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專家:體育教育要激發興趣,讓年輕人動起來

專家:體育教育要激發興趣,讓年輕人動起來

4月24日,“我國三成大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衝上熱搜。資料來源於一份針對115餘萬在校學生體質健康的調查資料監測。資料顯示,全國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趨勢,然而大學生卻表現最差,不及格率為30%,遠超過小學生6。5%,初中生14。5%,高中生11。8%。

為何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最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上海高校又是如何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的?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

沒空鍛鍊,只想喝杯奶茶壓壓驚?

在2019年,教育部開展了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工作。根據抽測複核資料顯示,大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為30%。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展開了熱烈討論。

為何大學生體質比中小學生還差?不少網友表示,忙是最主要的因素。一位網友說:“論文、作業、心得體會、PPT,必修課、選修課,一大堆,真的沒空鍛鍊。只想喝杯奶茶壓壓驚。”一位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每週上課時圖,最多的一週上了63門課。

“從開學到現在,沒有一個週末是閒的,週一到週五還幾乎天天滿課,除了作業還是作業,哪有時間運動。”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人們的期望中,大學生沒有了更高的升學壓力,應該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或參加各種活動,提升綜合素質。可實際情況是,一方面,大學體育課只有一二年級有,而且沒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要求;另一方面,由於大學裡學生的生活興趣更加豐富多彩,很多人會更多地受到學業或其他事情的吸引,而體育鍛煉、體育競賽活動參與非常少。這可能是到了大學之後,反而體質健康水平進一步下滑的原因。

除了忙,還有哪些原因造成了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不盡人意?

上海體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唐炎是體育教育方面的專家。他告訴記者,30%不及格的資料看上去有點令人吃驚,但實際上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唐教授表示,體質健康資料會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比如白領、中老年,其體質健康不達標率會更高,這是一種自然趨勢。

“大學生比不上中小學生,一方面是教育部對中小學生體育課、體育鍛煉時間有要求,執行的比較好。而大學生上了大學後,不會像中小學那樣管了,他們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又比較差,所以就下滑了。”

此外,唐教授表示,大學生正處於青壯年時期,他們的體質水平滿足了日常生活需要,他們很少會感受到身體健康的危機。“一般是中老年感受更明顯,所以也會更注重體育鍛煉。”唐教授指出,資料中很可能還存在“配合誤差”。“在調研中,中小學生配合度更高,會拼盡全力。但是部分大學生在某些專案上可能沒有認真完成,比如引體向上拉不上去就放棄了,這就存在著主觀配合誤差。”

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老大難”問題亟須解決

事實上,大學生身體素質不佳,已成為多年的“老大難”問題,需要刻不容緩地解決。如何讓同學們願意走向操場,真正樹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上海理工大學進行了不少探索。

校長丁曉東是一位特別注意體育課程的校長,履新上海理工大學後,就開始著手推進學校的體育課程改革,提出了以賽代課的模式。比如說學生只要每週打一場比賽,一學期堅持下來,就可以拿到學分,還可以免上體育課。

上理工體育教學部副主任袁勇告訴記者,學校選拔專項運動技能較好、管理能力較強、體育專業知識豐富的同學組建不同的隊伍,入選競賽班的同學,可以拿到每學期1分的體育學分。

競賽班採用聯賽制,要求每位同學每週參加至少一次高強度比賽,以及2-3次的訓練。“競賽班同學的成績評定,以比賽參與度及賽場表現為主,結合體能測試成績、球隊或個人比賽成績、自我管理以及獎懲評定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喜歡的運動才能堅持,才能真正的享受到體育和運動帶來的快樂。而且體育運動是一種競技運動,比賽的形式更能激發同學們的參與熱情。”

袁勇告訴記者,他們向900名參與必修體育課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參加體育競賽課程的大學生課程滿意度得分顯著高於傳統體育課程學生,學生的體驗感也優於參加傳統體育課程學生,差異十分顯著。

除了課程體系改革,在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框架下,上海理工大學正在推出一套“智慧體育管理系統”。系統集合了學生體育與健康基礎資訊、體質健康測試資訊、課外健康跑步運動資訊、學生參與大型體育活動資訊、體育場館自主鍛鍊資訊、教師管理員資訊、體育成績管理、體育賽事管理等多項功能。“這樣就方便老師 監測和評估學生體質體能、運動鍛鍊等情況,讓老師有清晰的判斷方向和精確的計劃方案去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方法。”袁勇說。

“系統完全建成後,可以對學生在校期間參與各類體育運動及各類健康相關的活動的軌跡進行全方位的記錄和分析,學生可以瞭解自己參與體育運動的實際情況,查詢各種健康相關資料,並獲取針對性的運動處方,進行科學鍛鍊”。

“要讓全校師生充分動起來,把心情的不愉快透過運動變成愉快,讓永恆的運動帶來永恆的健康、永恆的笑容。”丁曉東校長說。

呼籲讓教育部政策真正落地

“大學已經是體質巔峰了,工作後每天坐著不動,身體出現各種問題。同學們一定要重視運動啊!不然996都搞不動!”一位網友的感嘆引來不少共鳴。

“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將教育部的政策真正的落地執行。”唐炎教授所說的政策正是2019年教育部的規定: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也就是說,一旦學生體育“掛科”,就不能拿到畢業證。這條硬指標在鞭策著大學生們動起來,然而在唐教授看來,一些大學並沒有嚴格執行,存在“放水”。

“大學生自我健康意識沒有萌發,如果沒有外在壓力,就很難重視起來。”

唐教授說,“從校長到老師,都要將學生的體質健康上升到人力資源戰略儲備的高度,真正的嚴格執行,我相信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唐炎教授指出,大學生之所以缺乏運動健康意識,是因為在中小學階段同樣缺乏基礎性的體育教育。“大學就是在亡羊補牢,事實上,掌握運動技能、養成鍛鍊習慣等需要在中小學階段完成。”此外,唐炎認為,整個國民健康意識還不健全,沒有搞清楚運動對於未來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正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所說,體育活動能磨鍊意志品質、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對於學生個人、家庭和社會來說都很重要。

年輕人,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