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深化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宜居宜業的實踐探索

本文轉自:成都日報

張小溪 李曉燕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對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出了“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等重點要求。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明確“城市人民宜居宜業的示範區”為三大發展定位之一。在“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等中國式現代化核心精神的引領下,成都開啟了深化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宜居宜業的實踐探索。

一是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成都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進一步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成都制定完善城市人才下鄉入鄉的財政金融、社會保障、創新創業等激勵政策,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制度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健全社會資金入鄉促進機制,引導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努力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科技和產業匯聚的良性迴圈,為踐行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二是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成都透過提供優質的醫療教育服務、建設品質化現代社群、提升文化旅遊魅力等舉措,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首先,成都致力於提供優質便捷、普惠的的醫療教育服務。透過推進異地就醫“一單式”直接結算,全面覆蓋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內主要醫療機構。“成德眉資”教研共同體以資訊化作為加快推動四市教育同城化發展的抓手,實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師資培養平臺,共享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育教育生態等美好願景;其次,建設品質化現代社群,以城鄉社群為場域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分類明確城鎮型、鄉村型、產業型公園社群不同的功能定位;第三,提升文化旅遊魅力,堅持服務群眾、惠民便民、提升文旅消費新體驗。

三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都是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在國內首創提出“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專案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的雙路徑碳普惠機制,推出專屬綠色公益平臺——“碳惠天府”,系統構建“綠色出行、低碳消費、低碳休閒、低碳文教、低碳辦事、低碳社群”六類低碳行為場景,並圍繞“低碳消費”制定了“餐飲、商超、景區、酒店”低碳評價規範,以引導相關企業實施低碳管理,引導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成都是推動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的踐行者,透過構建綠色產業供給體系,加快建成中西部一流的國家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加快綠色製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範應用。透過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推進生產資源利用節能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物處理資源化和無害化。透過提升迴圈經濟發展水平,推行企業迴圈式生產、產業迴圈式組合、園區迴圈式改造。透過最佳化能源供給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比重。

未來,成都要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和本質要求,著力破解關係當前和長遠的重大問題,從四方面來全方位探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可行路徑。

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成都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方位對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提出的新目標、新理念、新舉措與新戰略,立足於國內外發展環境與階段的變化,從長期視角正視傳統城市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將新動能、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育作為工作重點,謀劃並制定真正具有實效的政策工具,加快推動城市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程序。

堅持可持續發展。作為公園城市示範區,率先探索科學、系統、可行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模式是成都的歷史使命。要按照《成都市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的總體要求,以綠道為脈絡、以農田為景觀、以城鎮為景區等,實現全域公園化,推動城市自然有序生長。要著力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構建“分類核算、分類應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建立全市統一的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和價值評價機制,探索包括碳排放指標交易、生態產業開發、區域生態補償等在內的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加速形成雙迴圈發展格局。成都要發揮自身優勢,在確保外向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將擴大內需置於經濟工作的核心位置。應樹立就業為先的戰略導向,適當減免新增就業人數較多企業的各項稅費,出臺更多有力政策來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與居民的生活成本,穩住現有消費存量。加快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制約生產與消費的各項瓶頸,創造更多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品質產品與場景,充分釋放整座城市的消費潛力。

增強創新發展能力。成都要堅持系統思維,將教育、科技、人才與創新等工作融為一體。要以提高城市創新能力為根本目標,全方位最佳化教育體系、科技體系與人才體系,破除制約教育質量、科技能力、人才吸引能力進一步提高的各項因素。要堅持精準思維,仔細梳理當前制約我國產業體系自主發展的瓶頸和卡點,制定相應的研發任務清單並據此集中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來進行攻關,在為國家戰略大局服務的同時,不斷增強成都市自身的創新能力。

(作者:張小溪,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曉燕,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

釋出於:北京