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普華永道:區域性銀行面臨三方面挑戰,業務模式轉型和數字化轉型是提升核心競爭力關鍵

10月25日,普華永道釋出《區域性銀行破局之路——2022中國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區域性銀行在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規模佔比有所提升,截至2021年末佔比達到26。4%,但區域性銀行在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等方面仍面臨挑戰。

具體來看,一是資產規模增速放緩,內生增長轉型迫在眉睫。報告指出,資產規模增速放緩成為多數區域性銀行面臨的問題之一,據統計,2021年僅60%的樣本銀行資產規模能夠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後,新舊動能轉換,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資金需求密集的基建、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需求減弱,區域性銀行與地方經濟保持同頻共振,各梯隊樣本銀行均呈現出增長乏力的狀態。

二是資產質量下滑問題突出,優質資產獲取能力亟需提升。報告顯示,2021年,有19%的樣本銀行不良貸款率超過2%,該比例較2014年上升了9個百分點。且不同梯隊的銀行均出現了不良率的上升,整體上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第一梯隊區域性銀行的資產質量優勢仍存但較過去有所收窄。

三是淨息差收窄,淨資產收益率下降。報告指出,利率市場化的演進對各類區域性銀行都造成明顯衝擊,也對銀行透過客戶經營在負債端獲取低息儲蓄和資金留存、在資產端對客戶進行風險定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統計,93%的樣本銀行淨息差呈現收窄趨勢,2014-2021年,樣本銀行整體淨息差水平從3%左右下降至2%,其中第三梯隊中小區域性銀行的淨息差下降最為明顯。

報告還顯示,寧波銀行、長沙銀行等少數銀行為高生息資產收益率、低計息負債成本率的“一高一低”模式,這反映了其深度客戶經營以及資產負債管理的成果。

從中國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來看,2014年至2021年期間,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均值呈下降趨勢,從0。354(2014年)下降至0。263(2021年),僅13%的銀行能夠穿越週期實現逆勢上升,強弱分化顯著。

此外,報告結合全部樣本銀行八年的高質量發展指數表現及排名變化特點,篩選出四類有代表性的銀行,分別為“持續領先型”、“穩步上升型”、“高開低走型”以及“低位徘徊型”,總結領先銀行的成功經驗及表現相對落後的銀行的發展教訓。

基於對“持續領先型”及“穩步上升型”銀行的深入研究,普華永道提出成為卓越區域性銀行的四大領域成功要素。一是擁有清晰、穩定的戰略主線、戰略執行力和戰略定力;二是經營特徵鮮明,在特定客戶、產品或服務上形成優勢;三是勇於變革、組織敏捷,以效率和體驗構築護城河;四是高管任職時間較長或繼往開來、戰略思路有延續性,且具備良好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

同時,報告指出區域性銀行的五大破局點,分別是戰略規劃、業務模式轉型、管理能力構建、風險管理提升以及技術與業務融合。

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金融行業主管合夥人張挺表示:“區域性銀行應拋棄原先以外在規模為重的理念,轉而注重內涵價值,圍繞‘基礎客戶、基礎業務’,深耕本地,摸索出一條區別於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