,她想的是今天該和誰一起走,和別人坐在一起要是沒有話說尷尬怎麼辦……一個人外出吃飯成了常態,她甚至會搜尋“一個人去吃火鍋怎樣顯得自然一點”。

除了上課,她平時幾乎整天待在宿舍床上,無比難受,就像親手把自己關進了牢籠。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承受不住負面情緒和尷尬的人,

是沒法談改變的”

焦慮之餘,她也開始了反思,為何小心翼翼地生活卻錯過了太多?“這二十年來我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錯過本來可以上臺表演的機會,本來可以成為好朋友的人,本來可以相愛的人,我覺得不甘心,從那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走出‘社恐’。”

但這並不容易。“陳親密”看了很多書和課程,在網路小組裡找辦法,在網上聯絡到了專門研究

“社恐”

的“過來人”。那段時間,她邊學習邊實踐:在學校裡和陌生人搭訕聊天,主動和不熟悉的同學接觸,直面曾讓自己恐懼的事。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圖/CC0

有一次體育課,她和一個同學打乒乓球,“這對於當時‘社恐’的我來說太可怕了”,又開始了胡思亂想。剛要找理由跑開,她想起來在學習過程中聽到的一句話,

“承受不住負面情緒和尷尬的人是沒法談改變的”

,於是下定決心去直面它,把注意力從雜念上轉移到打球本身,想怎麼打好球,和對手不自覺地開始聊球,聊愛好等,越來越放鬆,“那天我有了從未有過的放鬆。”

之後,“陳親密”逐漸開始了轉變,參加了“十佳歌手”比賽,後來還兼職當了一段時間的駐唱歌手,參加了社會實踐去支教,遇到了特別契合的好朋友,最終走出了“社恐”。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別人看不起的,不是你的缺點,

而是你的自卑”

回想過往,“陳親密”覺得能在學生時代後期脫離“社恐”是件幸運事,就像綻放了一次,“終於不用站在臺下看著別人的生活了”。

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實現自我突破。畢業後的“陳親密”,開設了多個自媒體賬號,提供諮詢服務,希望幫助更多“社恐”人走出困境。“其實生活中,

社恐’

的人有很多,只是都不敢承認,

父母朋友也理解不了他們,但我可以看見和接納他們的不安,我要告訴他們,你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圖/CC0

網友“柔柔”是“陳親密”幫過的一個

“社恐”

人。“柔柔”今年剛上大學,小學時候學校極度注重成績,按成績分三六九等,因為成績不太好,她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上了高中,“柔柔”又因為容貌平平繼續自卑,想去社交但又怕被說“這個人長得也不好看還這麼活躍,是不是對自己心裡沒數”。

經過“陳親密”傳授經驗後,“柔柔”漸漸發生了變化,情緒走向了正軌。“柔柔”逐漸明白,“

別人看不起的,不是你的缺點,而是你的自卑。

我曾總把自己放在被人審視的位置上,現在才意識到,我也可以抬起頭去觀察和評價別人。”

幫助“柔柔”實現轉變,“陳親密”也很開心,“很多人之前不敢社交是因為思維鑽進了牛角尖,一旦調整了過來,整個人就像打開了枷鎖一樣,能釋放出無限的能量。”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社恐”是個筐,不能啥都裝

心理學家朱迪斯·赫爾曼在《創傷與復原》一書中提到,

“心理創傷”不能獨自面對,只有在“關係”中才有修復的可能。

像“陳親密”這樣,靠自驅走出困境的人屬於少數,更多人依然在各類“社恐”小組、微博話題和聊天群裡表達自我,尋找“同病相憐者”,期望獲得“拯救”。“社恐病症”成了紐帶,形成了不同的“診療社群”。

也有一些小組成員,對社交有一定的排斥傾向,但並不存在社交恐懼,為自己貼上“社恐”的標籤,只是想隔絕過度社交。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圖/CC0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社恐”的世界,真假難辨,

要先做個分診

人是社會性動物,恐懼是人的天性。在陌生場合緊張,是正常的情緒表現;不喜歡與“化學反應不合”的人打交道,也是人之常情;有人天生內向,喜歡安靜和獨處。這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恐”。

當迴避社交的行為,達到了干擾學習、工作或其他重要關係的程度,並給本人造成巨大壓力的時候,才是醫學意義上的社交恐懼症。這屬於心理類疾病的分支,需要“患者”內心積極“自我修復”,嚴重時則需要專業的治療。

網際網路成了一些“社恐”人的“避難所”。線上多元的社交工具,為他們提供舒適區,讓他們捧著手機,就可以編織出人際關係網。但線上的順暢交流,不一定能帶來線下的正常交流。

網路提供的緩衝空間,隔著螢幕的安全距離,不是治病良藥。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該看哪裡?”

“社恐”的形成,有著複雜的社會、家庭和個人因素。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變動,會引發一些人的適應困難,由此導致情緒上的苦悶、敏感、“他人導向”等。也有一些人,嚮往純粹的關係,排斥功利化的社交行為,也更容易陷入精神困境。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要走出

“社恐”

,就要正視障礙、治癒心靈。走出恐懼,重拾交往,在日常生活中

不要過度揣測別人的心理,不要過度關注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也不要輕易給自己負面評價

,發現問題要調整好心態,努力改正並及時總結經驗。同時,社會和親人都應對“社恐”人給予理解、關心,和鼓勵。

在網際網路的語境下,心理類問題不能被無視、被妖魔化,也不能被泛化、浪漫化。“社恐”在一些人眼裡,成了“特立獨行”的符號和有個性的象徵,被解構為精神世界“供養豐富”。也有一些人為了彰顯個性自稱“社恐”,為此類疾病賦予了不真實的美感,影響大眾對於問題本質的發掘。

如何平衡個人性格和社會性格之間的關係,讓個體取得良好的發展,是個長期話題。

不過,

還是請對你身邊的高冷人士暖一點,也許他正在遭遇“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