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樣運動,能有效降低抑鬱風險!在這裡,看懂抗抑鬱症的7項最新進展

10月10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發起的

世界精神衛生日

,旨在提高社會各界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

全球近10億人存在精神衛生問題

,其中抑鬱障礙(包括抑鬱症)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超過3億人受此困擾。但相比於問題的普遍性,人們對精神衛生的重視與認知程度仍有欠缺。

近期,藥明康德內容團隊面向中國超過260所高校及科研機構、近1500名學生開展了心理健康認知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多數高校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表達了認同(74%的參與者認為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但

僅有14%的參與者表示“非常清楚心理疾病的有效干預和治療方式”,高達26.5%的參與者對此不甚瞭解。

而精神衛生問題的有效干預和治療方式,也是參與調研的高校學生最關注的話題。

對於高校群體,精神衛生問題的確不容忽視。《柳葉刀》的一篇論文就指出,

全球年輕人中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正在迅速增加

,其中女性尤其明顯。而根據《自然》雜誌在2019年對博士生群體的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曾因抑鬱或焦慮尋求過幫助。

這樣運動,能有效降低抑鬱風險!在這裡,看懂抗抑鬱症的7項最新進展

圖片來源:123RF

受到以抑鬱症為代表的精神衛生問題困擾的人群持續增加,與此同時,抗抑鬱症的研究卻長期面臨阻礙。傳統的抗抑鬱症藥物主要包括單胺類、5-羥色胺類,一方面對症狀的改善作用較為緩慢;另一方面僅對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有效,而更多的患者卻無法得到有效治療。

好在,轉機已經浮現。近年來的多項研究使得我們對抑鬱症及相關藥物的作用機制的認識前進了一大步,基於此湧現出多項有潛力的新興治療手段以及干預策略。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將介紹多項有望改變現狀的新興突破。

如果你想了解抑鬱症等精神疾病領域的更多學術、產業前沿動態,下面這場論壇值得關注。

10月15日上午10點,藥明康德將舉辦“讓科學引領”系列論壇之精神疾病領域研發主題專場。

屆時,包括學術大咖、創新藥企“研發掌門”、產業界投資人在內的十多位行業領袖將共聚雲端,共同剖析當下的迫切醫療需求,洞悉前沿科學熱點和療法創新趨勢。

本次論壇面向全球觀眾免費開放,文末已附上完整議程和嘉賓名單,歡迎註冊觀看!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免費報名參會,預約2022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上午10:00-12:00觀看

飲食、運動干預

相比於抗抑鬱症的藥物,對更多讀者而言,日常的干預策略往往有著更為直接的指導意義。在今年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西班牙赫羅納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就發現,作為一種透過飲食攝入的常見氨基酸,

血液中的脯氨酸水平更高時,抑鬱的症狀更加嚴重。

而血液中脯氨酸的水平,一方面取決於膳食脯氨酸的攝入,另一方面也受到腸道菌群的影響。因此,這項研究為基於飲食和腸道菌群開發新的治療或干預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這樣運動,能有效降低抑鬱風險!在這裡,看懂抗抑鬱症的7項最新進展

圖片來源:123RF

除了飲食,運動對抑鬱症狀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今年,

JAMA Psychiatry

雜誌的一篇綜述就總結了運動對抑鬱症的預防作用。相比於不運動,

按照推薦運動量(相當於每週快走2.5小時),患抑鬱症的風險下降了25%;即使只有一半的運動量,風險也可以下降18%。

研究還指出,運動幫助預防抑鬱的機制尚不確定,但很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短期的神經內分泌的改變、免疫應答,以及長期適應(包括大腦神經結構的改變)。此外,還可能存在一些社會心理、行為因素。

改造致幻劑

在抗抑鬱症的新興療法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基於致幻劑的研究。近些年來,致幻劑在抑鬱症治療中的潛力受到關注,但由於其致幻性和成癮性,

科學界正嘗試將抗抑鬱作用與致幻性剝離,設計出無致幻作用的安全療法。

2019年,美國FDA批准的一款利用全新作用機制治療嚴重抑鬱症的藥物——Spravato(esketamine)鼻噴霧劑,就是基於這一原理。其主要成分esketamine(氯胺酮的S映象異構體)具有致幻性,因此醫生在臨床使用這種藥物時需要格外小心。另一方面,esketamine的作用靶點在當時並不明確,因此在批准上市之時,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晰。

2021年,來自中國腦科學院的研究團隊

揭開了氯胺酮的S映象異構體與人類神經元上NMDA受體結合的高解析度結構。

冷凍電鏡研究揭示了NMDA受體上的兩個與氯胺酮結合的關鍵氨基酸殘基,當這兩處殘基發生突變時,氯胺酮對穀氨酸門控離子通道的控制作用下降。這樣,神經元之間的訊號交流就會改變。這一突破為設計靶向NMDA受體、更為安全的全新抗抑鬱療法奠定了結構基礎。

而另一篇由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領銜的《科學》論文,則是

基於致幻劑與受體作用的分子機制,設計出一類無致幻作用的新型抗抑鬱症分子。

已知的致幻劑都是透過啟用血清素2A受體(5-HT2aR)產生致幻作用,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研究團隊透過對已有藥物的改造設計出一款新型5-HT2aR的受體激動劑,並且篩選出一種擁有與致幻劑相當的抗抑鬱作用、沒有表現出致幻作用的分子。

腦深部電刺激

另一類極具潛力的技術是腦深部電刺激。這項技術已經獲批用於治療癲癇、強迫症和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而在對抑鬱症的治療中,腦深部電刺激主要針對兩個關鍵腦區。

這樣運動,能有效降低抑鬱風險!在這裡,看懂抗抑鬱症的7項最新進展

圖片來源:123RF

其中一個是接近大腦前部的區域:

胼胝體扣帶回

。這個腦區與抑鬱帶來的負面情緒相關。此前的臨床試驗並不順利,但研究團隊正試圖透過更精準的植入手術來重新探索這一思路的可行性。一項發表於《轉化精神病學》的研究在對8位參與者的小型試驗中,

在手術後一週觀察到抑鬱症狀的減輕。

目前,研究團隊正對更多患者開展試驗。

腦深部電刺激的另一個刺激位點是

腹側囊/腹側紋狀體(VC/VS)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醫學》的研究中,一位患者在手術後,症狀已持續緩解了超過一年,表現出進一步應用的潛力。

炎症與抑鬱症

去年,中科大團隊在《神經元》期刊的一項研究

解釋了早至出生前的感染,是如何透過炎症增加青少年患抑鬱症的風險的。

一旦在幼年大腦發育的關鍵時間發生炎症,儘管炎症可以恢復,但腦部的免疫細胞——

小膠質細胞卻受到了長期影響,其應對壓力的適應能力減弱,從而促進了抑鬱症的發生。

這一機制也有望帶來診斷、治療抑鬱症的全新手段。

包括上述新興進展,一批最新成果有望引領精神衛生領域的革命。10月15日上午10點,在藥明康德主題論壇上,十餘位產業與學術界先鋒將帶領我們探尋精神疾病治療的創新解決方案和前行方向。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即可免費註冊觀看。

我們期待攜手全球業界同仁,以科學的力量、合作的力量、平臺的力量,更快地為患者帶來變革性藥物,讓更多人享有精神健康!

參考資料:

[1] Chris Woolston, PhDs: the tortuous truth, Nature 575, 403-406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19-03459-7

[2] Jordi Mayneris-Perxachs et al。, (2022) Microbiota alterations in proline metabolism impact depression。 Cell Metabolism。 Doi: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2。04。001

[3] Pearce M, Garcia L, Abbas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2022;79(6):550–55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2。0609

[4] Huang L U, Xi Y, Peng Y, et al。 A visual circuit related to habenula underlies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s of light therapy[J]。 Neuron, 2019, 102(1): 128-142。 e8。

[5] Zhang, Y。, Ye, F。, Zhang, T。 et al。 Structural basis of ketamine action on human NMDA receptors。 Nature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769-9

[6] Dongmei Cao et al。, 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nonhallucinogenic psychedelic analogs。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bl8615

[7] Sendi, M。S。E。, Waters, A。C。, Tiruvadi, V。 et al。 Intraoperative neural signals predict rapid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Transl Psychiatry 11, 551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1-01669-0

[8] Scangos, K。W。, Khambhati, A。N。, Daly, P。M。 et al。 Closed-loop neuromodulation in an individual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Nat Med 27, 1696–1700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1-01480-w

免責宣告: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