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許林:基礎研究需更專注地把“冷板凳”坐熱

加強基礎研究正在成為新時代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當下和中長期內中國所處的內外環境而言,基礎研究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著力點,對科技創新和生產力提升起到先導作用。

就在中國經濟實現快速穩定增長的同時,中國科技進步也在穩步提速。技術進步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而從國際橫向比較和國內時間序列縱向比較來看,有關資料都表明中國全要素生產率還有相對大的提升空間。與之相應,中國基礎研究投入水平也有較大提升空間。2021年中國基礎研究經費佔總研發經費比重為6。5%,而一些發達經濟體的相關比重超過10%甚至20%。同時,中國基礎研究投入中的政府佔比超過九成,企業佔比不足一成,而部分發達經濟體中的企業佔比約為兩到三成,這也表明中國企業在基礎研究中的作用還有提升空間。

高質量發展有賴於技術進步。按照經濟學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決定經濟發展。從歷史經驗來看,資本和勞動力的增長潛力相對有限,而且資本和勞動力規模的增長並不總是帶來正面影響,比如資本無序擴張的問題等。而科學是無盡的前沿,技術的拓展沒有止境。在掌控好科技向善發展的前提下,技術進步的正面影響更為突出,也更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加強基礎研究是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必然選擇。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並推動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技術進步和創新突破。基礎研究往往會在重大變革中發揮重要先導作用。比如,量子力學等基礎研究是構建晶片等電子產業的先導條件;相對論的基礎研究幫助優化了全球定位系統等。雖然基礎研究並不總是立即產生實際經濟效益,但重大變革往往都是基於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

從當下發展階段來看,我國高質量發展自然包含綠色發展,這就要求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實現實質突破。比如在人工光合作用領域,2021年中國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技術研究取得“從0到1”的突破,雖然距離產業化應用並助力碳中和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已經為未來綠色發展甚至農業糧食安全領域提供了前瞻性技術儲備。2021年中國“人造太陽”實現千秒級等離子體執行,是從基礎研究走向工程應用的重要一步,為未來緩解能源短缺尤其清潔能源短缺問題提供了底層思路。

基礎研究大體可以分為基於好奇心與求知慾、為更好認識自然與世界的自由探索式,基於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國家戰略需要等目的明確的應用導向型,以及兩者相結合的基礎研究。當下正值美國帶頭挑動大國博弈的特殊時期,中國亟須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事務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著重強化有助於緩解當下以及中長期問題的應用導向型基礎研究,比如部分“卡脖子”領域的基礎研究。

在國家層面,需要夯實對基礎研究的金融和財稅支援。除了繼續夯實科學基金在基礎研究中的獨特作用,也可嘗試建設專門服務於基礎研究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尤其是為那些“從0到1”的科研領域提供有效資金支援。另外,關於相關主體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安排,可針對不同領域的基礎研究差異化調節稅優力度。

基礎研究在由國家戰略需求引導的同時,還應由市場需求牽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給端需要不斷創新。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應成為創新主體,為此尤其需要強化企業在加強基礎研究過程中的作用。需為基礎研究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以市場化機制推動基礎研究發展,並促進其向實際應用轉化,推動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針對基礎研究高風險、高回報、長週期的特點,可透過開放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最佳化基礎研究投入的風險回報特徵,激發社會資金投入的積極性,同時激勵基礎研究者付出耐力與專注力把“冷板凳”坐熱。

除了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還需完善基礎研究的組織開展模式,促進“政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大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援力度的同時,還需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院校等共同建立實驗室等科技領域的基礎設施,協同開展基礎研究,暢通基礎研究的上中下游各環節。在不同性質機構之間和各學科領域之間,加快人才、技術等的有效流動,不斷推動學科交叉,推動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在國際環境多變的背景下,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也趨於複雜,交叉學科的研究成果往往更有助於緩解跨學科的複雜問題。(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學者)

釋出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