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澶淵之盟是怎樣的?

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大概位於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

燕雲十六州包括: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河北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

作為條件,兩年後,即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之地獻出來,十六州之地是一個極其先進的農業區,它的農業、手工業和其他文化活動都遠較契丹本部地區發達。

澶淵之盟是怎樣的?

在軍事上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契丹統治者對這一地區的重要性有著足夠的重視,他們把幽州升為南京,在此南京建立了南面官,視為腹地,儼然以大國的姿態屹立於宋朝對峙的北方。

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充套件到長城沿岸。

宋朝開國之後,面對遼人鐵騎由燕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宋太祖趙匡胤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師幽州,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乘驢車逃走,兩年後瘡發去世。

澶淵之盟是怎樣的?

之後北宋與遼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一直未能佔領此地。討伐遼國的失敗,在宋朝統治者內部產生了嚴重的恐遼情緒。

之後又出現了王小波、李順起義,李繼遷聯遼反宋,對宋朝的統治穩定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嚴峻的現實迫使宋太宗重新考慮其對遼的政策。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後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史稱“澶淵之盟”,之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後來,遼被金所滅。整個宋朝,一直也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澶淵之盟是怎樣的?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訂立於公元1004年。主要內容為:雙方以白溝河為國界,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